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亭燕.姬猛(周悼王)

一波三折王位,骨肉争抢无他。弹丸王城变成啥?洛邑酸甜苦辣。天家不清高,皆入寻常闲话。

朝堂匆匆一载,陪都冷光孤鸦。老聃柱下御史尽,道德经传尘沙。孔子问周礼,龙乘九风天涯。

周帝姬猛之注解:

姬猛,周悼王,周朝历史上第二十五任君王,东周史上第十三位君王,周景王之子。景王在位时,长子姬寿早死,于是立姬猛为太子,而景王又特别喜欢小儿子姬朝,后来景王病重,命令大夫孟宾扶持姬朝,但是天不遂人愿,姬朝还没来得及被立为合法继承人,景王就驾崩了。

这时候,虽然弹丸之地、并且在诸侯国君主眼里已经沦为鸡肋的周帝之位却纷争不断,兄弟之间你抢我夺,手足相残。支持姬朝和支持姬猛的两派人马打的是人仰马翻。最后,支持姬猛的王都贵族刘卷、单旗出其不意的将支持姬朝的孟宾杀死,依然拥立太子姬猛继位,姬猛即位后,就是周悼王。

姬猛登上王位后,失败的弟弟姬朝非常不爽,于是带领一帮旧臣死党继续争夺王位,这一次,弟弟姬朝经过充分的准备,打败了哥哥姬猛的保皇派,其中刘卷被打败后不知所踪,负责后宫安全的单旗守着,哥哥悼王待在王宫。一日夜间,周围黑的出奇,伸手不见五指,姬朝的手下乘着夜黑风高潜入深宫,神不知鬼不觉的想劫走悼王,单旗带着悼亡逃跑,为了斩草除根,姬朝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连夜追赶单旗,一直追到函谷关,碰到了晋国部队,在函谷关守将尹喜的恳求下,晋国部队打败了姬朝的追兵,救下了悼王。

运气还算不错的周悼王抱住了晋国的大腿,在晋国的帮助拥戴下,在洛邑之东重新建立了一座新城,作为陪都,继续表面上号令天下。此后,新都被称为“洛邑”,原洛邑被称为“王城”,悼王的弟弟也不是省油的灯,看见哥哥在陪都继续号令天下后,于是自己占据了旧都王宫,自立为王,史称“西王”,和王城东的周悼王东西并立。这就是周朝历史常有的两王并列的景象,不过弹丸之地,权力之争竟如此激烈,由此可见周朝最终灭亡,不是天意,而是人祸,内部不和,外部无力,如此不灭朝,也天理难溶了。

周悼王在位时,做了一件比较有意义的事情,就是任用老子为柱下史,掌管周朝的奏章、档案、图书以及地方上报的材料。这个老子就是后来闻名天下的《道德经》的作者,连孔子都向他询问周礼,若干年后他的思想更是和孔子的思想一起影响了中华文明几千年,合称儒家的“孔孟之道”。周悼王虽然有贤吏辅佐,但是奈何寿命太短,周悼王在位仅仅一年就病亡了,不过话说回来了,即使周悼王能够活久一点,对滚滚历史潮流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