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朱允炆这个小皇帝,却表现得极为激进,刚刚登上皇位就开始大规模削除藩王的权力。
这让朱元璋内心不禁暗叹:踏马的!这小子怎么还不去死?
随即他又思索道:“如果咱们没猜错的话,恐怕正是因为朱允炆的大规模削藩,才让老四不得不采取激烈行动吧?”这时,朱元璋仿佛终于领悟了朱棣当初的不得已之举。
朱瞻基点了点头回答道:“的确是这样的。
如果当时您处于燕王的位置上,在那样的处境下,难道您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这话直接触动了朱元璋内心深处。
是呀,如果换作自己是燕王,当时若不反抗,又将落得怎样的下场呢?
一时间,朱元璋面色阴沉。\"在那样的情况下,即便我是老四,我也会奋起反抗!”说完,他的神色更加复杂起来。
经过一番沉思,朱元璋深深吸了口气,脸色略显难看,他意识到,如果是自己身处朱棣的情境之下,除了反抗似乎再无其他选择。
不论怎样考虑,倘若不反抗就只能面临灭顶之灾。
朱元璋喃喃自语:“所以怪不得老四能够成为大明朝第三位皇帝,这里面果然是有深层次的原因。”听到这里,朱标轻轻叫了一声“爹”。
朱元璋宽慰儿子道:“放心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改变历史的机会,皇位绝不会落到那个家伙手里。”从言语中不难感受到朱元璋对朱标的深厚感情,这一点在历史上是有口皆碑的事实。
然而此刻,朱瞻基在一旁看着二人的表情显得十分奇特,这让朱元璋忍不住质问他,“臭小子,瞧什么瞧?”朱瞻基回道:“祖爷爷您可真是一向护短啊,不过我还想告诉您一件事哦——我那当皇爷爷的朱棣登基之后开创的是‘永乐盛世’!”
这一提永乐盛世的消息,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都被惊呆了。
要知道,就连朱元璋引以为傲的洪武年间,也没人敢将其称为盛世。
而现在,这位曾经被担忧的皇子居然成就了一个名为永乐盛世的伟大时期?
“老四还真能折腾啊,莫非他在当上皇帝后成为了永乐帝?”朱标满是诧异地问道。
朱瞻基点点头肯定道:“没错!而且我的皇爷爷可是明朝唯一的封狼居胥之人,并且他是历代帝王中独一位达成此项功绩者。”
听闻这话,朱元璋与朱标顿时目瞪口呆——单是提到“封狼居胥”这个词已然令人激动不已,作为将士追求至高荣耀。
更别提他们家族的老四是史上唯一达成这项殊荣的皇帝!如此消息无疑太过震撼,简直超出所有人想象。
朱元璋倒抽了一口冷气惊叹:“没想到我家这位儿子竟如此出息非凡!”尽管表面上这么夸赞着儿子,可内心却依旧不服气起来。\"小兔崽子,你是不是因为老四当过你的太爷爷就偏向着他乱说话?”
见祖父这般态度变化无常,朱瞻基也是感到相当无奈。
最终他回应道:“祖爷爷我说话一向实事求是,如果不信您尽可以随我一道去看看就知道实情。
但现在为了让故事完整一些,不妨先听听我皇爷爷是如何称帝的吧?”经他这一提醒,朱元璋与朱标相互望了眼,都默然同意了他的提议。
他们的确十分好奇。
朱瞻基微微一笑,轻抬手间,眼前的景象骤然改变。
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北平城,燕王府的所在之地。
此时,一位男子衣冠凌乱,在街头徘徊。
他有时夺取路人的食物,有时则捡拾别人剩下的饭菜吃。
朱元璋、朱标二人面露困惑:“这人是谁?”
“你们再仔细看看。”朱瞻基神秘地回答。
朱标与朱元璋靠得更近了一些。
他们虽然身在此处,却无法触碰到任何场景里的人物,仿佛置身于一个虚构的画面之中。
可从历史发展的轨迹看,这里发生的一切属实。
当两人凝视那男子时,顿时惊讶万分——这不是老四吗?不是朱棣吗?
朱元璋疑惑道:“他怎么了?怎会疯癫至此!”
朱瞻基解释道:“自建文继位后大肆削藩,我爷爷察觉其中玄机,故而佯装疯癫麻痹对方。”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许久才回过神来。
若非朱瞻基解说,他也以为朱棣真疯了。
此刻望着这个假扮疯傻的儿子,心中虽觉滑稽,却不乏一丝疼惜之情。\"果真是个狠角色!”
