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许淙翊之所以能来纽约,是因为C&H研发的新药已经顺利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了,许淙翊总算能稍微喘口气歇一歇了。

来纽约之前,他本来是想去东京的,身旁的助理向许淙翊汇报完最近的行程安排,刚准备回自已的办公桌,就被许淙翊叫住了:“王莫,帮我订一张明天去日本的机票,酒店还是常住的那家”。

“好的,许总”,还没等助理走出办公室,许淙翊又把他叫住了:“算了,还是先不定了。”

适逢言溪学校放春假了,原本许淙翊想着和言溪一起去日本看樱花,但一想到言溪说已经有安排了,又让他有些犹豫不决。

如果言溪确实是和有好感的人一起去,那他理应祝福,不应该去打扰,但是一想到言溪有可能是和李利霖一起去的,他又觉得有些烦闷。

许淙翊向来是一个做事果断的人,就连他的助理也很少见到他这样犹豫不决的时候。

春假第一天,李利霖开了一辆与他日常风格极不相符的车来到言溪家楼下,言溪看到车的第一时间也被吸引住了,是一辆明显有些年代感但又很非常吸人眼球的车。

“利霖哥,这辆车好特别”,言溪忍不住夸赞。

“用Fairlady接Fairlady”,李林霖笑着对言溪说,“这辆跑车的名字叫Fairlady,我觉得很适合来接小溪。”

言溪坐进车里,好奇今天的行程:“利霖哥,我们去哪里?”

“先保密,很快就到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李利霖将车停在了一个赛车场门口,不远处已经停了好几辆豪华跑车,看到李林霖的车到了,车里的人纷纷走了出来,来到李利霖的车边打趣:“你今天居然开了这么骚包的车出来”,话还没说完,就看到了副驾驶上坐着的言溪,“哇偶”。

李利霖停好车,和言溪一起走向他的朋友们,一边走一边向言溪介绍:“这些都是我在纽约的朋友,大家都喜欢赛车,所以就经常聚在一起玩玩,我好久没来纽约了,这次他们知道我回来,就组了个局一起玩。”

言溪听了李利霖的介绍,觉得有些超出她的认知:“想不到利霖哥你还玩赛车,我以为你就是沉浸在艺术世界里呢,反差有点大。”

言溪第一次见李利霖的这些朋友,便礼貌地先自我介绍了:“Hi,我叫言溪,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玩,初次见面,请大家多多关照。”李利霖的朋友们都很热情地和她打了招呼。

言溪刚在美国考了驾照,虽然学车的时候朋友都称赞她非常聪颖,驾驶感觉很好,但是毕竟还没有真的上路开过几次,从一个新手司机直接跳跃到开赛车,言溪心里还是非常没有底。

李利霖看出了言溪的紧张,安慰道:“小溪,你先看我们开,等下你如果想尝试的话,我就坐在副驾驶上陪你。”

赛场上轰鸣的引擎声吸引了言溪全部的注意力,她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你追我赶的赛格车,李利霖驾驶的是一辆红色赛车,在直道上正努力追赶着离他不远的车,红色赛车几次试图在弯道超越,都被前面的车挡住了,连言溪都为这两车的竞争捏了一把汗,在最后一圈的时候,李利霖卡住了最后一个弯道,比身旁的车更晚了几秒进弯,最后成功实现了超越。

“哇!漂亮!”围观的众人都发出了惊叹声。

李利霖摘掉头盔从车里走了出来,朋友们纷纷上前:“可以啊,这么久没见你开了,水平保持得相当不错啊。”李利霖接过朋友们递来的水,走到言溪身边:“怎么样,想不想尝试一下?我带着你。”

言溪被刚才精彩的比赛所吸引,也有点跃跃欲试,听李利霖这么一说,便心动地点了点头。

坐进驾驶位的言溪,手放上方向盘的时候还有一些紧张,不知道自已行不行,李利霖给她鼓励:“小溪,相信自已,你可以的,而且赛车场上没有其他车,路况这么好,完全不用害怕。”

言溪深吸一口气,脚踩下油门,车子咻的一声就出去了,强烈的推背感让她有点不适应,但言溪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慢慢找到了感觉,也越来越敢往下踩油门了,速度给她带了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整个人的肾上腺素也随着飞驰的赛车一起飙升。

在赛车场上飞驰了十几圈后,言溪意犹未尽地停了下来,摘下头盔就听到李利霖说:“小溪,我简直不敢相信你是第一次车驾驶赛车,你的车感实在太好了。”

言溪自已也没想到,而且她确实有点喜欢上了这项运动,速度带来的快感是她以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为了纪念第一次驾驶赛车,言溪拍了很多照片并且发了朋友圈,首条评论就来自于李利霖:简直是天赋异禀。

这条朋友圈自然很快也被许淙翊看到了,他这会正在言珩的办公室里和他聊天,一边聊天一边看到了微信朋友圈的提示,许淙翊屏蔽了几乎所有人的朋友圈状态,剩下没屏蔽的几位中,会发朋友圈的,也就言溪了。

当他看到言溪的这条朋友圈时,言珩正好问了他一个问题,看他低头看着手机没有回应,言珩以为他突然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就也拿起了手机随便刷了起来,正好被他看到自家妹妹刚刚发的朋友圈,已经有了许淙翊的点赞。

言珩知道为什么许淙翊突然不说话了,他还偏偏要往伤口上撒盐:“和李利霖玩得不错啊,还一起去开赛车了,李利霖有两把刷子。”

面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言珩,许淙翊又接着他刚才的问题说了下去:“李家在美国和加拿大的那个生意,你不知道么?”言外之意,李利霖并不是单纯为了言溪才去的纽约,也并不是如他所说的因为担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

言珩知道他什么意思,于是问他接下去的打算:“那你准备怎么办?”

许淙翊目光坚定地说:“去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