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园竹.祖甲

即位之初,父兄政策行。励精图治、征讨西戎、重作《汤刑》。前半段,惜民生,百家争鸣。商朝局面盛兴。

半生停。周祭之法劳民,老来昏庸无情。商朝至此又乱,几起几落,回天乏术路难平。乱弹琴,七世后灭名。

商帝祖甲之注解:

祖甲,商朝历史上第二十四位君王。武丁之子,祖庚之弟。祖甲是个传奇人物,当年为了明确不与哥哥祖庚争夺王位,离宫出走,去民间体验生活,确保了商王朝的传位更替的顺畅,保证国家稳定。哥哥祖庚深受感动,驾崩后把帝位传给了弟弟。

祖甲确实是个人才,但是他即位后的人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过法,所以要分两段来看,即位初期,祖甲发愤图强,由于早早下乡体察民情,知道民间疾苦,了解百姓需要什么,因此一开始他是能够遵守父亲和哥哥的治国理政方略,能够以老百姓为重,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励精图治,一直维持商朝中兴的局面。祖甲在民间的生活让他知晓平民、奴隶的不容易,所以在位期间,重作汤刑,试图利用开国君王汤祖的威德来遏制奴隶主贵族们的横征暴敛,而这一制度的实施动了旧贵族以及既得利益者们的奶酪,因此遭到了他们最为强烈的反对,大家开始在私下里联合串通共同反对祖甲,这样就加剧了商王和贵族们的矛盾,商朝内部的不和谐被逐渐变大,为之后商朝的灭亡埋下了隐忧。

由于祖甲在国内推行不利于旧贵族的制度,导致商朝内部的分歧越来越大,家事无法很好的处理好,祖甲当时的精力全放在推行新政发面,对边境的管控就松了很多,生活在西北部的游牧民族西戎凑准了时机跳了出来,公然不服商朝管教,经常无事骚扰商朝的边境,祖甲实在是忍无可忍,于是御驾亲征,不出所料,此时的商朝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依然是无比强大的存在,只此一战,打得西戎抱头鼠窜,落花流水,祖甲率大军得胜还朝。第二年西戎就乖乖的主动前来纳贡朝拜。这个时期的商朝国力还是很强盛的,国防依然强大。回朝后,祖甲论功行赏,祖绀由于战功卓著,被任命为邠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祖绀就是推翻商朝统治的周文王的曾祖父。

祖甲后期开始昏庸,发明了周祭之法,虽然周祭之法是祖先崇拜和宗教制度的最好体现,但是频繁的祭祀需要很多祭品,有的祭品,比如人牲,只能靠战争和掠夺来实现,常年的战争导致商朝国力衰落。老了的商王祖甲越来越昏庸,加上本来与贵族们之间的矛盾激化,祖甲已经无力控制局面了,至此商朝二十多位君王经过几起几落,已经内忧外患,走上了灭亡的道路,加上晚年祖甲的昏聩无能,商朝之后只经历了七世就被周给灭了。父子三人缔造的百年盛世至此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