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悟空,捡了灵鹫山山门前的几片树叶,略一思索就驾云奔那荆棘岭而去。

因这悟空,历来惩强扶弱。今日看那姑娘被迦叶打了一拳,虽不至死,臂膀却定会被打残废。

看这山门前的几片被打落的杏叶,又看这姑娘的模样,一下就猜到了这姑娘的来历。

悟空心想:为何不先去观音禅院调查那广谋呢?因为人家姑娘受伤,情况危急!

悟空又心想:和这姑娘俏皮可爱有没有关系呢?也有吧!这五百多年又是白修炼了?也没白修炼吧,起码自己承认了自己的人性!嘿嘿!如来和庙堂里那帮人,甚至是师父,估计都不承认自己还有这本性,估计都是死不承认的!哈哈哈!

悟空到了那荆棘岭的上空,按下云头,落在了那木仙庵里。

悟空知道是当年那猪八戒不分良善使那钉耙一顿乱筑,不仅伤了四老者,还丧了那无辜杏仙的命。

悟空使那金箍棒朝这土地震了三震,那荆棘岭的土地赶忙从土里钻了出来,给大圣行了个礼后道:“大圣唤小神有何吩咐?”

悟空也不啰嗦还礼。直言道:“这附近的杏妖、树妖都哪去了,都快快给老孙喊出来!”

这土地当然对这附近情况了如指掌,忙殷勤的回悟空道:“大圣,实不相瞒,五百年前那杏仙不知高低,仰慕你师傅唐僧法师,被天蓬元帅一耙子筑断主根死后,因为修炼未成正仙,原本是要被阎王收去阴曹地府的,幸好……”

说到了关键内容,这土地公却有所顾虑,胆怯的望了望悟空。

“幸好什么,莫怕!尽管说!俺老孙是来救他们的!”孙悟空是急性子,急的拽起土地公的衣领将他拖离了地面。

土地公知道悟空正直,说话算话,就接着叙道:“幸好那孤直公,凌空子,佛云叟,劲节十八公赤身鬼使五位老者,虽被天蓬筑倒,但未曾伤了主根,得以存活,他们凑了银两,向那黑白无常使了人事,才算留了那杏仙的魂魄。”

“那杏仙可有什么亲戚?”悟空过目不忘,知今日见那受伤少女定不是往日八戒打死的杏仙,所以也猜到了一二。

“大圣所言极是,这杏仙还有个同胞妹妹,大圣当年路过此地时,那杏二妹还未炼成人形,那四老者正是借了这杏二妹的杏枝条,让杏仙的魂魄稳在了这杏枝条里,那杏仙才得以勉强存活。幸好这荆棘岭满岭的荆棘,荒无人烟,又有那五老者护着,这华杏贤大姐虽然几百年来一直羸弱,但好歹保住了性命。华杏儿二妹被掰了主枝,十几年前才算修成了人形,今日杏二妹去灵鹫山,本想讨来些灵气圣水医治姐姐,却又受此大伤,幸好大……”土地还在啰嗦着。

悟空心想: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自己在大雷音寺吵吵了好一会儿,估摸着这杏二妹在地上伤了也有一个月了吧!

想到这里,悟空急的忙打断了土地的话道:“快唤他们出来,我那八戒师弟犯的错,今日我来补救!”悟空吼道。

悟空的话音没落,那土地公还没来得及喊二位杏仙,却见那木仙庵屋内飘起两缕轻盈的水雾气。

悟空和那土地进的屋来,果然见那杏仙和杏二妹已经依偎在庵内的破木床上,都是有气无力。

“多谢大圣今日搭救!”杏二妹果然是今日被那迦叶险些打死的姑娘。

杏仙姐姐只是没有力气,状态明显要比杏二妹好些。

杏二妹脸色苍白,臂膀瘫软,有气无力。

悟空也不还礼也不啰嗦,径直走到二仙依偎的床前,俯下身子,左右手分别搭在了二仙子的肩头。

悟空又深吸一口气后朝二人轻轻而又缓慢的吹过去。

二位杏仙也知大圣是在用圣气拯救二人,忙闭眼接受治疗。

悟空一呼一吸,连续三次,总共也就用了不到两分钟,眼见这二杏仙状态逐渐好转。

却说吃了那佛陀的剩饭菜都能长生不老,这佛陀要是专门的用心来医治病人,死人也能给医活了!

