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沉思片刻后,终于开口说道:“其实我也不知何为情,何为爱。但是你现在如此,却是不对的。先不说终日与人行云雨之事,只说你在此土地庙中行这事,就是在肆意折辱这方土地。”
“我且问你,这方土地可曾得罪过你?”
颜如玉仔细思量一下,回道:“土地公,并没有欺负过我,而且我还是只小狐狸时,还经常来比避雨躲风。”
“如此说来,不止无怨,还是有恩了。”顿了顿,南国正色又问道:“颜如玉我问你,可是要做个知恩图报之人?”
颜如玉迷茫的回道:“小仙师,是要问我,想要做个好人还是坏人吧?其实我也不知道,没人教给我什么是坏,什么是好。”
南国闻言默然无语,良久后沉声道:“其实也没人教过我,颜姑娘你喜欢看书是吗,其实书中有很多道理,当然书中也不是全是对的。这一切都需要你自己去学去悟。”
“对错,正邪从来便只存在于他人的评判中。也许你做的是错,可偏偏有人觉得是对,你做的对,可是总有人也会跳出来骂你是错的。”
“这世间的对错,早已和阴阳一般,纠缠在一起,不分彼此。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非对错也是如此。”
颜如玉问道:“那小仙师你觉得,我往常是对是错呢?”
南国起身笑道:“人谁又不犯错,知错能改便好。”
“仙师,可否告诉我如何能寻到真爱?”
“发乎于情,止乎于礼。又问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也许是一见钟情的开始,又或是青梅竹马的陪伴。”
“可我更希望是,可以一生一世同淋雪共白头。”
颜如玉,弯腰施礼道:“谢仙师教我。”
南国笑道:“望颜姑娘今后好自为之,时辰不早了,我和师姐要上路了。”
颜如玉看着转身离去的南国,急忙问道:“仙师,你还会回来么?”
“有缘自会再相见!姑娘珍重。”南国头也不回的挥手说道。
走出庙门,南国喊道:“师姐,我们该走了!”
只见红豆从屋顶上一跃而下,晃晃悠悠的走到南国身边,一身酒气得对南国说道:“师弟我许是喝醉了,你背我好不好。”
南国笑道:“好。”
颜如玉看着离去的二人,伫立于土地公神像前,想要开口道别,却不知如何开口。只是目不转睛的看着二人消失在视线中。
土地公幻出身形,站在她身边说道:“今日之恩,你可铭记于心?”
颜如玉擦了一下眼角,问道:“土地,你说我应该怎样做才对?”
土地笑道:“你不是已经知道了么!”
…
路总有走到尽头的时候。一望无际的大海上,一艘通商的大船中,南国扶着栏杆吐的稀里哗啦,红豆在一旁喝着酒笑道:“师弟,你这是晕船啊。”
南国只觉得胆汁都被吐了干净,有气无力的说道:“师姐你为何没事?”
红豆回道:“要不你喝口酒试试?”说罢便将酒葫芦,递到了南国身前。
南国犹豫一下,干脆死马当活马医,一不做二不休仰头便喝了一大口酒。这一喝不要紧,酒水下肚后,南国又趴在栏杆上,吐了起来。
红豆轻轻的拍着南国的后背,嘲讽道:“师弟,你是旱鸭子呢。”
一个月后,终于下船的二人,此时却是红豆背着南国。
在船上的一个月,南国每日便是吐个不停,要不是修炼之人,怕是早已吐死过去,此时南国面色惨白,本就不胖的身体,更是瘦的吓人。
红豆背着南国,安慰道:“师弟,师姐我这就去找个好些的饭馆,给你好好补补。”
南国趴在红豆背上有气无力的回道:“师姐,我只想寻个地方好好睡一觉。”
“师姐说了算,还是师弟说了算?”
“自然是师姐说了算。”
不多时,二人便来到了一处酒家。红豆将南国放在凳子上,便大声喊道:“店小二!快给我们上些清淡的菜,我师弟晕船,你们看着做。”
不多时,看着趴在桌子上不愿动弹的南国,红豆只好一口一口的喂他。
吃了几口,南国终于觉得好了一些,说道:“师姐,我自己来吧!”
红豆问道:“好些了?”看到南国点头,突然又招招呼店小二,喊道:“快给本大娘来几壶好酒。”
南国看着酒瘾越来越大的师姐,只是摇了摇头,也不再出声劝解,只是将菜夹到红豆的碗里,小声道:“师姐菜也要多吃一些。”
红豆看着一脸担忧的南国,笑道:“放心师姐我不会喝醉的,我还要照顾师弟呢。”
…傍晚时分,南国背着红豆,走出了酒家。
感受着却邪剑的指路,南国走到码头看着大海,苦笑道:“竟是还要去更南边么。”
看到一位船员,问道:“这位大哥,我问一下,还有去更南边的船么。”
那人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了。”
这该如何是好,难不成要游过去。
相比较游过去,南国虽然晕船,但还是更希望坐船。
看着天色已晚,南国还是决定先去寻个客栈,先休息几日。
这是一座岛,很大的岛。
风光旖旎,四季如夏。也只有在这夜间的风才会带来丝丝清凉。
辽阔的天空,清明的海水,平坦软柔的沙滩,树影婆娑的椰林。
风景很美,但对南国来说,那些与中原风俗习惯大不相同的黎族人,更加吸引他的目光。
因为与中原通商颇多,他们中大多数人也能听得懂中原官话。只见那些黎族妇女,穿在身上的奇异服饰。闪的南国眼睛生疼。
披绣花头巾,耳环,项环,耳环,银簪全是银制。
南国对着眼前全身钱的女子问道:“姐姐附近可有客栈?”
女子回头看着背着南国的红豆,皱眉问道:“小娃子,你们家大人呢?”
南国笑道:“我和师姐久闻儋耳国,风景秀丽,特地从巴蜀游历来比。”
女子惊愕道:“两个小娃子好大的本事。”随即又说道:“不如你们两个去我家住下可好?”
南国微微一怔,道:“那就叨扰姐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