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嬷嬷只知道这么多。
柳姝宁算是明白了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章程被下令将剩余的银子还了回来,他也是好赌成性,那些借的银子大多全都花在了赌场里面。
要让他全部吐出来,是不可能的。
所以最终虽然保住了一条性命,但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
而这样的代价便是一双手。
三日后,新帝不知受到了什么刺激,忽然下令到大赦天下。
这消息一出,不但是柳云安,连带着二皇子也出来了。
新帝赐给他封号为安王。安王回府后,表面不动声色,暗中却在紧锣密鼓地联络旧部。他深知,如今朝堂之上,新帝势力正盛,想要夺回大权,绝非易事。其心腹谋士李桓,在府中密室与他商议对策。李桓神色凝重,低声道:“王爷,新帝大赦天下,看似仁善之举,实则意在收买人心,巩固帝位。如今朝堂风向已变,我们的人大多被打压、疏离,想要成事,必须另寻助力。”
安王微微眯起双眼,沉思片刻后说道:“柳家那边,可有动静?柳姝宁那丫头,聪慧过人,若能为我所用,定是一大助力。”李桓摇了摇头,“那柳姝宁心思缜密,此前只是说要与兄长商议,至今未给明确答复,恐怕是在犹豫。”安王冷哼一声,“哼,她若不识好歹,莫怪本王不客气。柳家在京城经营多年,财力雄厚,我势在必得。”
另一边,柳家正厅里,柳云安和柳姝宁也在商讨应对之策。柳云安眉头紧锁,“姝宁,安王狼子野心,他拉拢我们,分明是想利用柳家的财力扩充势力,卷入这场皇位之争,稍有不慎,我们柳家便会万劫不复。”柳姝宁轻轻点头,“兄长所言极是,只是如今直接拒绝,恐怕会招来灾祸。我想先假意应允,拖延时间,再暗中寻求贤王庇护。贤王向来与安王不对付,且在朝堂上根基深厚,或许能制衡安王。”
柳云安面露忧虑,“此计虽好,但风险极大,一旦被安王察觉,后果不堪设想。”柳姝宁目光坚定,“如今局势危急,这是我们目前能想到的最佳办法。我会小心行事,确保不露出破绽。”两人商议妥当,决定先稳住安王,再做打算。
几日后,柳姝宁再次前往安王府,告知安王柳家愿意支持他。安王听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柳姑娘果然深明大义,只要本王成事,柳家定会富贵荣华,世代无忧。”柳姝宁恭敬地行礼,“能为王爷效力,是柳家的荣幸。”
从安王府出来后,柳姝宁马不停蹄地前往贤王府。见到贤王后,她将安王的阴谋和自己的计划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贤王听完,不禁对柳姝宁的胆识和谋略赞赏有加,“柳姑娘,你放心,本王定会暗中相助。安王若敢轻举妄动,本王定不会放过他。”
然而,安王并非等闲之辈。他虽表面上对柳姝宁的答复十分满意,暗地里却安排了眼线,监视柳家的一举一动。一天,安王的眼线来报,说看到柳姝宁频繁出入贤王府。安王得知后,顿时怒不可遏,“好你个柳姝宁,竟敢阳奉阴违,与贤王勾结,看来不给你们柳家一点颜色看看,你们是不知道本王的厉害。”
安王当即决定,先给柳家一个下马威。他指使手下在京城散布谣言,说柳家暗中与反贼勾结,意图谋反。一时间,京城上下人心惶惶,柳家的生意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许多合作商纷纷要求解约。柳云安和柳姝宁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柳姝宁知道,这是安王的报复,他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否则柳家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柳姝宁思索良久,突然灵机一动,她对柳云安说:“兄长,安王这是想逼我们就范,我们不妨将计就计。既然他说我们与反贼勾结,那我们就主动向新帝请罪,表明我们的忠心,同时揭露安王的阴谋。新帝向来忌惮安王,说不定会借此机会打压他。”柳云安听后,觉得此计可行,但也担心新帝不会轻易相信他们。
柳姝宁胸有成竹地说:“兄长放心,我已收集了一些安王暗中招兵买马、意图谋反的证据,足以证明我们的清白。”于是,柳姝宁和柳云安带着证据,进宫面见新帝。新帝听完他们的陈述,又看了证据,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早就对安王有所防备,如今证据确凿,正好可以借此机会铲除这个心腹大患。
新帝当即下令,捉拿安王及其党羽。安王得知消息后,妄图反抗,但他的势力早已被新帝暗中削弱,很快便被一网打尽。这场皇位之争,最终以新帝的胜利而告终。柳家因揭露安王有功,不仅洗清了冤屈,还得到了新帝的嘉奖,生意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经此一役,柳姝宁声名远扬,成为京城中人人称赞的奇女子。而她也深知,在这复杂的朝堂和世道中,唯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守护好自己的家人和家族。
柳姝宁并未因这一场胜利而沾沾自喜、停下脚步。新帝虽嘉奖了柳家,但朝堂依旧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重新洗牌,新的矛盾与纷争正在悄然滋生。柳姝宁开始与兄长一同整顿家族生意,将商业版图进一步拓展,增强柳家实力。同时,她也时常被贤王邀去商议朝政,为朝堂的稳定出谋划策。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里,柳姝宁以其果敢与智慧,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在守护家族的道路上继续坚定前行,书写属于她的传奇篇章。
然而,平静只是表象。不久,朝中有人弹劾柳家暗中垄断生意、操控物价,试图破坏柳家声誉。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柳姝宁并未慌乱。她一边收集证据自证清白,一边主动配合朝廷彻查,还朝堂和百姓一个真相,在重重困难中,继续守护柳家,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