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是太祖,他搞个成祖是什么回事?这不止是要造反,还要骑在他老子身上是不是?”
“祖乃开创基业者,就连李世民弑兄夺位,也只是称太宗,他哪来的胆子敢称祖?这个逆子!逆子啊!”
朱标见到朱元璋就要发怒,害怕朱元璋再次急火攻心,立刻就跪在地上安抚道。
“父皇,儿臣认为四弟必有苦衷,方才这朱由检也说了,四弟是被逼无奈的,望父皇问明全局后再做处置。”
“况且这些都是未来发生之事,既然我们现在就知道了,那么就可以早做打算,改变一切对我大明不利之因素。”
朱元璋的怒气也随着朱标的安抚渐渐散去,其实他自己想想确实如此,都是未来才会发生的事,既然现在就知道了那应该是喜事而不是祸事。
并且,老四是他朱元璋亲自调教的,如果说是老四的儿孙造反那还算是有可信度,要是老四造反,他朱元璋是不信的。
朱元璋转身坐回主位上,对朱由检说道。
“行了,咱就听听你要说什么,看看老四这个逆子究竟是如何身不由己,如何被逼无奈的。”
朱由检整理了下思路,缓缓说道。
“太祖爷明察,成祖之庙号并非永乐皇帝所想,而是世宗嘉靖皇帝所封。”
朱元璋这时才想到了这种可能,自己的后世子孙都能把自己的江山给玩崩,那如果是哪个不孝子孙想给老四改个庙号,那也极有可能。
只是朱元璋想不明白,这什么嘉靖皇帝为啥要改太宗为太祖呢?
坐直了身子,对着跪在地上的两人便说道。
“行了,标儿起来吧,还有你这个什么崇祯皇帝朱由检,也站起来吧,坐下给咱详细说说,这嘉靖为啥要改老四的庙号。”
而后,朱标和朱由检便站起身来坐到了椅子上。
在朱由检的讲述中,朱元璋和朱标明白了这成祖庙号之来历。
首先,嘉靖皇帝原本只是个藩王,是没资格继承皇位的,但奈何嘉靖的前任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无子嗣,按照‘兄终弟及’的祖制嘉靖继位为皇帝。
但问题就来了,嘉靖想要在皇家祭天的这种场合中将自己的父亲兴献王给加上去,可这根本不合礼制,众人都不会服气的。
封建王朝的皇家最重要的礼仪就是配祭天地,在室内祭天的叫堂祭,在郊外祭天的叫郊祭。
在室内祭天规模没有郊外祭天规模大,所以郊祭的重要性要大于堂祭,一般来说,郊祭是用来祭祀太祖这样的祖字辈,堂祭用来祭祀太宗和之后的皇帝这样的宗字辈。
而从朱元璋开始,他觉得分成两次祭天实在太麻烦了,也就取消了规模小的堂祭,只保留规模宏伟的郊祭,而因为堂祭被取消,太宗又不可能就这样不管了,所以明朝皇室就把太祖太宗一起放到郊祭里。
但要是按照嘉靖皇帝的设想,恢复了室祭,那也应该把朱棣这个太宗请回来才是,可这样一来,嘉靖想要把自己那个一天皇帝都没做过的老爹请到宗庙里那就不好了。
因为庙号排名里排在太宗这个庙号后面的就是世宗,这个嘉靖自己非常喜欢的世宗庙号,要是因为恢复室祭被自己老爹抢了世宗名号,那就得不偿失了,况且就算不在乎世宗之名恢复了室祭,嘉靖自己的老爹怎么算都不可能在站在朱棣头上。
开玩笑,太祖定鼎天下,太宗文治武功,你个兴献王哪来的牌面到室祭里顶替朱棣的位置,所以嘉靖一道御旨,明太宗文皇帝朱棣就此升格为明成祖朱棣。
然后嘉靖的爹如嘉靖所愿按照孝道之礼站在了室祭的主位,而嘉靖自己死后也如愿以偿获得了明世宗的庙号。
朱元璋听完心中的滋味真是复杂无比,这后世子孙真就是个大孝子,要是朱棣知道就因为这事儿嘉靖就把自己大半辈子追求的正常继位给坐实成了造反,恐怕朱棣会立马剁了这个不孝子孙。
了解了成祖的来历,朱元璋也就稍稍释怀了,再怎么说这老四也不是那数祖忘典的东西,要是朱棣真的妄尊自大给自己搞个成祖庙号,那朱元璋只能说自己有眼无珠生了个逆子了。
“咱知道了成祖是嘉靖这不孝子孙搞出来的玩意,那再继续跟咱说,这老四为啥要起兵靖难,难道真有奸臣作乱?”
