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柳姝宁来了,长公主看了她一眼,微笑:“你是本宫见过答题最快的人。”

“所以,我给你多加了一道题。”

听见长公主后面的话,柳姝宁却莫名松了一口气,虽然清楚自己是没有答案的,但是这次所出的题目,却刚好都是自己会的。

难保外人不会觉得有人给她泄题了。

这样也好,至少名正言顺。

瞧见柳姝宁长松了一口气,长公主倒是打心眼里对她多了几分欣赏之色。

“本宫考你,假设你是一个南方的政权将领,北方强国实行分化瓦解的阳谋,他们暗中扶持你所在南国的不同派系,制造党争,还故意在边境制造冲突吸引你的注意力,同时,对你所在国家各个世家许以重利,诱惑他们与北方合作。”

“如今朝廷内部斗争激烈,皇帝对你也有猜忌,世家大族蠢蠢欲动,你虽有兵权,但是粮草供应不足,兵力分散,此情此景,你当如何破局?”

长公主接过侍者递过拿的茶盏,轻啜一口:“一炷香的时间,你若是答不出来,先前的成绩便都作废。”

她话音刚落,一旁的女官便点燃了香。

这个题目,其实非常符合现如今大昭同南疆的形势,她前世逃亡南疆之时,南疆便是内忧外患,直到老师的出现,才彻底破解了南疆的内部局势。

眼见香已经快要燃尽,柳姝宁终于开口:“回殿下的话,倘若我是将领的话,表面按兵不动迷惑对手,私下整合兵力,铲除异己,许以战士众诺,按军功封赏,增强威信;暗自清查北方的世家大族削弱敌方内应;多次进谏,提出利弊获得粮草支持,逐步化解危机。”

长公主挑眉,没有说话。

“赐玉牌。”

不知过了多久,才听见长公主的声音,柳姝宁这才松了一口气。

她接过玉牌的手,都有些微微颤抖。

“你虽是魁首,可这女官的身份,本宫不能给你,这玉牌便送你做个纪念。”

直到柳姝宁走后,宋柔才上前,询问道:“殿下为何不借机将她收入囊中?我瞧她也是个人才,若是收入,这对我们日后统一大业,便又多出了一份助力。”

长公主冷笑:“本宫倒是不相信,一个废柴,一夜之间如何便成了天才。”

“她最好不要作妖,不然,本宫有的法子惩治她。”

就拿二十年前三皇子出生的事情来说,那时也是三皇子的母妃得罪了长公主,所以长公主便令司天监的人说三皇子不详。

“派人盯着她。”

淮安侯府内。

沈氏听见了长公主府发生的事情,心情一上一下,最终听到柳依然说自己被选上了时,喜笑颜开。

“长公主真是慧眼识珠,柳姝宁这样的贱人就算是得了第一,怕也是运气好罢了。”

是的,柳依然排第二,她自幼就被沈氏靠着淮安侯府的关系请了京城最好的夫子教授,索性她也争气。

“听说马上便是宫宴了,长公主似乎每次宫宴都会带新任女官进皇宫,依然,你一定要好好争气。”

沈氏喜极而泣。

柳依然勾唇:“是,娘亲。”

“要不到时带你妹妹前去?我瞧她情绪不太好。”

“好。”

翌日,柳姝宁便亲自去了将军府。

彼时,谢辞修并未归来,原因无他,他还在早朝会上。

大昭的早朝一般都是在皇上的明德殿里,文武百官排列整齐,唯有宰相和长公主可以坐着。

谢辞修站在武官之首,身后的官员打趣道:“谢将军一连告假好几日,终于舍得上朝了?”

谢辞修回首,笑笑:“前些时日告假,不过是陪着府中爱宠罢了。”

这些天的确有不少人都看见谢辞修带着个白狼逛街溜达,这理由还真是无懈可击。

“从前听将军说养了只白狼做宠物还不信,眼下,真的相信了。”

那人又寒暄几句,便不再言语。

直到昭明帝前来,文武百官都一一行礼。

昭明帝虽然年过五十,但是看起来却足足有七八十岁的模样,他不知怎样患了一种奇病,这种病会加速人快速衰老。

故此,不少人都觉得昭明帝这副模样应当是活不过明年了。

马上就要到年关了。

“安国,听说你昨日,又选取了一位才学兼备的女子?”

昭明帝由身侧的大太监搀扶坐下,他身形瘦弱,形如枯槁,声音沙哑至极,似乎多说几句话便会喘不上气。

长公主微微福身:“是。”

“哪家女子啊?”

“是振威校尉之女。”

“哦,你如今倒是不盯着上面的了。”

昭明帝重重点头,眼神浑浊一片。

前些年长公主所找的女官皆是朝中勋贵的女子,其父官职都较为上等。

这也算是一种渐渐收拢人心的方式,异化男女边界,女子亦可为官,心疼女儿的父亲自然便会站在长公主这边。

如今她这形势,倒是有些提拔寒门学子的意思。

长公主没有答话,脸上的面色却难看至极。

“伏荣,朕听前线传来捷报,前线战事不太理想,你说,朕可要派人前去?”

昭明帝冲着谢辞修道。

“回陛下,臣听闻淮安侯世子骁勇善战,目前军功累积已有上百余件,据臣所知,吴小将军倒是屡战屡败。”

“若论真的要支援,倒不如把吴小将军召回来,这仗自然便打赢了。”

谢辞修这话说得倒是直勾勾打了自己身后镇北大将军吴石的脸。

“哼!别一点小事都跑来跟朕说,非要拖大昭的后腿吗!”

昭明帝冷嗤,虽然重病缠身,但是帝王威信却让人不容小觑。

长公主的脸色更加难看,她昨日上书皇上就并未批阅,现如今说这话,便是摆明不满自己这所作所为。

“散朝!”

“伏荣,你留下,随朕去御书房。”

御书房内。

昭明帝坐在龙案前,将手中的诏书递了过去。

谢辞修翻看,赫然发现这是封自己为摄政王的诏书。

他不免有些讶异:“陛下这是……”

“这些人都巴不得朕早死!朕又岂会不知,朕有意立小九为太子,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