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严厉地看着两人,声音冰冷地下达指示:

“这件事到此为止,必须烂在肚子里。

不然,后果自负!”

“是,请陛下放心!”

“是,请陛下放心!”

蒋瓓和宋忠被吓得心惊肉跳,急忙重重地点了点头。

朱元璋又转向宋忠,开口说道:

“你办差不错,咱有功必赏。

给你升两级官,今后就是千户了!”

宋忠闻听大喜过望,连忙跪倒在地:“臣谢陛下隆恩,定会竭诚报效,不敢有一丝懈怠!”

说完,想到一事,不由又问:

“陛下,那些关在锦衣卫的人怎么处置?请陛下裁决。”

朱元璋目光中闪过一丝杀意:

“全都给咱解决掉吧。”

接着补充道:

“对了,那个老农留下有用。

要给他安排得好好的,但不能泄露出去,明白了吗?”

“臣明白,一定办好,请陛下放心!”

宋忠连忙答道。

老朱随即挥手:

“都下去吧。”

说罢,便带着刘和急匆匆前往偏殿。

到了朱政住处,只见孩子正在安睡。

朱元璋轻轻抬手示意奶娘和宫女不必行礼,小心翼翼走到床边打量着熟睡的孙子。

他眼中满是怜爱,仿佛看也看不够似的。

朱元璋心里既愧疚又自责。

原本他就极为喜爱这个孩子,现在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世,更加心疼不已。

况且他还向马皇后许诺要照顾好朱政。

若让朱政此时认祖归宗,岂不是要送他去东宫?可那里的太子妃吕氏,是否能善待这个有着复杂身世的孩子呢?

老朱深知吕氏的刻薄嫉妒,绝不会轻信她能容得下朱政。

朱标虽然心地善良,可他行事总是太过仁慈,难以提前防范万一。

相比之下,朱元璋不愿冒一丝风险。

他已经决定好了,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这孩子离开身边。

这些日子来,朱政已经渐渐成为他精神上的寄托,在这孤寂的晚年时光里陪伴左右,让他感到无比温暖。

朱元璋心中有了重要的决定——为了妹子的心愿和自己的誓言,他要亲自抚养这孩子。

就在这时,朱政突然睁开了眼睛,“咿呀呀...”

看到眼前不远处、正沉思的朱元璋,愣了一小会儿,然后脸上绽放出笑容。

这两天还在纳闷,朱元璋怎么没有出现,不过并没有太在意,心想大概是陛下事情繁多无暇顾及。

此刻终于明白过来,至少不必担心性命之虞,也无需净身入宫为宦官。

关于刘和让他当孙儿的事,今后奉养刘和终老自然是应允无疑。

做人要懂得感恩回报,要不然岂不和禽兽无异?但与此同时,他并未因此而忽视与朱元璋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毕竟在这个时代里,朱元璋才是真正的主宰。

拉近与他的关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此时,朱元璋已经回过神来,望着朱政笑道:“你这个小鬼,刚醒来就不老实了……”说罢,轻轻将朱政抱起,举过头顶:“这两天爷爷没来,你可想爷爷了吗?”朱政天真地笑着,伸展着小小的四肢回应着。

忽然,朱政可能奶水喝多了,忍不住一下子“瀑布飞流”,全都洒在朱元璋身上——脸庞、胡须乃至龙袍都被淋透了。

旁边的奶娘与侍女都傻住了,从没见过哪位皇子在皇帝身上做过这种事,何况是个捡来的婴儿,当下都吓呆了,生怕惹怒朱元璋。

然而让所有人吃惊的是,朱元璋并未恼火,只是一边笑骂:“小鬼头居然对爷爷撒尿……嘿!还挺热乎……”众人心中惊讶,这位皇上居然喜欢得紧。

一旁的刘和则不显意外,默默递上帕子,朱元璋接过后给朱政放下擦了擦脸,再坐于榻边扮着鬼脸逗他玩,满脸放松。

过了片刻,朱元璋突然说道:“叫爷爷!”说完,自己都忍俊不禁地摇头。

这孩子几个月大,怎能说出话来呢?

可是接下来,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朱政似乎拼尽全力说出一个字:“耶……爷……”

朱政知道这是难得机会,于是控制着小嘴尽量吐词清晰。

“耶”声虽含混不清,但确实是在喊爷爷。

听到这话,朱元璋睁大了双眼,随后反应过来大喜道:“好,小家伙聪明!能听懂咱的话呢。”他高兴得连声夸奖并再次尽情地和朱政互动了好一会,直把朱政玩累了才停下来。

临走前,在心情大好之下,朱元璋慷慨赏赐了一圈伺候朱政的人。

不过,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想确保万无一失。

回谨身殿后便对刘和嘱咐:“刘和啊,你挑个可靠的人,专门贴身照料这小子吧。”

“陛下,老奴手下有个王景弘为人灵慧且有武艺,很适合照顾公子。”刘和想了想,回答道。

朱元璋听后点头同意,“那你就去办吧。”

他又开玩笑般说:“这小子是咱亲孙子了,倒让你失望,以后再帮你找个好孩子养老就是。”刘和连忙拜谢,“谢陛下厚恩。”

朱元璋听了又笑着说:“之前就觉得你们俩有缘,看来真是如此。”

刘和忙答:“陛下明鉴,此儿的确非凡!”

现在看来,果然只有陛下才有这样的好孙子啊!”

“哈哈哈,你说得对,他确实是个好小子!”

老朱忍不住再次笑了起来,满脸都是对自家孙子的满意。

然而,一想到这样一个优秀的长孙,

如果不是马皇后在天有灵庇佑,差点就丢了,

朱元璋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冷哼一声问道:

“那个逆子在哪?最近干了什么?把那不孝子叫来,我得好好数落数落他,消消我心头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