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前——

却说红枣汤事件后,年世兰连着喝了半月的汤药,喜儿不放心,总要亲自去太医院盯着,从拿药到熬煮到送回春禧殿,绝不出一点差错,一来二去,也和太医院的一些人熟络起来。

负责帮年世兰拿药的是个年轻太医,每次喜儿来拿药,他总会说一句:“姑娘辛苦,这天儿热,仔细别过了暑气。”

说得多了,第三回他拿好药刚要开口,喜儿便抢先说道:“是是是,许太医,我定会注意这热天儿,多谢您关照我了。”

说完,只见那太医耳根红了几分,说道:“姑娘知道就好。”

喜儿看着那太医生的白净,说话也好听,今日她来的早,倒不急着回去伺候年世兰,就说道:“许太医如此关照我,莫不是看本姑娘生的好看?”

“姑娘慎言。”许太医抬起了眼睛,看向喜儿那一双杏眼,圆润的脸蛋,眉毛弯弯,笑起来还有两个小梨涡,虽是宫女打扮,但因为得脸,头上几朵珠花也漂亮的很,倒是愣了几秒,脸也红了,:“姑娘确实生的好看。”

“哈哈哈哈哈,那当然!许太医,我来了这几回,你还未曾告诉我你的名字呢,我叫喜儿,老家冀州的,后来那边遭了乱,辗转来了京城,我和你说,我从前父母健在时,也是个小姐呢!”喜儿看他这个样子,忍不住多聊了几句。

“是吗?我也是冀州人,姓许名晴,字致远,不知姑娘姓名?”许太医看着面前的喜儿,说话的时候脑袋一晃一晃的,可爱极了。

“我叫喜儿,姓柳,还未取字我父母就去世了。”说道自己以前的事,喜儿心里倒是颇有些遗憾,要是没有暴乱,自己兴许还是个闺阁小姐,整日描眉绣花,不必被当成物件一样被卖来卖去。

“喜儿姑娘,抱歉……”看着面前姑娘忽然黯淡下去的神色,许太医有些自责。

“没事,都过去了。”喜儿努了努嘴,恢复了神色。

“这香包是我自己所做,有安神静气的作用,姑娘若是不嫌弃,可带在身上,夏日难眠,我看姑娘气色,倒是有些没休息好。”许太医拿出一个香包,递给喜儿,说道:“权当为方才的无礼之处赔罪了,还请姑娘别往心里去。”

“既然如此,谢过许太医了。”喜儿接过那香包,淡淡的草药味道,倒是舒心的很。

自此以后,每次喜儿来拿药,总要和许晴说上几句话,二人是同乡,只是许晴比喜儿幸运一些,冀州暴乱时他正在京城,被父亲同乡举荐入宫为太医,逃过一劫,只是父母却在那场暴乱中没了音信。后来到了太医院,他年纪小,父亲的同乡不多时也告老离开太医院,他在这京城一无根基,二无人脉,就只能在太医院做些杂活计。

“可我瞧着,你医术不错,早晚会有出头的一天的。”喜儿安慰着许晴,眼珠一转,半开玩笑地说道,“要我说,这宫里有本事的太医,都跟了主子,要不我和小主求求情,你跟着我们小主吧。”

“你这话说的,我一个小太医,宁贵人如今是皇上的宠妃,多少人上赶着巴结呢,哪有我的份啊,你可别乱说话。”许晴摇头,上回宁贵人出事皇上的态度,这要是一个不小心,怕是要掉脑袋的。

“我们小主人可好了,罢了罢了你不愿意也无所谓,对了,这是我们小主赏我的糕点,轻易吃不着的。”喜儿也不强求,只从怀里拿出用锦帕包着的糕点递给他。

“既然如此,托喜儿姑娘的福了。”许晴笑着接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