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一旁静静观察,对孙子的蜕变深感欣慰。

他知道,这一切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未免过于残酷,但这却是走向王者之路的必修课。

朱政展现的非凡才智与勇猛令他感到骄傲。

可仅有智慧不过是张良、刘伯温般的谋臣;仅有骁勇亦不过如项羽、冉闵之流;即使二者兼具的人,历史中亦不少见,但仍不足以成为真正的帝王之人。

纵观华夏历史,只有拥有坚毅无双的心性,以及果敢决策魄力的人,方能达到千古一帝的高度。

只有具备这样的魅力,才有人心甘情愿相随,才能担当人主重任。

因此,老朱深知这条路还很漫长,下定决心趁自己还有时日,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倾力帮助朱政成长。

让他在继承太子之后,能够继续肩负明王朝兴亡大任。

老朱不仅希望他做一个合格的继任者,更期待他超越自己,乃至凌驾历代所有贤君之上。

这种期盼既是开国皇帝对于接班人的厚望,也是一位祖父对自己孙子深切关怀的表现。

此刻的老朱意识到,某些事情不能再拖沓了,尤其与太子相关之事必须尽快提上议程……想着,老朱眯起眼睛陷入了沉思。

时光匆匆流逝,容不得犹豫等待。

时光荏苒,转瞬两年光阴悄然流逝。

今日晴空万里,气候宜人,杨柳随风摇曳,堪称佳日。

应天府郊外一片宁静祥和。

朱政正向即将告别大明、扬帆海外的郑和及其随行人员细细叮嘱离别之事。

过去这两年,他不仅在朱元璋身边研习史籍,开阔眼界,更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锦衣卫外事侦缉司的工作之中。

期间,他幸运地收获了两次特殊的奖励,其中一次竟是得了一本《高级情报学培训手册》,还有几位忠心耿耿、专业精良的精英教官。

受朱元璋嘱托,锦衣卫外事侦缉司由朱政全权主持。

朱政未有迟疑,随即着手对外事侦缉司进行大规模改革。

他重新遴选包括宋忠等人在内的优秀成员,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团队,并安排郑和加入其中。

此后,他带领这支部队展开了全面的情报学训练,内容涵盖各国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情报的收集与传递技巧等等。

历经两年精心培养,这支队伍渐入佳境,已能胜任各类重要任务。

看到这样的成果,朱政颇为满意,当即决定派遣郑和等人出征,为其手中的那份【世界地图】提供进一步的详实数据支持。

朱政相信,丰收的果实已然不远矣。

思及此节,他唇边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回过神来,他语气温和却字字恳切地向低头静立、姿态谦恭的郑和说道:

“前路漫漫,需横渡沧海。

前景难测,旅途艰辛堪以年计。

一路上多加谨慎,以自身的安全为重。

不必过于强求,我在此静候你的喜讯。”

郑和闻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郑重应道:“是,请主子放心,奴婢定不负主子所望,必定详细探查海外情形,如实回禀。”

朱政满意点头后微微眯起双眼,低声嘱咐道:

“记住,这次出海,虽琉球、高丽诸国亦在考察范围之内,但重中之重乃是倭国。

务必摸清通往倭国的安全航线路线及周边地理形势。

另据海外番人传言,倭国西岸似有一座石见银山,藏矿甚丰。

届时你可细致勘察一番,核实是否确实存在。”

原来,此行分两批出发。

一批公开作为明朝使者北上出海,旨在访问沿途各国互通商贸,促进文化交流,而暗地里也在全力搜集各方情报。

对于朱政而言,此次行动的核心目标无疑是深入探知倭国的各项情况。

郑和对朱政之言毫不怠慢,连忙恭敬答复道:“请主子放心,属下铭记在心!”

至于主子是如何知晓倭国有什么银山之事,他并未深究。

他知道只要遵从指示便可。

朱政见他如此,微笑着点了点头,“去吧,多保重!”说完挥了挥手示意离去。

郑和领命转身疾步退去,带人起程踏上浩大的航行征程。

由此,大明王朝历史上第一次远航探险就此开启,这注定是一次开创历史的壮举,将给大明王朝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变。

只是目前,尚无人能预见这一系列深远影响。

想到此处,朱政内心难免激荡不已。

他目光灼灼凝望着渐渐消失在视野中的郑和一行背影,久久沉默无声。

对于郑和此行,他抱持着无限期望。

对方果然没有令他失望。

在调入锦衣卫外事侦缉司受训后,迅速展现出卓越才能,堪当大任。

然而,即便再耀眼的利刃,也需经淬炼才能成器。

因此,这次海外远行收集情报的任务,虽充满艰险,朱政仍委派郑和前往。

“主子,该返宫了,若是延误,皇爷又会挂念您!”此时,贴身太监王景弘轻轻提醒道。

朱政闻声回神,笑着点头答道:“好,回去吧。”

起身迈出几步后,他又想起了什么,唤过身旁护卫宋忠,吩咐道:“郑和那边,定要派人沿海接应,同时确保沿海至京师的情报传递畅通,并设立专门据点。

一旦有消息,即刻通报于我。

切记,莫惜费用,若经费不足,直接来向我要,可明白了?”

虽有朱元璋授权,朱政可全权管理锦衣卫外事侦缉司,但锦衣卫内部经费终究有限,加上他对宋忠等人的待遇远远优渥于他人,单靠朝廷拨款早已捉襟见肘。

然朱政不愿贸然求助朱元璋,便另谋出路。

他今日看似挥金如土的表现,全赖系统签到两年所赠【高级调味品大全】。

初得此奖,朱政尚觉失望,细究后才觉欣喜。

此大全几乎涵盖世间所有顶级调味品,例如食盐、酱油、醋、味精、糖等,更有各类剂型,品质上乘。

这些调味品制作工艺独特,如食盐以系统高级提炼法制成,品相绝佳,口感超越后世水平,在明廷更是无出其右者。

借着这份奖励,朱政在应天府开设多家酒楼,均由锦衣卫人员运营。

果不其然,这些酒楼因味道独特迅速风靡京师,应天府百姓纷纷涌入patronage。

当然,朱政行事谨慎,调味品的加工秘诀均掌控于己手,雇员分工分批作业,无人知晓全程工艺。

保密措施滴水不漏。

借此,他每日获利丰厚,财富惊人。

这一切自是瞒不过宋忠。

对这位殿下,他如今敬佩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