朱元璋自己也有些害怕,要是真有这奸臣作乱,那也就意味着自己晚年昏聩,给子孙留了一个大大的烂摊子。
朱由检回道:“太祖您驾崩后传位于皇太孙朱允炆,年号建文,建文元年皇帝听信齐泰、黄子诚之言着手削藩……”
朱元璋立刻就打断说道:“不可能,才刚登上皇位就削藩,咱不可能传位给这样的蠢货!”
朱由检有些委屈,他说的就是实话啊。
朱标见此对朱元璋说道:“父皇,也许这其中和四弟一样有什么缘由吧。”
朱元璋瞪了朱标一眼,骂道。
“看看你的种,啥也不是。”
朱标也委屈了,心想就算是我的种,那也是您立的皇太孙啊。
朱元璋转头对朱由检问道。
“咱驾崩之前是不是嘱咐过允文不要削藩?”
朱由检答道。
“回太祖,您驾崩之前召来建文皇帝,您对建文皇帝说‘朕将抵御胡虏的大任托付给诸王,可令边境不乱,留给你安宁;’建文皇帝问‘胡虏不安定,让诸王防御,可若是诸王不安分,谁去抵御呢?’”
“而后太祖您并未答话,而是问建文皇帝如若继位后要怎么对待那些藩王叔叔们。”
“建文皇帝回答‘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朱元璋听到这,立刻就问道。
“那为啥刚继位就削藩?”
朱由检无奈说道:“太祖爷明察,由检也不知。”
朱元璋想了想,说道。
“嗯,看来确实是齐泰、黄子诚两人撺掇的,朝中有奸臣啊,你继续说,削藩之策执行后,藩王都怎么样了。”
朱由检继续说道。
“齐泰认为,应先削诸王中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而黄子澄却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洪武时期已有不法行为,削之有名,建文皇帝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
“而后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因罪废为庶人,湘王朱柏无以自明,自焚而死。”
听到这,朱元璋已经怒不可遏,大骂道。
“建文这小王八蛋!蠢货!十足的蠢货!咱的朱柏啊,你怎么能自焚呢!”
朱柏是朱元璋众多儿子中特别喜欢的其中一个了,朱标作为朱元璋心中第一梯队的唯一一人,朱柏就是朱元璋第二梯队里的前三。
朱元璋从小生活困苦,没钱读书,起兵反元时才在马皇后和李善长的帮助下读书写字。
所以朱元璋的儿子中,只要是读书读的好的,他都非常喜欢。
听到自焚而死的结局,朱元璋似乎已经看到了那湘王府中的火光,似乎听到了朱柏对自己的责怪。
朱元璋的内心久久不能释怀,朱标见状又上前说道。
“父皇,十二弟现在还活着,我们还来得及改变。”
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又骂道。
“看看你生的种,愚蠢至极,就算真要削藩,那也应该按照齐泰所说先对手握兵权的边疆塞王开刀,而不是对那些手无寸铁的内地藩王!”
朱标是委屈极了,就算确实是自己的种,那您也是源头啊,但谁让人家是自己老子呢,受着吧。
朱元璋也不去管朱标是何想法,立马就对朱由检追问道。
“老四呢,他怎么样了。”
朱由检继续说道。
“成祖爷他……”
朱元璋怒喝着打断道。
“再提成祖咱打死你,称太宗文皇帝。”
朱由检脖子一缩赶忙称是,心中不由委屈道:“这不能怪我吧,都称多少年成祖了,都习惯了。”
但这话朱由检是打死都不敢说的,所以他赶忙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
“太宗文皇帝为了逃避建文皇帝的眼线,在燕王府中装疯扮傻,据说还在猪圈里吃猪食,而后秘密在府中打造兵器,收拢青壮,待朝廷削夺王号和逮捕燕府官属的诏书下达后便起兵靖难。”
朱元璋一边听着,一边身体已经躺在椅子上,他能想象到老四经历了什么,心中也因此对于老四的造反开始释怀了。
只是造反终归是造反,就算是叫靖难,那得来的皇位也终归名不正言不顺。
突然,朱元璋脑海中蹦出了一个想法,对朱由检问道。
“那秦晋二王呢?”
朱由检回答道:“洪武二十八年,秦王逝世,洪武三十一年,晋王逝世。”
听完朱元璋就理解了老四朱棣为什么能造反上位了,就在朱元璋想要问清楚秦晋二王怎么去世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这两货最近的一个还要十三年才会出事,可自己的大孙朱雄英还有自己的妹子可是过不了多久就会出事的。
随后朱元璋便起身对朱标说道。
“今日咱知道关于老四的事情就行了,后面的事往后再说,标儿,由检就交给你安排吧,咱现在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朱标领命后,朱元璋就招呼着禁卫朝马皇后的方向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