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日间,赵国十万马,日夜兼程,来到燕国边界。

廉颇没有直接带兵进入燕国。

出于对战场的分析,廉颇驻扎在距离秦军五十里处的平坦地。

这里与秦国军队相离不远,只要秦军攻打燕国。

不出两日,便能驰援到战场。

而且不入燕国,燕军和赵军成为犄角之势。

赵军攻一处,而另一处便可支援,偷袭他后营。

廉颇并不想此刻和秦军交锋。

毕竟,秦军带兵之人可是白起。

伤了赵国的元气,他廉颇也是承担不起的!

白起军中,

白起早就知道赵国军队来了。

人家秦国的探查兵也不是白吃饭的。

白起看着地图,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当赵国军队来的那一刻,这场仗就不能打了!

打一个燕国,还需要举全国之力。

主要是战线拉的太长了,粮草都很难运过来。

之所以白起没有选择围而不攻,就是担心后勤补给的问题。

想要燕国直接投降,

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上上计策!

白起是真没有想到,这赵国还要帮助燕国。

这根本是一点利益都没有的好吧!

副将在旁边,

“将军,赵国那边也来人支援燕国了,据说有十万人之多”

“我们是先攻打燕国,还是直接击溃赵国呢?”

白起拿出帅印,十分的淡定,

“我们撤军!”

副将直接惊得下巴都快掉了。

“将军,这可怎么使得?王上的命令乃是灭燕而归!”

“我们现在回去的话,王上一定会处罚我们的!您有免死金牌,但是我们没有啊!”

白起抽出宝剑:

“你是主帅,还是我是主帅?”

“这军中是我说的算,还是你说的算?”

副将直接被怼的无言以对。

“那将军您就说,什么时候撤军吧!”

副将不是不想再说些什么,只是要是惹得白起不高兴,

说不定直接就把自己军法处置了!

他可不想死这么窝囊,大丈夫应在沙场立功名!

白起当然看出了副将的各种情绪,

为帅者,识人善用。

“你是不是觉得心里十分委屈?觉得就这样撤军有些可惜/\"

副将倒也是坦诚:

“将军,我就是这样认为的!”

“我秦国为这场战争,已经投入了太多的兵力,财力!如果不打,这些不都浪费掉了嘛?”

白起冷哼一声:

“你自己看看这形势吧!怪不得说军令如山倒,这可是有原因的!”

“你们这些庸才,天天不动脑子想!”

副将看了看地图,还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就是觉得这仗能打!

白起看着一脸郁闷的副将简直都快要被气笑了:

“哎呀,不是你咋能当上这副将的啊?”

“这赵国军队足足有十万之众,现在两国军队成犄角之势。”

“若我们执意要打,必然元气大伤,还有可能打不赢!”

副将还是一脸懵,听着白起的分析,像是听了,又好像没有听。

其实这也不能怪这个副将,

他却是没有能力,只是他是秦国贵族。

虽然秦国贵族已经落寞了,但是还是又一点的实力的!

这次的副将乃是秦国贵族的一位公子。

没有一点点的头脑,有的只是读过几本兵书。

就跟赵括的纸上谈兵一样。

白起见状也就不想再跟他多解释什么了。

“传我命令!即刻撤兵!”

随后,

秦军直接拔营回秦国,

声势浩大,就好像赢了战争一样。

赵军中,

廉颇还在看着地图,

外面的探子飞快的跑了进来:

“报!将军,前方探子来报,秦军已经撤军了!”

廉颇听到消息之后,拍着桌子:

“好啊,好啊,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们胜利了!”

燕国边境,

荆轲亲自带兵守着,

看到秦军撤退之后,长舒一口气:

“终于,这场没有发动的战争要结束了嘛?”

“那这个白起,还真是没有天道所说的那么厉害呢!”

两日后,

秦军彻底消失在距离燕国百余里范围内。

廉颇和荆轲在燕国边境会晤。

两人在营帐中喝酒,

只有他们两个人。

“荆轲先生,我赵国也是解决了燕国的灭国之危啊!消耗还是挺大的呀!”

荆轲笑了笑,他当然知道廉颇是在向自己所要利益。

每一次战争总要有些利益的。

廉颇其实也不想向燕国所要财物的。

但是真的就没办法,自己本来就是擅自做主。

冒了很大的风险,要是真的打起仗来。

赵国这些士兵多半是要折在这里的。

并且,他们的粮草什么的,都是他们赵国出的。

燕国那时一点都没有出,亏损都是自己的。

不捞点好处回去的话,

赵国高层,可是要有声音斥责自己的。

“将军!你我两国不是已经签订盟约了嘛?这些都是应当做的吧!”

荆轲不想给这财物,毕竟能省就省嘛!

燕国也是需要这些钱财扩充军队的。

廉颇眯着眼睛:

“先生当真不肯给些财物?”

荆轲也是直接回怼过去:

“两国交好,哪有这么多的利益?如今你帮我,何尝不是为以后我帮你做铺垫?”

廉颇站起身来冷哼一声:

“那就请,荆轲先生回去吧!”

荆轲听到之后,眉头紧皱,

廉颇根本没有说什么时候退兵,令人担心。

“将军,你......”

话还没有说出来,就被廉颇直接噎死:

“请荆轲先生回去吧,您既然不肯这样心平气和的谈,那就冷静后再说吧!”

荆轲摇摇头离开了。

他实在是不明白,廉颇怎么这么小气,为什么就要那些财物呢?

其实这也不能怪荆轲不明白,主要荆轲对这些世道还理解不深。

荆轲回去之后,人都麻了,廉颇的军队直接贴到了燕国边境。

燕国朝廷都懵逼了,

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赵国是来救他们的嘛!

怎么感觉赵国又要打燕国了?

还是燕国国君是个明白人,直接又派了一个使臣过去。

廉颇那是要啥,他给啥。

最终,赵国也是撤军了。

白起还没回到秦国,

撤退的消息就传入了秦王耳中。

了解情况的秦王没有生气,

反而欣慰白起独自作出这样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