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姆站在透明的飞行座舱里,总感觉像是走上祭台。
他的座舱慢慢上升,沿着一截弯弯曲曲的幽深轨道滑行。轨道上的指示灯头也不回地向着后方飞过去。莱姆有种空间的抽离感,不是自己在前进,而是感到自己在原地打转,他就像宠物仓鼠一样,在圆圈里一路狂奔,结果原地不动。
而实际上莱姆正在接近顶层。他和5米见方的一架透明座舱正在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向上缓慢爬行在巨型锥体建筑物的外围。就像是车子行驶在盘山公路上,既不经济,也不环保,更不节约,就像是一种刻意为之的浪费。量子波动老板的思维方式非常古怪,这座像是光锥一样的建筑物是现代社会的圣山,如果要把这座圣山装进一张普通4寸照片里,莱姆也许只有一个点那么大。莱姆的座舱速度已经接近60km每小时,莱姆还是枯燥的等待了接近2个小时。他身边的美绪倒是啧啧称奇,趴在玻璃上看了半天,就像是坐摩天轮的小女孩。
这座巨型的“光锥”建筑物的顶点上面,还有一个球形建筑物,用一根直径超过50m的灰白色柱子支撑着,从远处看,整个建筑球体就像是漂浮在光锥顶部。那里就是量子波动的总部办公室——王座所在,王座在“光锥”之外。
莱姆终于到达光锥的顶点。
“您好。请张开嘴。”前台小姐瓜子脸上的八颗牙齿分外明亮。礼貌而不容辩驳地收集了莱姆嘴巴里面的粘膜组织。并且柔声细语的解释了老板身体不太好,非常谨慎。所有来访人员都是一个待遇,似乎这样就能安慰一个感到冒犯的警探。
前台引导莱姆来到休息室。莱姆左右打量,从镂空的玻璃朝下方望去,想象在自己的脚下那个巨大的锥体内,卡带工厂,模体实验室,神经网络实验室,无数个科学实验室和加工车间在神明脚下昼夜不停的探索着,生产着,为这座现代的奥林匹斯山的圣火添上一把柴薪。
“不好意思。莱姆探长,久等了。”一个男人小跑着出现,丝绒材质的西装里面有一条滑稽的狮子纹样的领带。脸很白,一个方面眼镜重重压在鼻梁上,胡须经过了精心修剪,像是一个倒着的“U”形。
莱姆与之握手。
“我是老板的秘书长。我叫卡特。”卡特虽然个子不高,手上却很有力。掌纹的粗糙程度是莱姆没有想到的。“老板刚才在进行视频会议,现在已经结束了。这边请,莱姆探长,美绪警官。”
球体内部是工业风的设计,钢制的悬梯,金属色的实验装备和栏杆护手。非常简洁,这里有公司秘书,女仆,医生,护士,保镖。十几人围绕着一个人服务,就像是另外一种球。
莱姆终于看到了一个平时只能在电视上或者坊间传闻中的传奇人物,量子波动的老板——戴建明,多么俗气的名字。莱姆心想,还有人分析他名字中蕴含的星命玄机和命理之说,果然成功人士放个屁都是对的。
办公室并不惊艳,一面墙上是书架,书架下面是一张空空的橡木制的办公桌,没有一般意义上的文件。而是放着两本关于生物的书籍《游隼》《鳗鱼的旅行》然后还有一本没有名字的牛皮册子,不知道写着什么。一台电脑。靠窗的一侧是一张病床,床上就是量子波动的老板,现代圣山的主人—戴建明。
“戴先生。探长到了。”戴建明确实身体不适,半躺在一张病床上,一根拇指粗的光缆从他右太阳穴插槽的位置延伸出来,连接到一个很大的黑色盒子上,盒子站在角落,身上闪亮着各种蓝紫色的灯光。两个年轻的女护士在床尾时刻监视着黑盒子显示器的读数,心跳,血压等等。
“莱姆探长。请饶恕我不能起身相迎,我这两条腿不中用了。”
莱姆看到的是一个虚弱的老人。头发花白而稀疏,穿着一件红色格子的丝绒睡袍,露出光洁的前胸皮肤,脖子修长,身体匀称。脸上的皱纹也较之一般老人少一些。一个阔挺的鼻子支撑着两只有神的大眼睛,薄唇,眼睑重叠。鼻子上插着氧气管,身体轻轻的斜靠在枕头上,手边是另外一本没有名字的书。
莱姆感受到那生命的气息正在从老人的身体无情流失。
“不必客气了。戴先生。我们是例行公事,过来问话。您只要不会突然睡着就好。”莱姆习惯性的挖苦。
“放心。我不会的。我这把老骨头虽然弱,但是还是见识过不少风雨。”戴建明出神地望着窗户。突然袭来一阵小雨,挂在玻璃上的水珠让莱姆想起了酒杯上挂着的酒泪。
“沈万林的案子,您知道了吧。”
“我看了报纸。”
“根据现场看,我们怀疑他是因为意识传输失败而导致的死亡。而他选择的一具模体,正是由贵公司生产的。”
“哦。原来这样。有些人似乎过于狂妄了,想要篡改神明的设定。拥有卡带还不满足。”
“贵公司发明的卡带确实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莱姆指了指太阳穴,“不过也有人说,您的意识同步映射技术,是阉割技术,明明可以从意识的源头着手。”
“哈哈,莱姆探长,世人荒谬。你要问人们需要什么,人们只会说我需要更快的马,而不是我需要一辆汽车。卡带的功能已经可以满足所有人。意识的源头,恕我直言,包括你,莱姆探长,几乎没几个人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
“网络链接。您怎么看?”
