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时分九州,江州,无论是气候人文还是富庶程度,在九州中都算得上数一数二的。
江州边上,有一处县城,名为连城,连城远处有一座座青山,在这群山连绵之下,有大大小小几十处庄子依山而建。
因为家族文化深入人心,所以各个庄子内部都极为团结,每家每户也挨得很近,邻里之间相处也十分和睦。
吴家庄依山傍水,在这一片庄子中算是比较出名的。
八尺高的铁木栅栏将整个庄子包围,栅栏上方布满了荆棘尖刺,如此高的栅栏也是为了防止野兽或者强盗的入侵。
栅栏内还有两座高高的木制瞭望塔,塔高十八米,塔上各插着一杆旗帜,上面写着“吴”,有两个壮汉正在塔内巡视。
吴家庄善种药,所以在庄子内有许许多多的药田,上面种着各种药材,党参、茯苓、山楂、白芍等等。
在庄子内最大的,唯一能被称得上为宅院的宅子“吴宅”中。
一座四层高的小楼坐落在整个宅子的后方,小楼窗户紧闭,小楼前有一处小院,小院内种满了各种花草药材。
花香与药香夹杂,十几个人正坐在院子内等待着什么,而其中一个大约三十多岁的短衫壮汉正焦急的在小楼门前徘徊。
“方明,别在那晃来晃去的,我看得心烦!”
一道威严的声音响起,说话的是坐在院子石凳上的一位光头老者,他脸上神情严肃的看着吴方明。
“爹,我...阿芳她...”
吴方明这么一个强壮有力的中年男子,此时却显得有几分手足无措。
他真的很紧张。
他的妻子正在小楼内生孩子,女人头一胎一般都比较危险,即便这个年代人们的身体相对要好一些,可这些年各个庄子内因为难产导致女人死去的,也不在少数。
“你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还这么毛躁,刚才接生婆已经给小芳用过白术了,这白术最是补虚安胎,你还担心什么...”
光头老者继续说道:“有这点时间,你还不如想想孩子叫什么名字...”
吴方明听光头老者说完,紧张的心也微微放松了一些,他看着老者说道:“师傅,您是“传”字辈,我是“方”字辈。”
“按照族谱,我孩子就是“远”字辈的,名字我早就想好了,男孩就叫“远山”,女孩就叫“远香”。”
说到这,吴方明脸上不禁露出微笑。
“叫远山呢,是希望男孩子像山一样...”
话还没说完,小楼内传来一道响亮的婴啼声。
所有人不约而同的看向小楼竹门处,随着竹门打开,接生婆就笑嘻嘻的抱着怀中的婴儿慢步小跑了出来,他看着吴方明,又看看光头老者,大声说道:“族长,方明,是男孩,这下我们吴家可是又添丁进口了啊...”
吴方明看了看孩子,又从接生婆手里将孩子抱过来,在怀中仔细看了看,像是又想到了什么,赶忙问道。
“阿芳呢?”
“阿芳没事,母子平安,都好着呢。”接生婆满脸笑容的回道。
吴方明一把将孩子放在光头老者怀中,说道:“爹,您看看孩子,我进去看看阿兰。”
说完,吴方明飞奔似的冲进小楼内。
光头老者看着怀中的婴儿,笑容无比慈祥,他对着身边的人说道:“你们看看这孩子,声音响亮,这小胳膊小腿肥嘟嘟的,以后肯定是我吴家庄第一好汉!”
“你们看,他那小眼睛一直盯着我呢,哈哈哈哈...”
光头老者笑声豪迈,他站在阴凉地上,开心的将孩子举起。
“我吴传涛又有孙子咯~又白又胖的孙子咯!”
“哈哈哈......”
......
小院内笑声连连,可吴远山脑子内却是一团糟。
“这是怎么回事?我不是被那场爆炸...”
吴远山清晰的记得那场爆炸将自己炸死了,甚至看到了自己灵魂升空,不,不对,有一道红光......
“我记起来了...”
“是小兰当初送我的那柄土色小剑吊坠,那柄吊坠发出一道红光,把我的灵魂......”
“那柄剑呢?”
吴远山终于在自己的脑中看见了那把土色小剑虚影。
只是这土色小剑如今在吴远山脑海中已经变成土色巨剑,如摩天大楼般高大。
“竟然跑到我的脑袋里去了...那剑身上什么歪歪扭扭的是什么东西?太模糊了...”
吴远山看向周围。
“这里,又是哪里?我重生了?”
“这个笑哈哈的光头老人笑起来有些渗人,他是我爷爷?还是我外公?”
吴远山直勾勾的看着光头老者。
“他们说的话也是汉语,只是这服饰...究竟是哪朝哪代,早知道多看点历史书了,不然我这重生穿越也没了优势...”
实在是想不明白,吴远山索性也不深究,他看着院内众人,因为他的降生其乐融融,心中有百感交集。
“不知道另一个世界,小安还有我的家人们...现在...还好吗?”
吴远山不免有些悲伤,思考了一会,吴远山觉得有些疲倦,或许是婴儿大脑发育不完全,不过几分钟,他便躺在光头老者的怀中沉睡过去。
......
吴远山来到这个世界的一年后。
时至深秋,整个吴家庄因为种满各种药树药苗,整个庄子的道路旁都是落叶缤纷,各种药材也基本已经成熟了。
吴远山的母亲郑芳正抱着吴远山刚走出自家小院。
吴远山在郑芳怀中表现得很兴奋,今天是庄子内赶集的日子,因为还不能走路,也是他为数不多能够出来放风的日子。
吴远山才一岁,因为声带发育不够成熟,他指着集市的方向,“嗯啊”的对着母亲说着。
郑芳宠溺的笑着对他说道:“就你最开心,每次去赶集,你都高兴成啥样了。”
郑芳抱着吴远山走了一条街,就看到眼前一片热闹景象,这里是吴家庄庄内的集市。
吴家庄规模上千人,虽说庄内主要产业是进行药材买卖和一部分的炼药生产,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
有的打猎,有的种庄稼,有的织布...
时间久了,为了互通有无,庄内就自发组织起了集市,基本上每个星期一次。
“走,娘亲买点续断,再配些干桂圆给你熬汤喝,这样你就能快快长高了!”
“嗯嗯。”
这一年里,吴远山已经习惯了这个新家庭,也已经真心把他们当做亲人。
等到母子出来,郑芳一只手中已经提满了药材,走了一会就看见宅子。
宅子不算小,吴方明郑芳一家住偏院。
吴方明的父亲,也就是吴传涛,他独自住在小楼里。
吴方明还有个哥哥,叫吴方圆,他们一家住另一处偏院。
在吴家庄团结的环境下吴方圆和吴方明更显得友爱。
郑芳走进小院,就听到小楼中传来声音。
“这笔生意你们吴家庄是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