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但不算歹毒算盘,反而是实打实的为国为民着想啊!此刻朱元璋的目光从未如此明亮过。
他满是欣慰和肯定地看着朱政。
好啊,真是太棒了!
自家这位乖孙真是比十二岁即官拜宰相的甘罗有过之无不及呀!不行,甘罗恐怕连给我的麟儿提鞋都不够格。
即便古圣先贤,在这般年纪恐怕也只能望尘莫及吧。
不论见解还是手段心机都可谓是绝世奇才,果真乃旷世之英才也!”
“哈哈哈,我们家的麟儿果然没让我们失望,不仅没让父皇和太子殿下失望,反而带给了大家巨大的惊喜。
他这样的谋略,我看即便是刘伯温、李善长这些大才也难望其项背啊!有这样的出色孙子,我还有什么遗憾呢?”
朱元璋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仰天大笑。
他情绪激昂地走上前,一把将朱政搂了起来,连声赞叹。
一旁的朱标也缓缓吐出一口气,满脸惊讶地看着自己的侄子。
今日这番景象,确实让他震撼不已。
如此高明的心思和手段,居然是一个仅仅三岁的孩子想出来的,简直不可思议。
“世间难道真有天生而知之的人么?”
“孙儿哪里敢当爷爷这般夸赞,只是献个丑罢了。”朱政装出几分孩童因受到赞赏而害羞的笑容。
“哎呀,怎么会当不得呢?”
朱元璋连连摇头,神情之中满是骄傲:“满朝文武大臣,又有谁有咱家麟儿这般见解深远呢?这才三岁,就把所有人远远甩到身后去了,哈哈哈哈!”话罢,他又忍不住开心地大笑了许久。
可笑声刚停,朱元璋似乎想起了什么,便略显疑惑地问道:
“麟儿啊,告诉爷爷,你刚刚说的那许多方法,都是你自己一个人琢磨出来的,还是有别人教过你的?”
“当然不是我自个儿想到的!”朱政摇了摇头。
朱元璋闻声眉头微蹙。
然而,还没等他说什么,朱政接着说道:
“这些都是从爷爷那里学到的呀!”
“嗯?”朱元璋一时愣住,“咱教你的?”
“没错啊!”朱政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而后认真解释道:
“以前您跟孙儿说起过,秦国为何能够统一六国称霸天下。
就是因为施行了军功爵制,使得朝廷上下同心同德,国家力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这便是它能够奠定千秋万代基业的关键原因。
而且春秋时代齐国晏子以‘二桃杀三士’的办法,巧妙不动刀兵就除掉了那些居功自傲且心怀不轨的大臣。
这与刚才孙儿所谈的方式,岂不异曲同工么?
况且爷爷平日也教导过孙儿,为人处世必须恩威并重方能驾驭众人。
这些都是其中的道理。”
说到这里,他稍作停顿,又补了一句:“爷爷常讲‘万物之道相互贯通相通’。
于是我就想出了这个办法嘛!怎么,您老人家把这么重要的内容给忘掉了吗?”
这一席话令朱元璋呆立原地。
他随即再次看向怀中的朱政,感慨万千地连连称赞:
“一语点破即能通透理解,此子确乃天才无异!”
此刻,朱元璋真的被小朱政展现出的聪颖深深折服,同时也隐约松了一口气——毕竟太过惊世骇俗之才华虽然令人佩服,但若完全无法被世人理解和接受也会令人惶恐。
如今朱政的回答合情合理,虽说略奇巧却在可接受范围内。
朱元璋内心也不禁感叹,唯有像朱政这样既有绝顶聪慧,还保有纯真之心的孩子,才能跳脱常规束缚,思维不受限制从而产生独特创意吧。
在一旁的朱标听闻亦连连惊叹不已。
即便知道这是受父亲指点的缘故,但这依旧反映出朱政非凡天资!
如此卓越的潜质加以培育,日后必然将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为北平镇守四弟珠联璧合般的一文一武布局保驾护航。
如此这般大明江山更见光明前景无限。
念及至此,朱标更加重视自己的这个侄子。
回神过后,朱标忙不迭地上前对朱元璋进言:
“父皇,臣觉得这办法极佳,不妨稍作完善即可推行全天下。
不知父皇如何看待?”
