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当年真相
宋瑾这句话倒是提醒了一旁的柳依泽,是啊,柳姝宁是怎么知道的?
柳依然很想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是因为柳姝宁做出那等大逆不道的事情,可是当她对上柳姝宁的视线之后,见她眼神之中的挑衅之意,恨得咬住了一口银牙。
她不能这么说,因为若是说出去的话,柳姝宁定然也会将她先前做的丑事给说出来的。
况且沈氏是畏罪自杀,这两个孰轻孰重她还是分得清的。
柳依泽注意到了柳依然的视线,他心中觉得有些疑惑,于是便放轻声音问了一句:“依然,你怎么了?”
先前做出来的事情都是瞒着大哥做着的,她自然是不敢让柳依泽知道。
所以便只能看向柳依泽,摇摇头:“无事。”
“不瞒王爷所说,这户籍也是我在收拾二婶遗物时翻找出来的。”
柳姝宁明目张胆地扯谎,可是没有人能戳穿她。
贤王看向柳依然,他方才清楚看见了柳依然眼中的恨意,他就是给机会让柳依然去揭穿柳姝宁,但是却没有想到,这样的好机会她都把握不住。
不免对柳依然有了些失望。
还有柳依泽,他与柳依泽对视一眼,以往温和的眸子第一次出现了寒意。
宴席最终便草草结束了。
老夫人没想到柳姝宁在自己的大喜日子就这么对待自己,双眼满是怒意,所以在送走最后一位宾客之后便迫不及待地传唤了柳姝宁过去。
“今日那戏,原就是你为了污蔑我的。”
愤恨地看了一眼柳姝宁,老夫人偏偏拿她没有办法。
“污蔑?祖母倒是折煞孙女了,先前不是祖母和玉嬷嬷联手说我要独吞家产吗?”
柳姝宁唇畔含笑,笑意却不及眼底。
这戏,的确算不得全是真实的,有很多她都是凭借着自己想象猜测的。
但是大半部分倒是根据自己的遭遇所编造的。
她的目的很是简单,便是让众人彻底知晓老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礼法放在这里,她在怎么无礼也不能越过了老夫人。
老夫人深吸了一口气,忽然冷笑一声:“柳姝宁,好自为之。”
她依旧死死盯着柳姝宁,这次却不同往日一言不发,说了一句让人摸不清头脑的话。
柳姝宁却没有兴趣,她现在要忙着去审玉嬷嬷。
玉嬷嬷因为侄儿的事头一次做出这般愚蠢的举动,倘若不是自己这个侄儿一直在身侧扰乱自己的思绪,自己还不至于糊涂到这个地步。
眼下,她真是恨极了章程。
也不顾着两个人都被捆着了,她忽然抬脚踹了一脚章程:“你真是胆大包天,居然还将手伸到了铺子里去!”
居然还愚蠢地想了个计谋,说什么都是柳姝宁指使他的!
玉嬷嬷也是关心则乱,这么荒唐的事情居然还鼓动着老夫人去做。
这下好了,素来要面子的老夫人基本上是在外人丢了一个大脸。
恐怕即便自己是她身边的贴身嬷嬷,也是讨不了好果子吃的。
正在玉嬷嬷思忖着接下来的对策之时,便听见少女清脆的声音:“来人,此人手脚不干净,直接拖下去乱棍打死!”
这话,说得显然便是章程。
章程方才被姨母踹了一脚,一句话都不敢多说,眼下听见柳姝宁的话,再也顾不得了。
他大声说道:“不……不要!姨母救我,姨母救救我!”
眼见那些人真的要过来将自己拖下去,章程只好跪下来抱着玉嬷嬷的小腿。
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口中满是后悔之语。
到底是亲姐姐唯一的血脉,玉嬷嬷有些恨铁不成钢,但是却也无法见死不救。
最终,她长叹了一口气,年迈浑浊的眼睛看向柳姝宁:“二姑娘,求求您大发慈悲,放过他一马吧。”
“嬷嬷说话真是好笑,我又不是做慈善堂的,为什么要放他一马?再说了,这么些欠条,其中若是没有嬷嬷的手笔,我怕是也不敢相信,我方才没说将你乱棍打死,嬷嬷是不是以为自己躲过一劫了?”
柳姝宁的话中讽刺之意十分明显。
“姨母救我!”
眼见章程真的要被人拖下去了,玉嬷嬷也是彻底坐不住了:“二姑娘,您若是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吧!”
玉嬷嬷到底是老夫人身边的老人,很多事情,玉嬷嬷应该都是知道的。
“好,我可以放他一命,我要你告诉我,这么些年,你和老夫人究竟干了什么事。”
见柳姝宁答应得痛快,玉嬷嬷瞬间反应过来她这是有备而来。
最终,玉嬷嬷为了保住章程的性命还是背叛了老夫人,将这些年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告诉给了柳姝宁。
当年之事,大多数柳姝宁都是猜测对了。
前老夫人的确是因为老夫人用毒药害死的,而沈氏,的确是从琼州逃离过来的流民。
最开始,沈氏进了柳府,只是一个低贱的奴婢。
后来,老夫人无意间发现她会蛊毒之后便逐渐开始重用她,而也是这个时候,沈氏的地位才开始水涨船高。
在之后,因为帮着老夫人出去了心头大患,她便觉得抓住了老夫人的把柄,于是便将目光投向了那个时候还未成亲的柳真。
老夫人自然是不愿意,可是沈氏却是何等聪明?
她早就备好了后手,倘若老夫人若是不愿意的话,她便将这件事情传扬出去。
老夫人无奈,便最终同意了。
不过,这倒是苦了柳真。
其实他那时是有心悦的女子的,但是因为这么一搅合,便只能娶了一个自己不爱的女子为妻。
沈氏的户籍便是威胁老夫人替她办的。
而贤王的确与沈氏有联系,原因无他,贤王的母妃是南疆人。
贤王母妃再一次意外出宫忽然发病了,恰巧在这个时候,碰见了沈氏。
沈氏便又刚好救了贤王母妃的性命,所以贤王这才会帮沈氏。
只是因为上次的事情涉及了柳依然,所以沈氏才会心甘情愿替女儿赴死。
及笄礼之上的事情,那衣裳最终也没有被送到皇帝跟前。
而兄长被诬陷,其中的确是有贤王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