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抄家
“你们都听清楚了吗?”朱元璋面容阴沉至极,“看看,这就是我大明的官员!忠臣良相,国家栋梁!”他声音中充满了讥讽,“一个个平日标榜着读圣贤书,忠君爱民,背地里却又干些什么肮脏勾当?”越说越气的他猛然起身,声如洪钟般咆哮起来,仿佛愤怒的巨龙一般。
顿时整个奉天殿似乎都在颤抖,文武百官纷纷趴在地上,缩颈战栗。
“朕登上帝位近二十年,始终兢兢业业,唯恐失德,被天下人议论唾骂。
虽然不敢保证做得尽善尽美,但至少要做到不让百姓受污吏盘剥欺压!”朱元璋痛心疾首地说道,“这些话朕早就反复叮嘱过无数次,难道你们真的都听进去了吗?为了那点利益竟将朕的旨意视若无睹!”“不错,朕给予官员的俸禄确实不高,为人也不好伺候。
可从来没有人强求你们做官!既然选择了为朕效力,哪怕不要求全心为民,总该对养育你们的百姓怀有一丝仁慈吧!”他语气中满是愤懑,“难道你们把圣贤书全都喂了狗吗?这就是圣人所教的为人之道?哼!”“朕恨不得挖出你们的心脏看看到底是什么颜色!”老朱咬牙切齿,眼神凌厉冰冷。
他的气势磅礴凛然,刹那间将杀意遍布大殿,使得整个空间充满刺骨寒意。
众官吓得脸色苍白,浑身发抖。
有些胆小之人更是抖得如筛子一般,心跳几乎停止。
就连原本旁观的武将也在这威势下低头垂目,汗水不断往下流。
在此情势之下,唯有太子朱标敢于出列打圆场:“父皇息怒,切莫损伤龙体啊!”经他一言提醒,在场群臣才勉强鼓起勇气跪下请罪道:“臣等死罪,恳请陛下息怒,多多保重龙体!”然而面对这一切,朱元璋的表情并未有丝毫缓和。
他在那里沉默半晌,仍欲开口训斥更多。
老朱望着满堂跪倒的文武百官,心中非但毫无怜悯,反而涌起一股深深的嫌恶。
许久之后,他才无奈地轻叹一声,随后懒洋洋地挥了挥手:
“刘和,该你宣旨了!”
一旁候着的刘和立刻答应一声,然后手持圣旨高声诵读起来——
“朕奉天命,告天下:
着太子朱标全权负责甄别本次涉案人等!待查证属实后,凡是从属官员及吏员,除自首外皆立即处决,且灭其三族!
此外,主犯、从犯均要剥皮实草,悬首示众!凡参与管理各省份官粮、税务之官吏,自左右参议以下,无论大小全部处死,诛灭九族!
漕运使司、茶马司所属官员以及主事以下相关人员,一并处死,亦斩九族!地方知府、县令、典史等如与此案有染,一律斩首!家属充配教坊司为奴,子孙后代永不叙用!”
话音刚落,朱标神色凝重地出列答道:“儿臣领旨!”
在场众大臣先是怔了一瞬,紧接着迅速匍匐跪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齐声响彻。
众人被皇帝如此残酷手段震慑得面色惨白。
老朱下手果决冷酷,在他们看来,当真把人命当草芥,稍有不顺即遭屠戮。
此前胡惟庸案与空印案中死去者已数不胜数,而今又遇郭桓一案,显然又要掀起另一场血腥屠杀风暴。
谁能不惶恐?谁能无畏惧?
可鲜有人知,这尚且是经过朱标苦苦哀求与朱政细心劝导方才减缓的局面。
否则依老朱原意,根本连分辨的机会都不予留下,干脆直接全部格杀!此刻高坐于御阶上的明太祖,将朝堂百态尽收眼底。
他冷然嗤笑:“你们想必觉得朕总是动辄杀伐,株连甚广?哼,今日朕告诉你:分毫不多!”
“飞黄腾达之际鸡犬随之升天,犯法之时难道不该一家同罪吗?他们那些家眷所享荣华富贵,不过源自盘剥百姓之黑心银钱!让千千万万家庭支离破碎、无处申冤的正是他们,这是他们的因果轮回,绝不多给!”
“朕以此警告天下,若贪污,则这些人便是你的下场!”
“另外,再劝尔等一句:莫学那魏晋与赵宋两代鱼肉乡里的吸血鬼,一面搜刮民脂民膏,一面还想冒充什么名士清流!我大明朝不容此类行径出现!”
“希望诸位能够安守本分,真心诚意为国家做事,为民做主。
要不然……朕定不会再手下留情!听明白了没有?此言绝非虚威胁!”
所有臣子纷纷叩首应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恭顺。
谁敢在此刻触怒龙颜,试图谏阻老朱滥杀?即便一向以正直闻名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也闭口沉默不敢置喙。
历经多次朝廷风波还安然无恙至今者,个个都是深谙保身之道的老狐狸。
稍有差池早成刀下亡魂腐骨矣!
换做北宋南宋时期,若是帝王这般疯狂杀戮官员,怕早有不少人冒着生命危险上书劝阻了吧……
只怕文官们的唾液飞沫,足以让天子溺毙其中。
更有御史言官之类,可能做出抬棺死谏的举动。
当然,他们的目的并非真心求死,
而是借此举吓唬天子一番,从而获取美名。
毕竟,除了极个别真正将家国大义铭记于心之人,大多数人不过是一群贪生怕死之徒。
读书人嘛,不都是追求书本中的黄金屋、颜如玉?这种手段若在两宋时期或许可行,
但放在此刻洪武年间,若是有人敢如此行事,恐怕只会被他人视作痴人疯汉。
此刻,
众多文臣在恐惧过后,无不暗自庆幸且舒了口气。
庆幸陛下尚且留了些余地。
且如今太子殿下亲自负责甄别工作,相信应该不至于波及自身。
至于武将方面,则更不会提出异议。
毕竟,这件事和他们根本毫无瓜葛。
他们只盼望能观看那些文官们的狼狈场面罢了。
更何况,就算这事情与他们有所关联,难道他们还敢出言抗拒不成?
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从军中基层拼杀出来的主,其威望无匹。
对麾下将领而言,领导说啥就是啥,
服从命令就好。
倘若有谁胆敢反对,那就一刀解决了他。
若真惹祸上身,抑或自身利益遭受损害呢?简单得很,雷霆震怒也好恩泽如雨也罢,统统是皇上的恩典!
不会自我宽慰,难道还能公然反驳陛下?简直就是笑话!
“行了,都起身吧!”
朱元璋挥手示意,开口道:
“若无事就退朝,各自忙各自的去;若有要事便速速奏明。”话音落下后,
朝堂内却迟迟无人回应,也未曾出现任何大臣上前禀报之事。
此时,众臣顿时皆感宽慰,
以为这场风波终于尘埃落定。
今日早朝总算勉强熬了过去。
但就在这个当口,意外突生。
只见太子朱标忽然迈步向前,高声道:“启奏父皇,儿臣有要事启奏!”
“哦?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