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一开始有些不太明白,只是他对商贾领域的知识涉猎有限罢了。

但听完朱政的一番讲述后,朱元璋很快就抓住了其中的关键之处,并不由感叹道:

“麟儿确实聪明无比啊,这么轻松便能精准把握住人的心理,引导他们心甘情愿地买单。

这等手段即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商圣范蠡恐怕也不过如此。”

不过赞叹之余,朱元璋又忽然警觉到什么问题,急忙叮嘱自己的孙子说道:“麟儿,你切记不可以学习那些不法商贩的行为,欺骗伤害百姓呀!”

朱政依旧笑着回应他:“爷爷尽管放心好了,您过去教导我说,要永远记得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上,一切以百姓为重!这个道理我一直都牢记在心里,怎么可能会去做那种违背良心、危害大众的事呢!”

他进一步说明道:“况且孙儿的原则向来是从来不赚穷人的钱,要是真要谋利的话,也只是针对那些富裕人家收取而已。”

他更强调说:“何况即便是普通人也别担心买不起此酒。

实际上,哪怕真的有人掏钱买了,也是稳赚不亏的。”听完这些话,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不错,这样就很妥当。”说完,他就大手一挥提议道:“走吧,前面带路,咱们今天正好也要亲自品尝一下这广受赞誉的九曲黄河酒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独特之处!”朱政愉快地答应下来。

于是两人避开了前方密集拥挤的人群,选择从酒楼一侧的方向进入了内部。

就在这同时,与酒楼遥遥相对的阁楼上聚集着一群衣着虽然简单,却透出富贵之气的中年人,他们的目光一直锁定下方正热闹进行的抢购场景上,眼底不断闪过各种情绪。

许久之后,他们终于合上窗户走了过来,在房内摆放着的八仙桌旁坐了下来。

一个人开口说道:“大家也都瞧见了,现在这家正通酒楼真是火得不得了啊。”

另外一人接茬感慨着:“可不是吗,相比之下咱们自己的生意都被挤压得很惨淡了,而他们却蒸蒸日上呐!”另一人抱怨道:“谁能想到他们会搞出这么多奇特又珍稀的调味料,还有这种堪称为佳酿中的瑰宝九曲黄河酒出来!我经营的画舫最近只要是遇到顾客点了酒菜,全都点名只要这家正通酒家的酒水。

这段时间下来,除了靠姑娘们揽点客源之外,其他方面基本上没什么收入了!”

最后那个人叹着气附和:“唉,别提了,我这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百花楼如今的日子可难过得很啊,实在是没辙了。”

那些调料唯有正通酒楼有售,只是售价着实不低。

至于九曲黄河酒,则更是难以购得,即便抢购也每人限量,多余的丝毫买不到。

我并非没考虑过直接收购配方,可对方无论如何都不愿出售!\"

此地的众人皆为京城赫赫有名的富商。

有的经营青楼,有的打理秦淮画舫;有的涉足酒业,还有的掌控餐饮业……他们齐聚一堂的目的也很明确:

就是为了讨论朱政的经营给他们各自生意带来的冲击。

起初还算容易接受,不过是几样珍贵的调料而已。

虽然价格高点,但也总能从朱政的店里买到,顶多就是稍费周折。

然而自从这九曲黄河酒问世后,

那惊人的利润便让所有人都心动眼热。

归根结底,这种对生意的影响确实存在。

但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收益少点罢了,久而久之影响也就没那么大了。

但常言道:商人重利轻别离!

目睹九曲黄河酒惊人的效益和回报后,谁又能不动心?这不是只会下金蛋的鹅吗!

只要得到配方并通过渠道推广至全国,所创造的财富简直无法想象!

于是,在一阵相互揣测的沉默之后。

一个鼻似鹰钩的中年男人打破了沉寂,他意味深长地问道:

“诸位,对这九曲黄河酒的商机就一点都不感兴趣么?”

有人回应道:\"当然动心,可人家不愿卖,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鹰钩鼻男子冷笑道:

“是否出售,可不是由他说的算!”

话音刚落,大家顿时都明白了他的意思,不过仍有人提出担忧:

\"查清楚背后的关系了吗?别硬碰硬招惹祸端……”中年男人不屑一顾地回答:

“我已经调查清楚了,据说是从外地来的老板,还是个年轻小伙儿,根基浅薄得很!

