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唇角微微扬,很快便心中有数。
马上又是三年一次的选秀,听圣上的意思,今年主要给几个到了年纪的皇子挑选合适的妻妾。
照规矩,安国侯府那位已经退了婚的大姑娘也是有资格入宫遴选的。
就是不知道,到时林大姑娘攀上的新高枝,有没有那个胆子到她跟着求着指婚。
“曦姐儿果然是真性情,难怪行深与你格外投缘。”
皇后笑着又提起了姜行深。
“就是那孩子性子有些轴,很容易认死理,将来他若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惹你生气,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本宫还请曦姐儿多担带些。”
“娘娘可千万别这么说。”
林曦也没想到皇后娘娘竟然这般疼爱姜行深,甚至为了这个侄儿自降身份,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
“三公子心性赤诚、人品贵重,认死理认的是理,不是什么缺点。更何况人无完人,臣女自己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处,哪里谈得上谁担带谁。”
她说得很极为真诚:“臣女向来觉得,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是用心。说句不谦虚的话,臣女与三公子都不是蠢人,凡事有商有量、坦诚以待、相互扶持,只要用心将来成亲后总能把日子过好。”
听到这番话,皇后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几分。
她看得出林曦说的都是心里话,除了提及与行深成亲过日子毫无这个年纪小姑娘应有羞涩外,再无半点能挑剔的地方。
但皇后早就清楚曦姐儿心智、眼界很不一般,绝非寻常同龄小姑娘所能比拟。
面对感情沉稳淡定些也好,原本她不就是看中了这一点吗?
否则成亲后两夫妻都被感情冲昏了头脑,那才完蛋。
比起一个姑娘全心全意的爱,皇后觉得一个有原则、有底线、有头脑、有手腕、有魄力、有稳定情绪的优秀妻子,才是最适合行深的。
“你养父母一家,当真把你教养得极好!”
皇后真心夸赞,这一刻对林曦的满意程度再次达到了新的高度。
而夸赞小姑娘心中真正敬爱的家人,亦是皇后对林曦最好的认可。
“多谢娘娘夸赞。”
林曦笑容灿烂无比,脸上几乎写着皇后娘娘慧眼几个大字。
难得孩子气的表现,把皇后直接逗乐了。
与此同时,她的好感度也一路飙升到九十才稳稳停了下来。
小七乐疯了,喜滋滋的通报入宫前刚接不久的强制改造任务成功完成。
具体奖励等回去后,可以由宿主在它的权限范围内随意挑选。
收获自然令人愉悦,更意外的是,皇后娘娘竟还主动跟林曦提起了她的二哥林泽南。
“你二哥与他师傅这次可是立了大功。特别是你二哥,听圣上说那两种效果奇佳的新药主要都是你二哥研制而成。这几天太医院的人都在跟着你二哥师徒探讨、学习制药之法,曦姐儿不必担心。”
皇后语气中满是赞赏,果然是能够养出曦姐儿的人家,优秀的当然不止一个两个。
林曦得知这个消息,自然再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没想到二哥天赋如此惊人,一年前她仅仅只是提出特效止血药与消炎药的大概研制方向,没想到这么快就成功了。
毕竟现代世界中,她也仅仅弄到了这两种药方的详细成分。
配比什么的完全不清楚,更别说还有没有什么配方里不曾提到的隐性药物。
加之两个世界无论是文化还是环境上的差异,有些东西名称也不一致,或者根本就不存在需要寻找药效相同的替代物。
总之一句话,在这样好艰难的条件下,二哥只用了区区一年便搞定了所有问题,成功将两种药研制出来,着实让林曦都惊喜无比。
得知最迟明日二哥就能出宫后,林曦更加高兴了。
最后,她还收了皇后娘娘一大堆的赏赐。
行礼谢恩正准备愉快出宫,不想有宫人进来朝皇皇娘娘禀报了一个最新消息。
“曦姐儿,你可知刚刚圣上下了一道什么圣旨?”
皇后笑眯眯地看着林曦,示意她别急着出宫。
林曦若有所思:“娘娘的意思是,圣上刚刚下了一道圣旨,与我二哥有关?我二哥这是得圣上大赏了?”
不算难猜,毕竟二兄可是直接将两个特殊药方无偿献给了圣上。
这么大的功劳,但凡不是彻头彻尾的昏君,那就总得赏赐点什么。
“原本是这样,不过你二哥自己什么都不要,他把所有功劳都用来为你向皇上求取封赏,说是担心你初回侯府无法顺利融入新的圈子,所以想为你求一个安身立命的底气。”
皇后也没想到曦姐儿的二兄竟然能为了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做到这个程度。
毕竟唾手可得的功成名就、荣华富贵,不是谁都能像林泽南一般说让就全让的。
圣上自然有着成人之美,甚至破格册封林曦为福安县主。
“二哥这是关心则乱。他刚入京就进了宫,想来必是不知臣女已与三公子订下婚约。如今臣女有皇后娘娘当靠山,早就有了安身立命的底气。”
林曦意外也不意外,毕竟几个兄长有多疼爱她,她是再清楚不过:“娘娘,我二哥可真是太乱来了!圣旨真的已下吗,没有再更改的机会了?”
“别胡思乱想了福安县主,估计等你回侯府后,圣旨跟其他赏赐也就跟着到了。”
皇后上前,笑着抬指点了点林曦的额头,动作亲昵:“好孩子,既然已成定局,那就莫要辜负了你兄长一番心意。只要有心,将来总有回报的机会。”
有她这个皇后娘娘当靠山,将来小姑娘不怕没机会回报这份厚礼。
……
刚出凤仪宫,林曦一眼就看到了早就等在不远处的二哥林泽南。
林泽南身边同样有宫人陪同,他是得了圣上恩准,才特意在此等着妹妹一起离宫的。
两兄妹快一年没见了,再见却是半点都不显生疏。
他们互相打量了半天,确定彼此都不错,才各自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