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大街小巷便传出官僚贵族们对瑾瑜公子的变法颇有怨言的消息,见街边几名百姓窃窃私语,粮知忙凑过去,笑眯眯的伏耳问道:“各位大叔大伯,你们在说什么呀?我也想听听嘛。”见粮知非常客气,长得又乖巧好看。几名百姓仿佛得知了什么天大的消息一样,悄悄道:“我们说了,你可不要外传啊,免得惹来杀身之祸。”虽然如此说着,但他们的神态中掩饰不住的兴奋,仿佛在说,这件事,只有我知道,你还不知道吧?粮知连忙十分捧场的做出惊恐的表情,随即认真的点点头,道:“我保证不外传,请大叔大伯放心。”

听到这里,几名百姓仿佛放下了悬着的心,一名男子眉飞色舞的说起来,道:“还不是瑾瑜公子变法的事,传闻有大臣在大殿前公开表达不满。”说罢,便细着嗓子学道:“王上啊,打江山时靠我们,现在坐江山了,就因为我们犯了点不值得一提的小错,难道就要将我们绳之以法嘛?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那人学的有模有样,甚至连神态、动作都加上了,好似当时他就在大殿前面观看一样。粮知听到这里,暗暗为瑾瑜公子的处境堪忧,急忙问道:“那施琅王如何答复的?”男子立即换了一种声音,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双手在胸前摊开,模仿道:“诸位,都是我施琅国的开国功臣,自然应该受到最崇高的待遇。小儿年纪尚轻,不懂为人处世,若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还需要你们这些叔叔伯伯们多加指点,多多提携才是,不该为了这点小事闹到大殿上来,岂不是惹得外人笑话,疏远了叔侄关系?”说罢,其他人听的哈哈大笑,道:“真是神了,简直跟施琅王一模一样,难不成你是他的亲戚?哈哈哈哈……”不知是男子表演的太传神,还是众人中真有人见过施琅王,就连粮知也从这精湛的表演中觉察到了问题,他已大致明白了,一方面,施琅王也想通过变法来压制这些仗着有功肆无忌惮的大臣,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畏惧这些大臣手中握有的权利,因而只能将瑾瑜公子推到风口浪尖处,自己则躲在身后,暗中观察,态度摇摆不定。若此次变法赢了,于他最有益处,从此权臣被压制,他这个王座坐的更有底气了。若输了,大不了拿瑾瑜开刀来堵住攸攸众口,朝中大臣也奈他不得,只能不了了之。

粮知想到这里,没有心思继续在街上瞎逛,皱着眉头无比担忧的回到客栈,将男子表演的话一字不漏的告诉了韩晏清跟荆棘。韩晏清听后,虽然也替瑾瑜公子担心,但他们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祝他好运了,毕竟,他自己的处境也很艰难,连如何回国都不知,甚至说不准还会被暗杀在回国路上。于是,韩晏清一行人准备收拾东西离开施琅国,一行人刚出了客栈,一名孩童冒冒失失撞上了韩晏清,孩童看了他们一眼,却并没有表达歉意,而是低头转身飞快逃走了。粮知嘴里道:“小孩儿你给我站住,撞了人连句话都没有。”说罢,抬起脚就要去追那孩童。韩晏清一把将粮知拉住,在粮知耳边轻声道:“方才,这个孩子偷偷塞给我一张纸条,我们先回客栈再说。”粮知连忙一边观察着大街上的行人,一边点点头。几人回到客房,关闭房门,确认无人跟踪后,韩晏清小心翼翼的打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请公子即刻出发,到我府外竹林处接促织姑娘。瑾瑜敬上。”三人围着纸条,面面相觑,不明白瑾瑜公子的意思。荆棘道:“结合早晨粮知在街上听到的,再看这张纸条,想来瑾瑜公子必定遇到了麻烦,才会求助我们。”韩晏清道:“那我们赶快出发吧,兴许还能救瑾瑜公子。”