“据我所知,莱姆探长,这不是您今天的来意。”
美绪拿着一个小本,记录着戴建明的话,其实她不用如此,回去拔出卡带读取就好。但是,美绪喜欢自己记录思考的过程。她觉得奇怪的是,为什么莱姆迟迟不进入案件?而是探讨这些问题,还说到了一个敏感词,网络链接。她写上这四个字,随后又重重划掉。
“确实。我们觉得那具模体也许记录了相关的重要线索。所以,我们来是为了确认这一点。”
“我的一位员工小伙子哭着告诉我,他辜负了我对他的期望,没有将公司资产拿回来,而是让其暴露在外人面前。这位小伙子叫王伟,是负责模体的商务应用的。真是一个好小伙子,这样具有深刻责任感员工当真是不多见了。你觉得呢?莱姆探长。”
“我觉得也是。戴先生。关于那具模体。”
“如果你要问的是关于那具模体的合法性。我敢保证,这绝对合法。我们为了申请样机的开发,整整准备了一年,所有部门我都咨询了一遍,工业部,信息部,发改委,伦理道德审查局,IIB,科技局,生物入侵综合防治中心,仿生技术开发管理委员会,等等。相关的开发计划,甚至元首都已经过目。申请资料简直是文山如海,我这个小小的40平房间都只能装下一半。”
“戴先生,我绝对相信您的能力。只是关于沈万林身故,还有诸多疑点,我们的证据链并不完整。我们需要那台模体的密钥,我相信模体的一些数据可以帮我们解开这些疑点。”
雨势又大了一些,莱姆看到雨点撞击在玻璃上,但是没有任何声音,他想也许这玻璃能防住导弹打击。
“如果是这样的话。”老人抬起一只手,一个女性仆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快速有力并且轻柔的托住戴建明的手,轻轻搂住他的身体,往上挪了挪。女仆安静的离开,莱姆瞥了一眼,身材姣好,容貌秀丽,中年妇女。
戴建明调整好身体的姿态,说:“莱姆探长,你知道为什么我们的模体没有开发卡带系统。”
“为什么?”
“因为她们太像人了。”
莱姆正在体会这句意味深长的话,胡子呈现倒“U”形的卡特带着微笑出现,“您叫我,戴先生。”
“给莱姆警探带路,让安娜配合一下。”
“好的,戴先生。”
卡特伸出手,引导莱姆和美绪离开戴建明的小房间。莱姆快要走出房间的时候,突然听到戴建明的喃喃自语,“人啊,看清你自己!”
莱姆一愣神,想起昨晚上那位气质上佳的女郎。
莱姆走出了房间。
卡特引导莱姆和美绪走上一截钢制的悬梯,站定之后悬梯开始缓慢上升并且旋转,停下来的时候,已经在球体的另外一个部分了,悬梯尽头出现一道灰色房门。卡特拧开灰色球形把手,打开一条缝,灯光明亮。
“请进。莱姆探长。”
莱姆和美绪走过钢梯,莱姆边走边说:“我说的不够清楚吗?我需要的是你们的模体密……”
莱姆突然倒吸一口凉气,美绪睁大了眼睛。
她上身穿着白色的西装外套,里面是一件打底的黑色缎面吊带裙,下半身是白色的套装裙,一双脚上蹬着肉色的漆皮高跟鞋。她腰肢纤细,上围傲人,蕾丝花边贴在白皙无暇的皮肤上,修长的脖颈上带着珍珠项链,每一颗都闪动着温润的光泽。金色的长发扎在脑后。
那具死亡的模体,正昂首挺胸地站在房间中央。莱姆才弄懂那句,“让安娜配合一下。”
“这是另外一具模体?”
“不,就是那具。”
“怎么会在这里?这是证物,你们是怎么弄回来的?这是违法行为。”莱姆高声说,怒目金刚地看着卡特。
“莱姆探长。息怒,我们正常渠道申请的,这是我们公司的财产,你们局已经基本排除了涉案的嫌疑,这里是手续,您看,还有你们局长的签字和单位盖章。”卡特手里举起一张塑封的纸。
莱姆一把抓了过来。确实是局里的盖章,中英文明白地写着这是量子波动的公司财产,与本案无关,由量子波动自行带回,相关损失由量子波动自行负责。他注意到,在有些字母的下面,有非常暗淡的黑点,刚开始以为是墨迹飞溅,后来发现基本点在一个水平线上,应该是刻意为之,是用签字笔轻轻杵上去的。正好是这样几个字母:IAMSPHINX。
莱姆脑海出现那个撬开他家自称哈迪斯的人,国安局侦查员。还有哈迪斯说的“把这个卡带插入斯芬克斯脑袋。”
莱姆抬头,看到卡特拉了拉自己的领带。他定睛一看,卡特的领带不是狮子纹样,而是狮身人面的纹样。
卡特就是斯芬克斯。浪子波动老板的秘书长,是国安局策反的侦查员?莱姆心里翻江倒海,表面还是面不改色,假装很不爽的样子。
莱姆重重地把塑封的纸张塞到卡特的胸口,“来吧,配合警方吧。你们震惊我一天了。”
卡特揉揉胸口,“好的,莱姆探长。”转过头对着模体,“配合问话吧,安娜。”
模体安娜轻启朱唇,嘴巴比成O形,说:“好的,卡特。”
窗外的雨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