而且就算有一定靠山又如何,难道我们在座地都是吃素的不成?在应天府乃至整个大明朝,

恐怕还没人敢和我们国公大人平起平坐!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自古以来,做生意总有风险和机遇并存。

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京城做到一定规模,背后哪能没有过硬的支持呢?

虽说上面有朱元璋掌控全局,

即使是这些权势显赫的大商人,或者那些贵族功臣们都必须小心翼翼行事,

不敢公开倚仗权势为非作歹、胡来霸道。

但手段方式终究有很多。

况且即便存在一定风险。

面对这样的巨额利益摆在面前,也是完全值得去做的。

当下,所有人都已蠢蠢欲动。

他们互相交换了眼神,眼眸中皆是贪婪渴望。

很快便达成了一致。

见到这种情况,鼻如鹰钩的中年男人笑着说道:

“既然如此,我现在就回去向小公爷汇报这件事!”

“前些日子小公爷与曹国公等人饮宴。

就是因为无法获取更多九曲黄河酒供应而气恼不已!我想这次他会乐意出面相助的。”

语毕,周围人纷纷欣喜点头赞同:

“没错!有了小公爷的帮忙,此事定然水到渠成。”

“哼!一个外地来的毛头小子,在小公爷面前根本不足为外人道。”

“我看都不用过多费力,只需小公爷表明身份。

那正通酒楼的老板定会吓得主动献出秘方。”

“掌握这秘方后,到时咱们联手在大明全国推广。

再加上小公爷他们的支持,咱们只管等着数钱就行了!”

“哈哈哈,说得对!来,咱们先干一杯,提前庆祝成功!”一时间,房间里推杯换盏,觥筹交错,everyone都开怀畅饮。

然而,在他们得意的笑容中,却满是贪婪的神色,仿佛一群豺狼正在享用猎物……

与此同时。

正通酒楼的一间雅间里。

老朱呆呆地望着眼前的满桌佳肴,出神地站在那里。

桌子上**的位置放着一个造型精致的小铜锅,四周摆满了各种蔬菜、肉类等配菜。

很明显,这就是用铜锅涮食的吃法。

虽然这种方式在如今的大明并不罕见,朱元璋也曾尝过,但他之所以惊讶,是因为桌子上还有各式瓶瓶罐罐的东西,似乎是一些调料。

像是芝麻酱、胡椒、盐等等……

更令人称奇的是,有一些是他前所未见的。

比如一个罐子里装着一堆鲜艳通红的碎末,看起来非常提味。

“麟儿,这不是火锅吗?怎么看起来跟平时不太一样呢?”朱元璋疑惑地问。

他指着那些瓶瓶罐罐,接着问道:“这些东西是用来干嘛的?”

“没错,就是火锅。

不过,我做了一些改变。”朱政笑着答道,“这些都是新的调味品。”

说着,朱政站起身来,取了个小碟子,挑了些调料混合搅拌了一番,递给了朱元璋:“爷爷,这是我给您调配的蘸料。

您试试看合不合口味?”

朱元璋下意识接过碟子,拿起筷子沾了一点放入嘴中品尝了一下。

顿时眼睛亮了起来。

“嗯,不错……味道十足……嘶!这里面加了什么?居然还这么辣!”

“嘿嘿,这里面我加了点辣椒末。

估计这是您没尝过的。”朱政笑着解释道。

毕竟此时的大明还没有辣椒的存在。

这次辣椒来源于系统赠送的调味大全。

紧接着,朱政伸出筷子,夹了一片薄如蝉翼的羊肉,迅速在沸腾的铜锅里涮了几下,又递给朱元璋,开口道:

“来,爷爷,再蘸点配料,尝尝味道怎么样!”

朱元璋好奇地依言而行,将羊肉蘸入配料中,放进嘴里。

瞬间,一股全新的味道在口中散开,激荡着味蕾。

既有着鲜嫩的羊肉本味,又有多种丰富调料相辅相成的美好口感。

他满意地点点头,“好吃!太好吃了!这辈子头一回吃到这样的美味……”说罢又忍不住夹了几片羊肉,学着孙子的样子涮熟之后尽情享受起来。

一时间,额头冒汗,吃得分外舒爽。

可老朱也没忘记孙子朱政,连忙招呼道:“麟儿,别光看着啊!快来,多夹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