杏仙本无大碍,只是修那五百年前的原神伤,是内伤,经悟空的治疗,何止是长了二百年的修行,立刻精神抖擞。

二杏仙是外伤,臂伤也已经愈合了,面色也红润了。

二位杏仙忙下床向悟空施礼,大杏仙道:“多谢大圣救我姐妹!我二妹年幼不知大圣威名,失了礼数!”说罢又连连作揖。

二杏仙也是咯咯笑,笑着朝悟空连连作揖。

那悟空道:“以后这三界四洲就没有‘齐天大圣’了,也没有什么‘斗战胜佛’了,只有我那二位师傅赐我的法名‘孙悟空’和‘孙行者’。你们喊悟空或行者都行!”

二杏仙也是机灵,觉得这么大的大人物,直呼其名也不好,就笑问道:“我们喊个悟空哥,可好?”

孙悟空也是微笑点头道:“正好,正好,我就是我,我不再是什么佛,也不再是什么齐天大圣!”

大杏仙道:“大,哦——悟空哥,刚才土地公与悟空哥的对话我们已经听到,我本名华杏贤,我妹妹……”

“我叫华杏儿!”未等姐姐介绍,那杏二妹就急急的自我介绍起来。

“我叫孙悟空!”孙悟空也笑了笑,有一学一的自我介绍起来。

“哈哈哈哈!”众人也都跟着笑起来。

谁又能想到,眼前这位清瘦英俊,却又略带幽默,平易近人的青年僧人就是威震三界,鼎鼎大名的孙悟空。

“悟空哥不愿做佛了,肯定有苦衷吧?”华杏儿心直口快的问道。

“反正这世间,我所见得的寺庙,包括那大雷音寺,没有不贪香火钱的,这佛,不做也罢!”悟空道。

“就是,一个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比起那人间的真小人还要恶心!”华杏儿道。

“也有真君子,比如我师傅!”悟空道。

提起这唐玄奘,一屋子人的目光齐刷刷的望向了已经双颊微红的华杏贤。

场面略显尴尬!

土地公忙转移开话题,打了圆场道:“大——啊,悟空大哥,今日在我这贫岭瘠地住下,待那四老者和赤身鬼使回岭,我们几人饮几杯薄酒再谈谈诗词,可否?”

“我孙悟空只喜拳脚,改日我那师傅过来,你们再论诗词!你们还要提防那阿难、迦叶二恶僧,小心他们上门寻仇。今日我还要去观音禅院找那广谋寻我的紫金钵盂!告辞了,有缘再见!”悟空话音没落,身子却已经纵上云头。

这孙悟空的筋斗云,早已无需翻跟头却又更加快捷,一个跟头的时间,几个十万八千里也不止。

华杏儿忙追出了庵外,向天上左右张望个不停,那悟空却早已不见了踪影。

华杏贤与这妹妹朝夕相处,又同为女性,怎能不知妹妹的心意,她随着妹妹出了室外,揽着妹妹的肩头安慰道:

“那五百年前,我要是不妄想攀那高枝,与那唐玄奘师傅论什么诗词歌赋,你我姐妹二人也就不用遭此劫难!”

华杏贤的话,既像是安慰,又像是提醒妹妹。

华杏儿怅然若失的也揽着了姐姐的腰。

这姐妹俩站在一起,果然一看就是同胞姐妹,身材、五官、脸型都是一模一样。

只是这姐姐略微端庄些,而这妹妹,更加的俏皮、可爱。

华杏贤又跟妹妹道:“那悟空哥提醒咱们提防阿南、迦叶,所言极是,可是二人法力高强,万一找来,即使几位老伯伯寻药回家来,咱们七人也不是他二僧对手啊!”

华杏儿跟姐姐和土地道:“这二僧法力高强,不过软肋也同样明显,也不是特别难对付,咱们不妨……”

