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齐国
越往北去,天气越凉,陪同苏若瑶前去的除了两名轿夫,还有一名机灵的小厮,一位年龄大一些的嬷嬷和一名长相清秀的婢女。
这天,几个人在沿路旅馆住了一夜,稍作休整,第二日,太阳未出之时便急着赶路。
此时,天色灰蒙蒙的,北齐气候寒冷,虽然几个人都更换了厚厚的冬装,但仍是受不住的冷,苏若瑶自小出生在江南,从未来过这样冷的地方,虽然坐在桥子里,用力抱紧双肩,依然冷的直想发抖。
年长的嬷嬷指着远处说:“大家加把劲,天黑之前必须过了那座山,过了前面那座山,便是北齐的地界。”
谁知,刚刚踏上那条山间小路,便被数名劫匪挡住了去路 ,劫匪们身穿黑衣,手提刀具和棍棒,把苏若瑶端坐的一顶轿子团团围住。
随行的嬷嬷虽然有些惊慌失措,但毕竟是经见过世面的,即刻取出一包钱袋递与为首的劫匪:“奴所带银两均在此,求各位好汉手下留情,莫要伤了家人性命。”
劫匪头目接过银两掂了掂,原本准备离去,却又突然回转,有几分好奇的掀了掀轿帘,却没想到轿子里端坐的竟然是一个肌肤如玉的绝色美人,刹那之间便改变了主意。
“好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哥几个,来呀,把这个小娘子劫回去做压寨夫人。”
劫匪们嬉笑着一拥而上。
两个轿夫虽然会些武功,但奈何劫匪人多,眼看着就已经招架不住。
为首的劫匪已经砍断轿子,将垂死挣扎的苏若瑶扛在肩上。
恰在此时,有两人两骑飞奔而至,为首的男子骑着白马,戴着一副银色镂空雕花面具,他脚蹬白马手持弓箭,嗖嗖几箭射过来,几位猖狂的劫匪便应声倒地。
扛着苏若瑶的劫匪头目正失魂落魄的飞跑,又是一箭正好射中他胸部,劫匪惨叫一声,吐出一口鲜血便朝地上倒去,就在苏若瑶也将要被甩在地上之时,骑白马的男子伸出手臂一把将她腾空拉起置于马背之上。
苏若瑶一回头,便见男子隐藏在面具里的半张脸藏着杀气,五官如刀削般轮廓分明,眼眸冷冽而又锐利,仿佛摄人心魄般令人畏惧。
见剩下的劫匪仓皇逃窜而去,那男子便飞身跳下马,朝着苏若瑶伸出一只修长的略显粗糙的大手。
苏若瑶紧握住那只大手,借助他手部的力量也慢慢的从马上跳了下来。
“多谢公子搭救!”苏若瑶朝着男子作揖致谢。
“无妨!”男子冷冷的吐出两个字朝着苏若瑶微微颔首,便飞身上马,招呼身后的随从一起奔驰而去。
因轿子损坏了,几个人只能让婢女搀扶着苏若瑶慢慢朝前走,幸好翻过这座山,前面就是北齐边境境内一座繁华热闹的小镇。
他们又花费了半天的日程,方才来到镇上。连着几日风餐露宿,又加上刚刚受了劫匪的惊吓,走了那么远的山路,每个人都精疲力竭,就找了个看上去还算干净的旅店,住下歇息。
第二日,天空竟然飘起了雪花,听闻北齐的气候一年之中,有大半年都在下雪,今日到此,方才相信传言非假。
那位年长的嬷嬷花费了一些银两,雇了一辆马车,让两位轿夫驾车,余下的三人均挤在马车里,这样一来,倒加快了去往北齐的行程。
马车又在路上奔驰了三日,终于到达了北齐的都城临安。
临安城里商铺林立,车水马龙,甚是繁华热闹。
此时,马车在一处绸缎庄前停了下来,年长的嬷嬷招呼几个人下车,而那位机灵的小厮率先走进店里通报。
不一会儿,绸缎庄里走出一位胖胖的中年男子,引领着几个人穿过摆满绸缎的前厅来到了后院。
年长的嬷嬷手持丞相的腰牌递与那位中年男子,中年男子点点头,对着苏若瑶道:“公主殿下既以另一种身份来到北齐,可知此行凶险万分,进宫之后便不可再与公主相称,更不可告知任何人你来过这里。”
苏若瑶点点头问:“何时进宫?”
“明日一早,自会有人前来接公主进宫。”
果然 ,次日一早,便有一位穿着北齐宫廷服饰的嬷嬷引领着苏若瑶坐上了一顶软轿。
这顶轿子一直晃晃悠悠的抬进北齐王宫。
穿着北齐宫廷服饰的嬷嬷命一婢女捧来一身色彩鲜亮的北齐女子服饰,对着苏若瑶轻轻一揖:“公主殿下尽快换上吧,换上这身衣服,老奴便带公主去见太后,此后你便不再是公主,而是即将成为齐国王妃的秀女了。
北齐傅太后看上去年龄也不过三十几岁,她头戴金色凤冠,略施粉黛,身着一身浅紫色的锦缎宫袍,锦袍上绣着大朵大朵的金色牡丹,看上去雍容华贵、颇有威仪。
苏若瑶只管低着头跟在那位嬷嬷的后面顺着平滑如镜的地砖缓缓而行。
到了太后跟前,便和那嬷嬷一起跪在地上,那嬷嬷便叩头说:“太后,这便是我老家的侄女,我那苦命的哥哥嫂嫂早就去了,撇下这一个孩子,老奴本相着让她留在身边侍奉太后也是好的,无奈这丫头虽命比纸薄,却心比天高,听说宫里即将选秀,便动了这心思,老奴厚着脸皮还求太后能给个恩典。”
傅太后对着苏若瑶招手:“过来,让吾好好瞧瞧。”
苏若瑶慌忙站起身朝太后跟前靠了靠。
傅太后对着苏若瑶的脸端详了几眼,便朝着那嬷嬷笑道:“这孩子清雅脱俗,一张脸呀,宛若出水芙蓉,嫩的能掐出水来,吾看着便喜欢,当年吾进宫时也是像她这般年纪。”
那嬷嬷忙说:“多谢太后夸赞,老奴这侄女是清苦命,一切都仰仗太后做主。”
傅太后又问苏若瑶:“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苏若瑶叩头说:“民女姓苏,名若瑶,今年十三余,正是豆蔻之年。”
傅太后点点头,随吩咐一旁的婢女说:“秋霞,带她去秀女的住处吧,还有三日,便是大选之日,让教习秀女的杨嬷嬷好生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