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今夜星空
姜念不禁莞尔,忙打断道:“咱们且不论诗了,先出去观星吧。”
香菱轻“哦”一声,与姜念一同步出卧房,她抢先一步,轻启堂屋之门。
堂屋门打开,登时夜风拂面而来,清凉之意沁人心脾。
姜念抬眼间,发现内院中立着两道窈窕的身影,乃是薛宝钗与莺儿主仆二人。
薛宝钗、莺儿本来正在内院中看星空,隐隐听到正房里姜念与香菱的说话声,便一起看向正房,不料堂屋门忽然打开,出现了姜念的身影。
姜念见薛宝钗在内院中,便转头对香菱道:“你回卧房继续学诗吧。”
香菱聪敏,立刻明白了缘故,“是”了一声,转身回了卧房。
姜念独自走出了堂屋,衣袂轻扬,神情淡然,朝着内院中的薛宝钗走去。
薛宝钗、莺儿见状,忙一同迎上前,敛衽行礼。
姜念目光微转,对莺儿轻轻摆手示意。莺儿会意,低眉顺目,乖觉地退入西厢房,且掩上了房门。然莺儿心中好奇难抑,悄然倚于窗后,透过窗棂,偷偷窥视院中情形。
内院中仅剩下了姜念、薛宝钗二人。
姜念身姿挺拔,较薛宝钗高出足足一头。二人相对而立,姜念低首凝视薛宝钗,故意文绉绉地微笑着问道:“夜间风凉,敢问姑娘何以立于内院?”
薛宝钗不禁莞尔,抬眸看了姜念一眼,柔声道:“房里怪闷热的,出来解解闷,观一观星。”
言罢,唇角微抿,似有未尽之意。
事实上,还有一个缘故,那便是,元春、秦可卿之事让她忧郁了一场。
姜念唇角微扬,又微笑着问道:“你也喜观星?”
薛宝钗低眉垂首,轻声答道:“倒也说不上喜欢,因常见大爷观星,偶尔亦随兴一观。”
姜念点了点头。
姜念前世就喜欢看星空,钟情于星空之浩瀚,而今生此情未改,依旧沉醉于那无垠的夜空。
此时,他抬头仰望,只见苍穹如墨,月轮隐遁,繁星点点,犹如撒落的珍珠,闪烁着微弱却坚定的光芒。夜风轻拂,带来花草的幽香,与星光的清冷交织,营造出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姜念想到了什么,转头对薛宝钗道:“你读书不少,颇有才学的,既是如此,我此时考一考你。”
薛宝钗愣了一下,随即嫣然一笑:“大爷怎忽有此兴?”
姜念微笑道:“临时起意,仅考一题。”
薛宝钗好奇了,问道:“不知大爷要考我何题?”
姜念问道:“此时咱们为何看不见月亮?便是此题了。”
薛宝钗又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陷入了沉思,沉思了一会子,便说道:“昨儿香菱问了我一句王摩诘的诗,‘月迥藏珠斗,云消出绛河’。明月高悬之时,北斗星会隐于月华之中,云霭消散之时,银河才如赤练横空。如此类推,想来此时咱们看不见月亮,月亮必是隐于云霭之中了。”
姜念却摇了摇头,道:“倒也并非如此。”
薛宝钗又好奇了,问道:“若非如此,究系何故?”姜念微笑道:“你这才女,竟是在向我请教吗?”
薛宝钗嫣然一笑,道:“大爷谬赞了,大爷才是真才实学,我这点微末才学,何足挂齿。是的,我正是在向大爷请教,还请大爷为我解此疑惑。”
为什么今晚此时看不见月亮?
这个时代的人不能明了,姜念却是明了的。
这与月相规律及地月运动相关。
农历十五满月之时,月亮、地球、太阳呈一条直线,满月在日落时(约傍晚六点)从东方升起,午夜升至中天,整夜可见。
而今天是农历五月二十,月相为亏凸月,月亮升起时间比满月之日要延迟四五个小时,须得等到午夜才会升起。
此时才晚上八点,月亮正位于地平线下。因此,此时姜念、薛宝钗都看不见月亮。
而今日的月落时间,是在次日中午。也就是说,今夜从后半夜至次日清晨,都可看见亏凸月高悬。
若计算起来,那就复杂了,涉及月球公转周期、地球自转补偿等等。
而因前半夜无月光干扰,倒是适合观星的。
姜念自然不便详细对薛宝钗解说此事,更不便做数学计算给薛宝钗看的。
他只是简略地对薛宝钗道:“每月十五满月之时,月亮于傍晚酉时即自东方升空。今日乃五月二十,月亮须待子夜方升空,故此时不得见的。须过二三时辰,咱们才能看见。”
薛宝钗面露惊奇之色,双眸发亮地看着姜念,问道:“大爷何以连此事都晓得?”
姜念微笑,敷衍道:“于古书中偶见。”
穿越者常用“古书”为托辞,现在姜念也使用这一招了。事实上,此前他上奏献策清查亏空,在景宁帝、泰顺帝面前奏对时,就用到了这一招。
薛宝钗略一沉思,又好奇地问道:“不知大爷可知,月亮此时未升,它居于何处呢?”
姜念低首与薛宝钗对视,柔声答道:“月亮此时正与你一起,居于我心!”
薛宝钗:“……”
好嘛,这位霸道且有些刻薄的姜大爷,竟还有如此浪漫的时候,竟还会说出如此浪漫的话语。
一时间,薛宝钗语塞,面现羞赧之色。她轻抿朱唇,低垂螓首,似欲掩去心中悸动。素日端庄娴雅之态,此刻竟添了几分娇羞,宛若初绽之花,含羞带怯。
二人静立院中,一时无言,唯有满天星斗洒下清辉,映照二人身影。星光如纱,笼罩四野,仿佛天地间唯余彼此。
西厢房窗后,莺儿屏息凝神,不敢稍动,生怕惊扰了窗外院内那静谧而美好的时光。
因适才香菱在姜念面前论了诗,连薛宝钗也提到了“月迥藏珠斗,云消出绛河”这句,眼下又是颇有诗意的情景。情不自禁,姜念脑海中浮现出了两句与星辰有关的诗句。
一句是唐代诗人西鄙人《哥舒歌》里的“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另一句是唐代诗人李白《夜宿山寺》里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