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后来的新帝是谁,那她就不得而知了。
柳姝宁想得过于投入,直到柳依然拍了拍自己,柳姝宁才回过神来。
“妹妹好福气,这么快就让二皇子殿下记住了?”
柳依然幸灾乐祸地笑道。
二皇子见柳姝宁没有说话,自觉自己的面子被轻视了,面色十分难看:“淮安侯府嫡女这是瞧不起本皇子么?”
适才二皇子叫自己是干什么,柳姝宁并没有听见,身边的柳依然也没有要提醒的意思。
正在柳姝宁想着如何开口的时候,一旁的谢辞修淡淡出声了:“殿下,你方才说得有些快了,连臣都没听清楚,更何况她一个小姑娘?”
谢辞修都这么说了,二皇子自然是要给他面子的,于是他耐着性子又重复了一遍:“也好,本皇子问你,上次你在靖安侯府所说的对联下联是什么?”
二皇子并不是当今皇后亲生子嗣,而是前皇后所出。
所以,他并不用在温府给旁人留面子。
况且,上次柳姝宁去李府的事情早就传到了二皇子的耳中。
那日在靖安侯府虽然没有传出柳依然的糗事,但是可是将柳姝宁所出的对子给传了出去。
所以后来当她在长公主得了魁首的事情传出去之后,众人也就没有那么惊讶了。
只有熟悉柳姝宁的人才会知道这件事情有多么不可思议。
二皇子也是对柳姝宁在外的名声略有耳闻的。
“下联乃是,九天临绝顶,洞有云,崖有泉,松有涛,花鸟林壑有情,忆……”
“本皇子不想听你说这些,大昭从来都没有流行这样的对联,你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一夜之间忽然识字了不说,还会对对联,倒还真是奇了怪了。”
二皇子直接打断了柳姝宁的话,显然他只是借着个由头刁难柳姝宁罢了。
或许从柳姝宁找上李府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得罪了二皇子。
二皇子的话勾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兴趣,毕竟他们都想知道柳姝宁究竟是怎么会的。
谢辞修勾唇:“殿下还不准旁人藏拙了?”
轻飘飘的一句话便替柳姝宁解围了。
二皇子面色不好看,看向谢辞修:“伏荣将军不是一向都不参加这种宴席的么?今日倒是稀奇,况且,本皇子问的是柳姝宁,谢将军要以下犯上么?”
殿堂之间气氛一时剑拔弩张。
谢辞修缓缓抬眸,看向二皇子,他的面上没有任何惧意,毕竟昭明帝给他的权利可不单单是监察百官,就连皇子,他也有权利查。
“殿下,若论以下犯上,那这是什么。”
谢辞修不疾不徐拿出来一物,这东西便是柳姝宁之前给他的那块玉牌。
岂料,二皇子在看见此物时面色苍白了一瞬,方才还嚣张的气焰此刻全无。
他目光瞪向柳姝宁,他们二人怕是一伙的!
这玉大昭没有。
“这玉,据臣所知,产自西羌。”
谢辞修并不打算给二皇子留面子,平淡的一句话,让现场气氛瞬间哗然。
西羌与大昭交战数十年,两国人民更是水火不容,莫说是玉了,便是同西羌人说上一句话便是通敌叛国的铁证了。
“一派胡言,这玉牌是长公主府的,难不成姑姑还会勾结西羌人?”
他说这句话便是打算撇清关系了。
毕竟谁人不知,这玉牌是长公主府的。
“是么?”
谢辞修淡笑,下一瞬,外面就传来一阵内侍的声音:“长公主至!”
二皇子方才还得意的眼神一瞬就消失了下去。
“好你个宋珩!连本宫都敢诓骗!”
长公主满脸怒意地走了进来,怒瞪向二皇子。
毕竟事关皇家丑闻,所以长公主并没有在温国公府将事情给闹大,而是带着二皇子去了皇宫中。
可虽然如此,但是今日发生的事情还是被在场众人看得一清二楚。
三皇子这才后知后觉看向谢辞修说道:“哦哦哦,我还以为你当真是为了柳姝宁来的宴席,好好好,连我都被你诓骗了!”
谢辞修并不做解释。
其实,他本就是为了柳姝宁来的宴席,只不过二皇子自己非要作死,他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
当天夜里,就发生了一件震惊大昭的事情。
昭明帝夜里驾崩于明德殿,诏书立九皇子为帝,封谢辞修为摄政王。
这下,谢辞修当真成为天子之下百官之首了。
不少人都说,是二皇子与西羌人勾结才将昭明帝给活活气死的。
听说帝怒之时,只是下令将二皇子押入牢狱,特命谢辞修去彻查此事。
若是找出证据,便赐二皇子死刑。
可是朝中支持二皇子的派系到底是众多,若是查找不出证据,他们自然是要将二皇子给救出来的。
翌日,新帝登基,改国号为“景”,当天夜里,谢辞修就被新帝召入皇宫。
新帝年岁尚小,现如今只有十四岁。
宋黎看着谢辞修,少年的小脸上浮现出些许惧意:“摄政王,朕想问你一件事。”
“陛下所问,臣知无不言。”
谢辞修躬身行礼,神色冷淡,明明是在行礼,可是浑身的压迫却要比坐在龙椅上的那位还强。
“为何,为何父皇选我做储君?”
宋黎犹豫再三,还是向着父皇之前最信任的天子宠臣问了这个问题。
“陛下是皇后嫡子,自然为储君人选。”
“可是二哥也是先皇后嫡子,为何是朕?”
宋黎不解。
“那陛下想坐稳这个位置么?”
谢辞修抬眸,扫了一眼宋黎,眼底情绪不明。
宋黎先前的惧意消失得一干二净,承认得倒也痛快:“是,朕自然是想坐稳的,只是希望摄政王莫要忘记先帝的嘱托。”
“臣自然不敢忘记,若是无事,臣就先告退了。”
谢辞修微微行了一礼,便拂袖离去。
宋黎望着谢辞修的背影,唇角缓上扬。
这帝位,终于是他的了。
谢辞修出宫上了马车,面无表情回到了将军府。
原本是要新修一座府邸作为摄政王府的,可是谢辞修说已经在这住惯了,只说换个匾额即可。
三皇子宋宴早就候在里面,见谢辞修回来了,连忙将圣旨递过去:“这小九倒还了得,不过刚刚登基,便封我为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