刘洵置若罔闻,虽然一直标榜自己成熟了,但终究还是个孩子嘛。

三帽子看着小跑着的背影,露出笑容。

又摸摸自己鬓角的白发。

三十多了,唉!

时间过的真快啊!

跟了上去。

院内,刘洵的小跑吸引了注意力,正准备带着孩子回家的李师月,看到了刘洵小跑。

轻喊了一声:“洵儿,急急忙忙的干什么呢?”

刘洵一听,赶忙回头,看到是李师月。

喘口气,恭敬的行礼:“二娘!”

在家基本上就是这个称呼,在外,刘洵对父亲的几个媳妇是另一个称呼。

一个精致的猪猪小孩跑上前去:“大哥,大哥,你去哪啊?”

“去哪里玩带上我呀!”

小姑娘可可爱爱的,刘洵溺爱的看向了妹妹:“大哥有个朋友来家里了,今天可不能跟晴儿玩!等改天的啊!”

李师月身旁的几个宫女赶忙跟了上去。

李师月也走了两步:“洵儿,你也岁数不小了,可不能这么毛躁,今天有朋友要来?”

温柔的拍打着刘洵身上那并不存在的浮土,刘洵闹了一个大红脸。

“二娘,洵儿长大了!”

这个年纪在后世,正是想姑娘的时候了,叛逆期,青春期。

李师月这么一个大美人在面前,自然知道羞了。

李师月捂着嘴笑道:“长大了就不认二娘了?”

刘洵无奈了。

这几个娘亲,都是从小照顾他长大的,心中是尊敬的。

虽然叫二娘,实际上,从父亲那里就知道,三个妃子是不分先后的。

只是方便孩子们的称呼,李师月,霍灵儿,才自己排了名分。

至于陈宥微就没办法了。

就是妃子。

但由于父亲喜欢,能力也强,刘洵也比较尊敬。

李师月看着刘洵脸涨红了,也不逗弄了。

“晴儿,别吵你大哥,今天既然有朋友来,二娘就不回家了。”

“吩咐下去,让厨房做些好吃的,前些日子不是西域不是来了些葡萄酒吗?去拿出几坛!”

一旁的宫女恭敬的答诺!

刘洵不好意思的道:“二娘,不用了,是好朋友,喝什么都行!”

他可是知道,那些葡萄酒可是父亲的心头好,这要是拿了,没准得挨收拾。

李师月轻笑:“放心吧,就说我拿的!”

“行了,你去吧,我去跟姐姐妹妹们说一声。来了就得好好招待一下!”

这些年刘洵不在家,几个女人也是想念。

刘洵心头一喜,别看他是太子府的公子,实际上苦逼的很。

压根就没有那种贵族的什么享受,平日里刘进也不是什么喜好山珍海味的人,要说吃喝上,没准长安的一些勋贵子弟比他还好。

不过刘洵也是有大志在的,对这些也不在乎。

可不在乎归不在乎,有好的,谁也不吃赖得啊!

喜滋滋的朝着门口去了。

刘洵这里笑嘻嘻,小胡可惨了。

冷汗成斤的往下流。

看着这高门大院,还有身旁不断扫视他一眼的羽林军,小胡内心害怕极了。

都快崩溃了。

门房中,一个穿着蓝袄的老汉,给小胡倒上了一杯水。

“小子,你身子可够虚的啊!看这汗流的,喝点水!”

小胡挤出笑容:“老丈,我不渴!”

老汉也不在乎,笑呵呵的看着,随口聊着一些,好在小胡也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倒是也能搭上话,只是心中却越来越吃惊。

不愧是太子府邸,连看门的老丈都如此的博学。

终于,千等万等刘洵来了。

小胡透过玻璃窗,看到刘洵的那一刹那,好像看到了救星,赶忙叫道:“王兄!”

但,叫道了一半感觉不对。

“那个,这个!刘,嗯,公子!”

纠结了一大堆称呼,这才觉得只有公子合适!

刘洵看到了小胡,先是给了一拳:“什么公子不公子的,叫王兄也行,叫刘兄也没错!”

“王是我母姓,也不算骗人哈!”

笑着解释道。

小胡心中松了一口气。

“得,还是叫公子吧!”

不过神态自然了许多。

刘洵也不纠结,一个称呼而已。

对着门房老丈微微躬身:“郑伯!”

老丈连忙回礼:“公子,说了多少次了,叫俺老郑就行了!”

刘洵也不在意,站直身子,笑呵呵的摆摆手,带着小胡往里走。

小胡一边走,一边看着院落里的花花草草,亭台楼榭。

只是越看越吃惊。

作为大汉实际的掌权人,谁不知道太子是天!

可这么朴素?

虽然在一般人看来,这些布局足足的是贵气逼人了,可相比于太子的身份,什么也不是啊。

心中暗暗吃惊,记在心里。

一片社论文章已经有了腹稿。

‘大汉太子府邸的日常!’

或者

‘论朴素主义者的代表,大汉太子!’

两人边走边说,小胡想起门房的老丈,问了嘴:“公子,那老丈是何人啊?谈吐不凡呀!”

刘洵一边带着小胡往里走,一边解释道:“郑伯是我父亲皇庄的子民。”

小胡顿时惊叫:“什么?那公子为何叫他郑伯?”

太子殿下皇庄的子民,那就是太子殿下的奴仆啊,刘洵就是他们的小主人啊。

怎么能担当一个伯字?

倒是刘洵,似笑非笑的看向小胡:“怎么不能?不说其他,单谈郑伯的岁数,难道还担不起我一少年称呼吗?”

“而且郑伯可不是普通人哦,当初我父亲放了他的籍贯,可郑伯死活不愿,并且还帮助我父亲发展肉里香多年,这么多年可是劳苦功高呢!”

“单单一个忠字,我叫一声郑伯,合理,合分!”

小胡震惊了!

不仅仅震惊于刘洵的气概,也震惊于郑伯的身份。

“这人就是郑大牛?”

小胡惊叫。

刘洵点点头 :“对,听说过吧?”

小胡苦笑:“当然听过了,早年间,肉里香郑掌柜的名号可是在不少达官贵人的叫开了的,大汉炒菜,猪肉,等烹饪方式的第一个使用者啊!也是推广者。”

当年,猪肉还未普及,郑大牛的名号可不小,谁都知道这是太子的门下人。

没想到,还是皇庄的,

而且还死活不脱籍。

刘洵笑了笑:“郑伯年纪大了,肉里香交给了家里的大郎,父亲想让他在家怡儿弄孙,可郑伯闲不住啊,非说这辈子得给我父亲牵马坠凳,一把年纪了,我父亲怎么可能同意啊,这不搞了个门房,平日里让郑伯在太子府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