“哈哈,朕也觉得此法绝佳!就这样定下,明日早朝朕便宣谕天下正式施行此法,并作为永恒的制度!”朱元璋笑着拍板定夺,语气中洋溢着满意的喜悦。
然而话语落地后...
朱元璋话音刚落,似乎脑中闪过一个主意,随即又摇头否决:“不行,这事不能由朕来提议……”
略一沉吟后,他眯起眼睛缓缓说道:
“这么着,你明天早朝时,当众向朕上奏,就说官员生活困苦,请求提高俸禄。
到时候朕就装作勃然大怒,训斥你一番。”
“一番争论后,朕再顺势应允,施行此策。
让众臣都觉得,这份艰难争取来的嘉奖机制,是你要破了嗓子才换来的好事!”
朱标愣住,听完这段话,当即表情僵硬如见鬼一般,呆呆望着朱元璋。
好家伙,之前朱政的方法已够损的,没想到朱元璋这招更是变本加厉,玩起苦肉计!
这不是明摆着把那些官员当成傻子糊弄吗?原本方案一出,就会让官员们为利益争得头破血流,如今再来这么一手,无异于再补一刀。
如此手段之下,官员们被耍得团团转还不自知,反倒会对这份来之不易的恩惠感恩戴德!朱标暗叹:父皇,在阴损这方面,还真是前无古人啊!
抬眼看去,面前父子二人脸上的笑容竟一模一样狡黠。
他不禁背后一阵发凉:厉害,还是你们父子更胜一筹!
稍作回神后,朱标赶忙追问:“既然如此,那之前的旨意是否先暂缓执行?撤回成命如何?”
此时,朱元璋心中怒火已经消散得差不多。
高兴之余倒也没再坚持,挥挥手说:“也罢,朕便依你。
对那些不知情且确与本案无关、尚能办事的人,暂且留下;至于其他人……”
他眼中陡然闪过一丝残忍的光芒,寒声笑道:“严惩不贷,斩草除根!不止诛九族,哪怕罪行未达株连程度,也要将其后代打入贱籍!他们贪得无厌,朕便送他们子孙下十八层地狱,世代沦为贱业,永世不得超生!”
朱标听了,没再多言。
他知道,这样的处理已是老朱最大限度的容忍,还是因为朱政的缘故,否则后果将更加严重。
当下朱标也不再强求,点头答应后起身准备离开,回去东宫继续办公。
就在他转身之际,
朱元璋却又兴致盎然地逗弄了朱政几句,随后满脸自豪转向朱标,颇为得意地问:“标儿,你觉得麟儿这小子怎么样?”
朱标听后由衷赞叹道:“这般年纪便有此聪慧,确实少见难得!”朱元璋闻言,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而后,目光闪烁精芒,故作随意道:“朕瞧着,这孩子的资质怕是远在你那几个儿子之上。
你那群儿子啊,怕是一根指头都比不上咱家麟儿!真不知你平日是怎么教他们的,哎哟……”话语之间满是对朱允炆等人的鄙夷。
朱标闻言,心中顿时五味杂陈。
虽然他也承认朱政天资非凡,远胜朱允炆、朱允熥等人,但毕竟是自己亲生儿子,听到这种比较,难免有些不是滋味。
自家孩子被如此贬抑,他怎么能欣然接受?此刻,朱标便不由得开口辩解了几句:“父皇,儿臣知晓前段时间因几个孩子打闹之事,允玟冒犯了您,让您心生不悦。
但他终究是您的亲孙儿啊!您这般对待,未免有失公允。
再说,允玟已经向儿臣认错了,态度诚恳且悔改之意昭然。
平日用功读书,资质也算不错,将来若假以时日,或能为朱家争光!”
朱元璋听后,却毫无愠怒之色,反倒淡淡一笑道:“既是这样,那你把允玟与允通叫来,跟咱的麟儿一同比试一番,如何?”
“啊?”朱标一怔,满是疑惑地看着朱元璋,实在想不明白他为何突发此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