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建设中的白虹城
白虹城。
在地球上风起云涌的时候,陆元初等人在这座太空城市上已经开始了有条不紊的建设之中。
与那些投身于民生建设领域的同僚们迥然不同,陆元初肩挑的使命更为艰巨且关键,他主要负责的是太空军事防御战线,这是一个高度复杂、要求严苛的建设项目。
这一座防线是人类在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道太空防线,身后就是家园,可不能有一点马虎,只有他这种进入了二阶,能够一念扫过全球,来亲自设计这种工程,方才合适。
这项浩瀚无垠的工程,不仅是需要精准掌握各类前沿高科技材料科学,从微观粒子到宏观构造,无一不需精细调控,以求在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性能。
同时,他还要深谙空间结构力学之道,构筑起一座座足以抵御星际冲击波,又能灵活应变的战略要塞。
然而,这还远远不够。一个真正能够屹立于星海烽火中的太空军事防线,更需融入卓越的战略战术思维。
在某一个位面,一个来自域外星系的文明,一滴水就能将地球在太空布置的各种舰队全歼,这种实力的打击,让陆元初不得不谨慎对待。
他必须要尽可能的考虑到未来会遇到的各种强大的敌人,将每一处设计细节都化为可能影响战争走向的关键棋子,确保这座军事防线能在未知的守护战争中成为保护摇篮的力量源泉。
进入二级文明的过程是漫长而久远的,期间或许会有路过的神秘修仙者,亦或是其他探索宇宙奥秘的异族文明。
毕竟,在那广袤无垠的宇宙深处,那些传说中的修仙大宗派,时不时就会借助诡异莫测的传送阵,也就是科学家们口中的空间虫洞,实现跨越数十万光年的瞬息移动。
即便是那些金丹、元婴层次的修士,也能穿越时空长河,悄无声息地降临在太阳系的某个角落。
倘若只是这些人还好,如果是那些实力达到化神、返虚的大修,只怕是麻烦就大了。
面对这样的未来变数,陆元初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他开始着手整合黎明最顶尖的科研技术资源,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应用于这个浩大的工程项目中。
他明白,这座太空军事防线不仅要具备坚不可摧的防御力,还要拥有强大的攻击力以及灵活的战略部署能力。
为了应对可能存在的高阶修仙者或高级文明威胁,陆元初在设计时融入了多元化的防御机制,包括针对能量武器、实体攻击、精神攻击甚至可能是未知法术的防护系统。
不仅如此,他还考虑引入一种智能战术决策网络,该网络能根据战场态势和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自主进行战术调整和资源分配。
除此之外,还专门设立一处专门的研究区,用于研究那些来自异域的空间技术和修仙文明的可能性。
对于这个位面的剧情,陆元初已经是了解得七七八八,这个位面的星系并不像他在原本的主世界一样,有银河、仙女之分。
而是一个半径为上亿万光年的大型星系团包裹在一起,在巨引源的牵引下,聚合到了一起,构成了一个下界宇宙。
虽然在面积上比不过他在主世界的可观测宇宙,但这里文明的实力,却是不容小觑。
这片位面宇宙的主流还是以修仙文明为主,大致可以分为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返虚、合道、大乘、渡劫九个大境界。
以陆元初如今能够毁灭行星级别的实力,大概就相当于返虚境界。
在修仙界中,也算是一个中层级别的水准。
凭借梦想锁和基因锁的两条道路的加持,即便是面对数名返虚修士,同样是可以抗衡一二,可面对那些实力达到恒星级别的返虚,就不过看了。
所以,还是得建立太空军事防线,保证自己的摇篮根基不会被动摇。
有些时候,那些修仙者灭一颗星球,不需要任何理由,只因为我想。
陆元初在忙碌的同时,其他开拓者们,同样也是在忙碌。
既然选择成为了开拓者,那么自然是要承担起为文明付出。
可以说,这群开括拓者在他们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就已经失去了自由,失去了一种独立自主的思维,这听上去很残忍。
但无可奈何,毕竟文明的发展就是需要整个社会合在一起,凝聚成一股力量,在梦想的道路上合力,在前进的道路上合力。
十亿工业人口合而一为,探寻发展的脚步,探寻前进的道路,这也是陆元初的黎明共和国能够快速建立起工业体系,能够在短短十年内,就来到太空中,跨出摇篮,建立一个全新的太空之城。
好在十年前陆元初在建立破晓城的时候,就开始注重思想观念的传播,不断地宣传文明为了星辰大海的梦想,那些不愿意为了梦想去奋斗的人,要么成为了米虫,要么选择脱离了黎明共和国。
这也就使得,即便这群开拓者们在离别的时候会有些伤感,但还是拎得清,孰轻孰重。
他们都不是天才,也没有什么天赋,不少人原来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比如那一位一阶于方,十年前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又比如那位马克,十年前也只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外来者。
但是在大工业发展了十年后,他们全都摇身一变,于方成为了黎明共和国的高层,马克也成为了黎明军中的一员。
他们的身份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切,都是得益于他们共同构建的文明体系中,他们是这个文明的统治阶级,所做的一切,都是符合自身文明发展的利益。
当然,虽然说是辛苦,但更多地是因为第一批前往未曾有人到过的太空去建设新家园,但其实耗费的体力并不是很多。
AI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业机器人的普及,人力已经从那些重复、简单的工作解放出来,更多的是创造性、设计性质的工作,那种带有尖端技术的工作,才是他们所要亲自动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