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造反不成?这些奸恶小人,实在是可恨至极!今日不将他们剁成肉酱,实在难消朕心头之愤!”

朱元璋越是言说越是激愤,那冰冷刺骨的眼神仿佛要吞噬一切,连殿内的空气都变得格外压抑。

这一情绪的变化也让朱标倍感不安。

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已经动了杀心,于是艰难咽下一口唾沫,硬着头皮开口道:“父皇——”

然而还没等朱标把话说完,朱元璋便迅速扭过头来,双眼喷射愤怒的火焰,喝问道:“什么?你想为这群狗东西求情不成?”“不,当然该杀!”朱标立刻斩钉截铁地回答。

见儿子态度如此明确,朱元璋略显满意地点点头,但随即又听见朱标补充了一句:“首要之罪者自然必须严惩,杀之以儆效尤,家产全部抄没;可是对于其余参与者,儿臣认为还是应详细查究分辨,不可随意屠戮或过度株连,避免给国家政局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又是你说情!”朱元璋挥手阻止朱标继续说下去,气的声音都提高了几度:“之前就是因为听你的,放他们一条生路,才让他们胆敢这样无法无天!”说完,老朱断然道:“今次无需多谈,定要将这帮贼子诛杀殆尽,一个不留。”他冷哼一声:“咱倒要看看,他们有几个脑袋任咱砍!”随即将目光转向站在角落不敢作声的大太监刘和:“刘和!”“奴婢在此!”刘和连忙跑上前应命。

“立即拟旨:速将此案所涉礼部、刑部、兵部、工部、户部之中从首犯起,所属官吏全部正法并三族皆灭!另将涉案的主犯与同犯一律剥皮充草示众!再查各省负责监管粮米及税收相关事宜者,无论左右参议以下全部处死,亦三族皆诛!”

“直隶、江西、浙江等地的漕运使司主官,及其下属的官员一律处死!并且诛其九族!”

“涉案的茶马司所有主管及下属官吏,同样全部处斩!九族同罪!”

“至于浙江、江西等相关地方官员——”

“包括知府、县令、典史以及户曹等各级官职,概莫能外,一并正法!”

“家眷流放,后代世世代代列入贱籍!永不录用!”

听到这里,朱标猛地愣住了!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

这是父皇发疯了吗?

从朝廷到地方,竟然要把人杀得一干二净?

这根本不是简单的屠杀,分明是要将整个官僚体系连根拔起啊!

一旦照此执行,大明的朝廷岂不是马上空无一人?全国上下还能剩下几个官?政务必然全面瘫痪!绝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

心中惊惧交加,朱标猛然跪倒在地,语调急促地劝阻道:

“父皇,千万不可啊!如此大开杀戒,有伤天和。

若是将朝中与地方的大明官员屠戮殆尽,我朝该如何维系统治?”

“先前因胡惟庸案及空印案已株连处死了众多文武百官,眼下还没来得及补充,如今若再掀起血雨腥风,必定导致朝廷崩溃,国政停顿!这样一来,大明真的会成为一片废墟!届时国家何以安存?请父皇务必深思熟虑,收回成命啊!”

老朱挥了挥手,态度无比坚决。

“即便是变成废墟又能如何?”

“既然当初朕能创建一个大明王朝,如今又有什么办不到的?重新来过便是!”

“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可或缺,认为大明离不了他们?”

“好得很,那就遂了他们的愿!朕倒是想看看,没了这批官员,这个江山是不是就要完蛋!”

“如果真完了,那就再造一个大明出来!什么六部、五寺、九卿,全是废物!全都去死吧!”

“朕无需借助这些人。”

“只要有朕在此,天下之事朕一人足矣!”

每句话仿佛雷鸣般震动,语气之中透着开国皇帝无可匹敌的霸气与决绝。

然而,在朱标耳中,这句话简直是晴天霹雳!

说得好听,就你一个人担起来?怕是还要算上我的那份吧?您老人家图个清闲快活,把政务一推两散,自己跑去跟弟弟朱政享受家庭温馨去了,剩下的烂摊子还不全都要我收拾?

朱标只感觉压力山大,这段时间好不容易补全的部分官员刚有所喘息,现在您又要搞这么大动作,谁能承受得住呀?若是真按这个节奏,最后我就干脆选块风水好的宝地埋自己地了!

与此同时,在旁边认真听父亲二人对话的朱政,也不禁暗自震惊于老朱这般冷酷残忍的一面。

他曾听闻,据史料记载,光是因各种案件惨遭杀戮的官吏便高达十五万众。

原以为这个数字略显夸大,现在来看怕还远不止如此。

而朱政深知,这位帝王不但对别人狠心,对自己的亲属也绝不手软。

譬如欧阳伦违禁卖茶一案,即便是自己的女婿犯案,也一样严惩不贷——直接赐死!

老朱与马皇后的亲生女儿安庆公主,即刻跑至马皇后处哭诉不已。

同时向老朱求情,希望可以放过欧阳伦,留他一命。

然而老朱坚决拒绝。

绝望中的安庆公主质问老朱:“天下贪婪无度的官员如此之多,难道要把他们全杀尽吗?”老朱冷静回应:“谁知杀不尽?”这短短几个字彰显出老朱心如铁石的一面,也体现了他的坚毅果敢,以及对**腐败官员的极端厌恶之情。

朱政意识到,这或许是朱元璋早年间经历困苦生活的反映,他对民间疾苦有着切身了解和深切体认。

这种情感共鸣使得即便成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之后,朱元璋依旧珍视百姓的生活安康。

为了守护国家大局稳定和民众利益,即便冒着统治危机甚至朝代覆灭的风险,他也选择毅然前行。

这一点使朱政对老朱肃然起敬,因为他知道,在后世能够始终保持初心,实属罕见难能可贵!

然而,朱政同时也明白单靠屠戮无法彻底杜绝**污吏的滋生。

现在老朱越是手段狠厉,当他不在时反作用力可能也会更大。

虽然依靠个人权威可以在短时间内震慑住天下之人,但后代君王很难完全效仿他这种方式进行治理。

若盲目模仿,则极有可能因失去平衡而丧失权力,最终遭遇悲惨下场......

“还愣在那里干什么?快去执行啊!”老朱怒视刘和喊道。

“是!”,刘和被吓了一跳赶忙答应然后打算去下达旨意,却很快被朱标拦了下来。

朱标立即跪在地上奋力劝阻说道:“父皇不能这样啊!针对这次事件涉及其中且证据确凿的相关官员自然应当定罪按大明律治罪就可以了,何必全都处死呢?更何况在父皇列举出来的人员中只有一部分真正参与其中而已,许多人根本未参与,最多不过是秉持一种‘和光同尘’为官理念对事情熟视无睹不主动举报罢了。”

“他们的失职行为确实应该批评惩戒,但这也不代表着就非得全部诛杀才是解决之道呀!要知道我们大明培养一个合格官员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啊父皇,您不应仅顾着一时的发泄快感而不考虑整个国家社稷的大局啊。

其中的利弊轻重,请父皇仔细思考权衡啊!”听闻此言后,老朱不仅没有消气,反倒更为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