显然,这机灵俏皮的华杏儿已经想出了应对之策……

说这悟空驾着那云头风驰电掣,转眼就望见了黑风山,那不远处的观音禅院也已望见。

说这黑风山、观音禅院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

那曾经被悟空付之一炬的观音禅院,却早已在原处耸立了一座更加气派,更加富丽堂皇的大寺院。

这观音禅院往东不到二里地,五百年前就有座小镇,唤做观音镇,那时只有五七家商户,十几户人家。

现在却成了方圆百里最大的集镇。

这悟空使了个障眼法,将头上变出了些头发,又将身上的佛衣变成破烂肮脏些的凡人衣服,这才落下云头,找个僻静的所在,下到了观音镇旁边。

悟空决定先打听打听那紫金钵盂是否被阿难迦叶卖给了广谋,顺便打听打听这广谋和尚这五百多年来究竟做了什么勾当。

如果在寺内找到紫金钵盂,就等于找到了那阿难迦叶二尊者与那广谋和尚狼狈为奸的铁证了。

可是即使是找到了紫金钵盂,自己这偷桃窃丹的主,拿去了大雷音寺也恐怕会被这些菩萨佛陀们诬陷,说是偷大雷音寺里的,又拿出来栽赃阿难、迦叶的,要怎么才能证明呢?……

悟空一边想着,一边徒步往观音禅院门口走着。

悟空抬头望见一帮苦力正在往寺里扛东西。旁边站着几个和尚,正喝五吆六的指挥着。

那苦力有扛家具的,有扛观音像的,有扛罗汉像的,有扛供桌的……

那尊最大的金身佛祖像,被几个衣着破烂的健壮青年一起抬着,这佛像重量却是不轻,这几个青年步履蹒跚,慢慢挪动。

想来这些佛像是镀着金,怕用杠子、绳子抬会勒坏了金漆,所以找了些力大的苦力抬着扛着往寺里进。

走在最前面的青年最是健壮,由他倒背着佛像,腰弯的好似一张拉满了的弓。其他人从左边右边后边分别抬着。

悟空见此情景,忽然想起自己曾经也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的凄惨状,不由得多看了这青年几眼。

这青年大约十八九岁年纪,五官端正、身材魁伟,肤色黝黑,看着就是经常室外劳作的勤劳主儿。

那健壮的青年扛着如来的金身像往寺门口的台阶走,台阶上却有不小的一片油污,这青年的脚下一滑,身子摔了个大趔趄,那佛像眼见就要落地……

悟空早已闪身到了佛像前,单手就稳住了佛像。悟空怕旁人发现了他的法力,忙又将另一只手也放在了佛像上,装作很吃力的样子。

这青年稳住了身子,忙笑着向悟空道谢:“谢了,大哥!”

带头的和尚不是别人,正是广谋,悟空原身变化很大,又微微使了变化,这广谋早肯定认不出悟空了,广谋骂骂咧咧道:“你们这帮废物,当心点!摔坏了把你们卖了都赔不起!”

悟空帮着众人将佛像落好位,趁着人多混乱,在这寺院四下观察了起来。

悟空是故地重游,见这观音禅院比起五百年前,可是阔气多了。

悟空从门缝看去,有的一整间屋子都存放着佛像,有的满屋子里立满了佛杖,有的全屋子挂满了袈裟,有的整屋子摆满了木鱼,有的屋子排满了钵盂……

悟空刚想变化个蠓虫,进那间满是钵盂的屋子看看,就听到身后有个和尚走了过来,边走边骂:“妈的!瞎瞅什么!”

走的近了,伸拳就朝悟空后脑要害打去。

悟空笑笑,也不转身看那和尚,也不躲避。

那手眼看就要打到,就被一个壮汉硬生生用头接住了,悟空知道先前背佛像的那黑壮青年也到了身后。

“广惟师傅息怒!这个伙计新来的,不懂规矩!”果然是那黑壮青年的声音。

悟空转身见那青年揉着太阳穴喘着粗气,看来这青年是惧怕这打人的胖僧人,也不敢用手阻拦,却是用太阳穴硬接的这一拳。

那黑壮青年一边讲情一边将悟空揽在胸前,往寺外走去。

而后面那广惟胖和尚虽仍在骂骂咧咧,但被一个拉架的瘦和尚劝架拉着,也没追上来。

到了室外,黑壮青年对悟空道:“我叫杜小五,刚才谢谢大哥了!”

悟空道:“我叫方醒!”听这青年淳朴善良,悟空随口编了个名字道。

仅仅是短短的接触,悟空觉得这青年虽是凡人,却质朴淳厚,与那些灵鹫山的伪君子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听这青年忠厚的声音,心里顿时有了种如梦初醒的感觉,从那灵鹫山乌烟瘴气的梦里,方才刚刚睡醒的的感觉。悟空随口就说了自己名叫“方醒”。

“小兄弟,我还没谢你救我一命呢,你却反倒谢我,走,大哥请你吃杯素酒去!”这久违的人间亲情让悟空倍感温暖,立即决定请小五吃饭喝酒去。

那杜小五也不客气二人同往那观音镇最繁华的街道走去。

这观音镇,真是气派,商贾云集、热闹异常,甚至比起那五百多年前的长安城来,也差不了多少。

白日里,这观音镇有卖粮的、卖野味的、卖青菜的、卖药材的、卖杂货的、甚至有专卖袈裟佛珠木鱼等佛具的,

有剃头的、修脚的、拔牙的、看病的,有算命的、杂耍的、说书的……

黑天了,有开客栈的、开妓院的、有开鸡毛店的(没有床,铺了满地鸡毛供穷人取暖避免冻死的低级客栈),

有陪酒的、有卖唱的……

二人挑了家客栈,名叫“双龙客栈”。

二人也不寒暄,落了座。

悟空打从入了佛门就是不沾荤腥,虽然已经决意与佛门决裂,但这多年不沾荤腥的习惯一时还是不好改变,正想着如何的说辞,忽然想起玄奘师傅曾说过“胎里素”,便道:“小五兄弟,我是‘胎里素’,我就喝点素酒,点几个素菜,兄弟你随意!”

