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郭怡怀疑的眼神,郭榆支吾着说自己突然开了窍,“刚开始也是拆了绣,绣了拆的,这样多拆几次找到了窍门绣起来也简单,再说这线色也简单,只有黑白两色。”

郭怡点了点头,“都说勤能补拙,你这手艺现在既不见以前的‘拙’,又透着一股子灵动。虽说黑白两线简单,但是能用简单的配线绣出这幅透着灵气的狸猫图,说不得是你在刺绣这方面有天分,以前可能是还没有开窍呢。等晌午我们去见见母亲,她要是看见了指定开心。”

郭榆很期待梁夫人的看法,要是梁夫人高兴,她就乘机提出要去外边逛逛。午觉也没仔细睡,眯了一刻钟又翻身坐起来,要是梁夫人能准许她出门,她一定得去西市那边看看。

平兴帝开疆拓土方面的能力不济,但是在刮钱上有些眼光。农户一年辛苦到头给朝廷能交上去的只有粮食谷物,虽说粮食是人之根本,可他现在是皇帝,他最缺的是白花花的银子,平兴帝兄长多年征战,耗费大量银钱,现如今的国库里边装银子的箱子都比银子多。

虽说不需要再开疆拓土,但是边关驻守的战士们不仅需要粮草,盔甲、兵器、棉衣这些都是要银子换的。平兴帝见过前朝那些大商贾每年给朝廷交上去大批的银子,来年依旧做生意。便打定主意从商贾手里捞银子。既然要让这些人出血,那必须要让他们尝到甜头。

平兴帝便以朝廷的名义扶持起做买卖的商贾,在各地买卖流通上给了便利。以前的商人不仅要缴纳商税,还有土地税、户税、丁税、关税等。为彰显朝廷对商贾的支持,平兴帝便做主免了本朝境内各地流转的关税。这么长久下来,下边的官府也看出来上头的意思,便收了以前各种花样的纳税名头,也没有刻意打压当地的小商小贩。

当然商贾们纳税的大头:商税较以前也长了几个点。不过对商人而言,得到的比失去的却更多,各地行商的风气便一时盛行了起来。

不过京城里的高门显贵、达官贵人可打心眼里瞧不上商贾一流,虽不好明着反对平兴帝,便以京城治安的理由赶着那些商贾去了西边。整个京城就形成以护城河为界,东边是房屋俨然的官员府邸,西边是纵横交错的店铺街道,西边也有宅子,但商贾修建宅院规格上有限制。

郭府在东边的边缘地带,离西市不远。小时候郭榆没被拘在府里的时候还挺喜欢去那边,那边各式花样的小玩意和小吃勾人的紧。现如今迫切想去西市,却是为了找商机破了如今的困境。

郭怡并郭榆去拜见梁夫人时候,梁夫人正在翻一份帖子。见她俩进来便顺上合上放在了桌边。

“母亲,阿榆刺绣有所小成了。今早上她给我拿来了一条狸猫图,我看着那针脚比我的齐整多了。”

郭怡说着朝郭榆伸出了手,示意她把东西拿出来。郭榆将那条绣着狸猫的帕子递给了梁夫人,忐忑的等着梁夫人“宣判”,主要是担心梁夫人看出端倪。

梁夫人摸了摸绣布的“负面”,能感觉出来这不似以前的郭榆的手艺,但她也没多想,只当郭榆私下里下了功夫。

“看出来阿榆是下了功夫,做的不错。”梁夫人看着郭榆希翼的脸夸了一句,便没了下文。郭榆希翼的目光一下子呆滞起来。。

“我这有一件事和你们俩有关。”梁夫人捏起桌边的请帖,“潘府给你们俩送了帖子,说是她们八小姐准备了一场宴席,在出阁前想和同龄的小姐妹聚一聚。

但是你们和那位八小姐年岁上差着几年,以前碰面也只是点头之交,咱们和潘府也只是老爷和左将军的交情,平日里潘府宴请这些可不会给我们府上下帖子。可这次不仅是阿怡,阿榆也在帖子上。

帖子的落款上除了八小姐的落款,还带了潘府大少夫人的,我觉得和上次给刘府的节礼脱不开关系。

但不管如何,人家正经送了帖子,咱们接了,那你们两都要去。去了潘府姐妹二人行事上都仔细些,别在旁人家失了礼数,但也不需要过分的谦逊,丢了咱们府上的风骨。”

乍一听是去左将军府,郭怡有些惊异,郭榆眨了眨眼没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郭榆恨不得嘬那两颗花瓜几口,真是给力。

这潘八小姐就是韩王的第一任王妃,这次是郭榆这辈子距离前夫哥最近的一次了,趁早打听清楚韩王是不是原装的。等打听清楚就能放心干正事了,也不用怕他阴自己一把。

帖子上定的时间是两日后的午时,看起来这场宴席是准备了中午的膳食。郭榆出门前将那条两面绣的帕子塞到了袖袋里,说不定有用得到的地方。

潘府距离皇城根底下更近,也就离郭府有些距离。梁夫人提早让门房套了马车送郭榆姐妹二人过去。

今日潘府小姐设宴,潘府门口立着好几位门房和几个粗使丫鬟。郭榆二人递了帖子,便有人指了一位小丫鬟引着二人进去。

等过了二门。迎面走来了一位穿着青衣的丫鬟。给郭榆二人带路的小丫鬟超那女子行了福礼。

“苏月姐姐,这二位是郭府的小姐。”说完便将手里的请柬递了过去。

“辛苦了,先下去忙着吧。”那位被唤苏月的青衣丫鬟接过了帖子,随手打发走了带路的小丫鬟。

“实在是失礼,本该奴婢去前门迎接您二位,谁知刚刚后厨的婆子来找奴婢。这便误了时辰。二位小姐快随奴婢来,我们娘子从早上就盼着二位,这见着了不得多高兴。”

郭榆见这位叫苏月的丫鬟口齿伶俐,三言两语就告罪没有去前边迎接,又话里话外说了潘小姐对二人的到来很是欢迎。不管这事真假与否,这话说的漂亮。但是今个来的所有姑娘都是潘小姐下帖子请的,这哪一个又是不被欢迎的呢?

本以为过了二本就是潘小姐的院子。可不曾想这潘府的布局不似平常人家的三进院子。第三进院子后边还开了个门,进去后才是潘小姐的院子。郭榆暗想:这潘府从外边看是一座三进的院子,但里边却真真切切的是四进,没进庭院布局不见逼仄,假山流水九转回廊是一样都不缺,这潘府确实富贵。

苏月带着郭家两姐妹进去的时候院子四周三三两两的站着几个年轻小姑娘。顺着回廊路过厢房,才到正屋厅堂。

厅堂的门口立着两个伺候的小丫鬟,正上方坐着一位身着红衫黄裙、头梳双蟠髻的姑娘,正在轻声和下首的嬷嬷核对菜单。那姑娘后面还站着一位脸色肃穆的中年妇人。

等核对完了菜单那妇人便告退了,苏月连忙上前请安,“娘子,郭家的姑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