朱瞻基回应道:“正是如此,要是我皇爷当时不做这番伪装,他又怎能坐上皇位呢?”
朱元璋默不作声。
然而不久之后,画面再次变幻。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瞻基,表情均有些异样。
他们见疯态毕露的朱棣闯入猪圈,并径直将猪屎当作食物吃下。
一时间,三人竟无言以对。
朱标也忍不住感慨:“老四真是太拼命了!连猪屎都敢尝试,这伪装也未免太逼真了些吧!”
朱瞻基忙掩面遮挡,略显不适。\"不如咱们换个场景,看我皇爷如何成就大业吧!”
可朱元璋兴致盎然:“不用着急,我看这老四吃猪屎的场面还挺有趣的,演得太像了!”
朱瞻基哑口无言,暗自庆幸自己的祖父并未在场,否则实在是无地自容。
此等尴尬事,不仅羞愧难当,更是颜面尽失。
很快,场景又发生了变化。
再度出现在他们眼前时,朱棣正在燕王府中的卧室内。
尽管烈日炎炎,他却穿着厚厚的冬衣,蜷缩成一团,看起来瑟瑟发抖。
目睹此幕的建文手下确信无疑地认为朱棣真的丧失了心智。
朱元璋对此颇为感叹,神情亦显得复杂,“他的演技实在出色,不过朱允炆毕竟经验不足,终究敌不过他那位叔父啊。”
朱元璋不禁叹息一声,似乎明白了朱允炆为何失败,而朱棣最终能够胜出的原因。
那就是朱允炆盲目听从文官意见,终归难逃失败结局。
看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文官之祸贯穿历朝历代。
或许老四之所以能赢得这场较量,背后也有其独到之处。
………
关于朱棣吃猪屎这段,也许并非凭空捏造。
咳咳……
朱棣曾感慨道,自己是在犹如猪圈般的环境中,啃食着如猪屎般的苦难多年,才将这片江山收入囊中。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朱元璋所料,也正如他心中所想——朱棣确实最终获胜了。
最终,他成功击败了朱允炆派出的军队,尤其是对李景隆的无能表现感到愤怒至极,令朱元璋怒不可遏,面容都因此扭曲。\"看看他的父亲李文忠有多出色,再看看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这样的人物怎么配做大明的主帅?”朱元璋因气愤而面容铁青。
朱允炆命令他率领五十万雄兵进攻北平,结果不但未建寸功,反遭全军覆没。
与此同时,朱高炽的守城才能倒是给了朱元璋些许慰藉。\"看来老四这个儿子还是颇有能力,防守方面十分得当。”朱瞻基补充道,“那自然,我父亲向来才华横溢,永乐盛世有一半要归功于他的后勤管理支持,若非如此,我的祖父何以能五次轻松远征漠北!”
朱元璋有所感怀,朱标也点头认可,“高炽确实不错。”不过,两人对李景隆重蹈覆辙的行为表示失望,“其才干不如曹国公,实在令人叹息。”朱标摇头表示惋惜。
朱瞻基随后语出惊人,“祖爷爷,大爷爷,你们可能不知道,这位李景隆后世可是被称为‘大明战神’。”
这一说法令朱元璋又惊又气:“他就凭那份愚蠢,还妄称大明战神?”朱瞻基继续调侃:“那不是当然吗?毕竟能让五十万大军一战尽灭,敌军不过北平一二万兵力而已,这样的成就,若不是大明战神又是谁?”听到这番话,朱元璋几乎要被气得吐血,“这真是太丢脸了,简直败坏了我大明军威!”
不久后,画面切换,只见朱棣势如破竹,迅速攻陷应天,并快马加鞭赶来迎接胜利。
身旁亲信们纷纷高呼,“燕王万岁!”、“皇上万岁!”
尽管朱棣派人搜寻朱允炆的踪迹,但始终未能发现他的人影,只见到两具焚烧后的残骸。
此刻在场诸位如朱元璋和朱标,默默观察一切。
朱元璋不禁询问,“未见允炆踪迹么?”朱瞻基解释,“是啊,建文帝下落不明,知道无法打败我祖上,一把火烧了奉天殿,就此消失,一直没有人能寻得他的下落。”朱元璋闻言大为恼火,“真是个不中用的东西,居然敢毁掉奉天殿,以后定要好好惩戒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