小五笑道:“巧了,大哥,我爹娘信佛,我也是打小不沾荤腥,咱哥俩刚好能吃一块去,哈哈!”

二人叫了壶素酒,几盘素菜,边吃边聊。

悟空道:“以前只知道这里有座观音禅院,旁边的小镇也就三五户商家,何时就生出了如此大的集镇?”

小五道:“小时候就听我娘说,这观音镇是前往西域必经之路,旁边又有座大禅院,东来西往的僧侣、客商、甚至军队,往往喜欢在此地落脚,歇息身体、补充给养,从宋朝开始,这小镇就成了方圆几百里最大、最繁华的城镇。”

“这大禅院的和尚是挺凶的!”悟空一边说,一边夹了口素菜。

“嗯,和尚是二等人,仅次于一等的元朝贵族,人他们不但凶,公然的喝酒吃肉,吃喝嫖赌,啥事都干!这镇上稍大点的买卖,幕后老板都是他们!也有极个别的好和尚,今日拉架,阻着那胖和尚打你的瘦和尚法号海秀,俗名叫朱小八,人就不错。”杜小五答道。

“怪不得呢!我说那寺院门口的台阶上,怎么会有荤油!”悟空笑道。

“方大哥说的是我背那佛像上台阶时,将我滑倒的荤油吧?这寺里和尚每餐大鱼大肉吃不完,也会将剩的荤菜赏给镇上会拍马溜须的村民,想是下台阶泼洒了。”杜小五道。

“小五兄弟所说的二等人,又是从何说起?”悟空问道。

悟空心想:这佛陀按出身论尊贵卑贱,已经令我烦恼异常了,这人,难道也分几等吗?

“大元朝的人,分四等。这一等人是国族也就是统治全国的蒙古族,二等人说是色目族,其实就是会拍马溜须蒙古人的其他各个民族,这……”小五答道。

“啪!”没等小五说完,悟空气的将桌子拍的山响,忿忿道:“那大唐盛世时,各个民族平等,即使唐朝末期,也没实行过什么四等人制度,这元朝也是自作孽不可活,我看也是气数将尽了!”

悟空其实进这观音镇时,怕露出马脚,就已经隐了几乎所有的法力,即使这样,那桌子仍被拍的快要散架了。

这“双龙客栈”不算大,三五桌的客人听了这山响,纷纷往悟空和小五望去。

悟空、小五二人也不管,二人是天南海北,越聊越投机。

悟空又端起一杯素酒,喝了一半,将剩下的一半递给小五道:

“小五兄弟,我方醒年幼时无知也与别人有过八拜之交,却结交的都不是良善之辈。今日与你相见恨晚,你要不嫌弃大哥我,就喝了我剩下的素酒,你我二人结为金兰之交!”

杜小五看了看酒杯,道:“方大哥,我不仅是那第四等人,我维持衣食的那营生更是羞于开口……”

悟空道:“我不管你做什么营生的,你要嫌弃大哥我,这酒你就不喝!”。

杜小五听闻此言,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悟空大笑一声,道了声“爽快!”

见那悟空又用手指沾了沾那酒杯底部剩的残酒,将这残液往小五双眼上抹了抹,默念了声:“这酒好,这酒清,这酒能叫双眼明!”

小五“嘿嘿”傻笑了几声,由着哥哥往眼睛上抹了抹这残酒。

酒毕饭罢,悟空又摸向腰间,发现也不曾带着金银。

这悟空正要找些碎石子,使个障眼法变些金银,那杜小五拉着悟空手笑道:“大哥只管走吧,正好那观音禅院赏了些银钱,饭钱我已经付了!”

悟空道:“哥哥我也不客气了。走,我去看看你到底做的什么营生?”

杜小五心想:我这一不偷二不抢,哥哥要看就去看。随即跟悟空道:“走,哥哥随我走!”

杜小五拉着悟空到了观音镇街道的最中间,最繁华的所在,停在了一家十几个门脸的大店前。

见这大店是三层朱红大高楼装潢的是富丽堂皇。

那三层朱楼门口,大白天就已经有来来往往的富家客和妖艳女子走动了。

那朱楼当中的大门正中间上方写着三个鎏金大字“竹菊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