几人慌忙赶到与瑾瑜公子约定的竹林处,见一个宫女早在此等候,粮知上前悄声问道:“姑娘可是促织?”宫女赶紧用力点点头。怕被别人发现,一行人赶紧上了马车。马车上,荆棘问道:“姑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看信上笔迹很仓促,仿佛遇到了什么麻烦,瑾瑜公子呢?”促织眼神呆滞的坐着,听到有人叫她,才缓缓抬起头,道:“瑾瑜公子因为变法触动了那些人的利益,得罪了施琅国的官僚贵族。就在今天,几个手握兵权的大臣逼宫施琅国王上,让他杀掉瑾瑜公子。”众人十分惊讶道:“逼宫?这可是大罪啊。这些大臣真是敢做啊。”荆棘赶紧问道:“那施琅王如何处理的?”虽然他这样问着,但众人看到目前的形势,心里基本有了答案,只是大家并不死心,仍然心存幻想罢了。促织啜泣了一声,眼泪如珠子断了线,一颗一颗滑落,道:“王上为了平息这场风波,只能同意杀掉瑾瑜公子,毕竟,他们都是功高盖主的功臣,又手握重权,王上也没有别的选择。”众人终究是从促织口中得到了这个消息,也算是确认了自己的猜测。促织继续道:“我本是施琅王御前的一个小宫女,无意间听到这个消息后,便想着赶紧告诉瑾瑜公子,让他赶快跑。于是,趁其他人不注意,偷偷溜出了宫,来到了瑾瑜公子府上。”韩晏清连忙问道:“那瑾瑜公子呢?他现在在哪里?既然逃跑,为何不见他的踪影?”促织突然双手抱着脸,撕心裂肺道:“他不走,他说这里就是他的家,如若不能在施琅国变法成功,让他的国家变得强大起来,那他活着……也没什么意义。”

“也就是说……现在……瑾瑜公子他……”荆棘已经说不下去了。促织将手放下,闭着眼睛缓缓道:“是的,现在瑾瑜公子恐怕已经被抓住……行刑了……”马车里,沉默的可怕,只有马蹄声“哒哒哒”的响个不停,他们回忆着那个一起高谈阔论的晚上,以及那个怀揣梦想,挥手告别的身影,心中十分压抑,如同美玉般温文尔雅的瑾瑜公子,就这样……死在了他变法的道路上。过了半晌,荆棘缓过神来,问道:“姑娘以后作何打算?”促织擦干了眼泪,坚定的道:“还请各位大人将我悄悄送进宫,我出来的时候没人看到的,放心吧。”粮知十分不解,问道:“瑾瑜公子让我们来救你,说明他不想让你再回皇宫之中了。你干嘛非得回去呢?”促织苦笑道:“因为那里还有我的母亲,我的弟弟,若我不回去,势必连累他们。”众人一时语塞,谁也无法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评论这些底层百姓,只能按照促织说的,将她悄悄送回了宫。

谁也不知道的是,这位冒死送情报的小宫女,为何能作出如此举动。

每天,促织都穿梭在皇宫中,打扫宫殿、准备膳食、服侍老王上的生活起居,完成各种繁杂的琐事。她的工作似乎总是无休无止,没有尽头。促织对这种生活非常厌倦,好在她勤奋好学,自己识得了一些字,她平时唯一的爱好,便是看讲述英雄故事的书籍,书中的英雄们都有着不凡的冒险和经历。促织总是想:“如果能够离开皇宫,是否能像书中的英雄一样改变自己的人生。”然而,促织深知,她没有地位,没有权力,更没有钱,家人们都在王宫为奴,她这辈子都不会走出王宫了,便将想法彻底埋藏,不再胡思乱想。

但这个想法却因为瑾瑜公子的出现再次被点燃,在促织看到瑾瑜公子的那一刻,书中的英雄有了相貌,那便是瑾瑜公子的模样,他们同样为了天下大义奋不顾身,为了拯救更多的人赴汤蹈火,即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辞。因而,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促织不顾一切的选择帮助她的英雄。

回到王宫后,促织的生活并未有一丝改变,她的生活依然艰难,她的工作仍然繁重琐碎。但她开始心怀希望,心中充满了勇气、毅力和希望。因为瑾瑜公子曾跟她说过:“理想不会因权势而凋亡,良知不会因富贵而消失。”

果然,回到客栈,瑾瑜公子已被处死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百姓们纷纷为其惋惜。对于老百姓而言,瑾瑜公子的死去,不仅仅代表着此次变法的草草收场,代表着权贵仍可以横行霸道,也代表着人们心中刚刚燃起来的小火苗熄灭了……听闻,瑾瑜公子死前大义凌然高喊着:“自古凡改革者,虽少有善终,但若有流血牺牲者,当从吾开始。”可能他想让这些熄灭了的小火苗再次燃烧起来吧,哪怕只是星星点点,也好。

韩晏清听到这句话,胸口似被堵住一样,难过的无法言语,他暗自感慨:“变法何其艰难?即便是一代天才商鞅,遇到了全力支持他变法的秦孝公,最终也死于自己定的法中。而瑾瑜公子,连秦孝公也不曾遇到,却有如此勇气,以身为火,点燃一片原野。倘若是他自己回到云林国之后,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