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自已为什么要写一本书,可能是因为想有一番作为吧,毕竟每个人年少时都有一个理想,但只有少数人记得。

然后在工作的忙碌中逐渐的发现这个世界没有自已想象的那么美好,有各种各样的打击,有的只是让我们失去理想,有的让我们失去希望,屡见不鲜。

那时我也很迷茫,面对着生活的种种压力,年轻的我却无能为力,所以只好学习上更用功,这可能是每个父母都希望看到的结果。

我们这一生都在接受着外界的考验和挑战,我们内心却一直想得到认可,家庭也好,社会也罢;有时感受着社会,自已却宛如一叶扁舟,让我们有所畏惧,止步不前,那些所能挫败我们的,也成了大多数人心中最难熬的日子之一。

有人告诉我,你现在还年轻着,有所追求是对的,青春就是这样充满着理想主义的气息,你会果断的认为任何事情都有转机,然后自命不凡;对于爱情,你那时可以意气风发又爱恨分明,愿做她身旁一生的常青树,对于家庭,你可以觉得你做的很好,没有辜负家中的期望,如家中长辈眼中闪耀光芒的星星,对于自已而言,你不愧对自已那就是最好的结果;或者当你明白自已以后的生活都得朝九晚五工作的时候你的青春就过去了,那时你就不年轻了,我并非想让你知道什么大道理,只是想告诉你,当理想与现实交织,那就注定了有人会因此而失心。

我记得听完后的我沉默着目送他离开,久久不言,似乎没有什么解释可以反驳他,在那时我开始思考和审视自已,却发现他与我的身影渐渐相融,这时我才明白他就是我。

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不同的阶段,在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苦难,在每个苦难里都有着各自的生活态度。

我天资愚笨,好久才明白总有一些事情并没有改变的可能,人们总是喜欢说我当时要是这么做会不会就不后悔?当初那样会不会就不留下遗憾?这种话语常在我身边萦绕,我听着他们所说,也让我思考起来我这些年所做错的事情,是不是正如他们所说一样,任何事情都有改变的可能呢?

我带着这个疑问,问我内心的那个自已;他告诉我,一件事情的发生都逃不过一个不如意的结尾,所以人们就会感叹自已曾经所做之事的意义,他们会一直都会困在这个意义中探究自已当初所做之事,当初这词不过是自我安慰而已,难道他们不知道即使机会再次放在他面前,这个事情就能有转机,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他们都很明白一些结局就是改变不了,最后才发现人们的自我安慰不过是讨厌自已而已。

最开始这种痛苦只会生出萌芽,疯狂生长,在废墟里开出花,在一寸土地上花瓣飘落结出果子来,当我们去食它时,发现并不是自已喜欢的口感,但还是吃的一干二净,春去秋来,雨过天晴,人们还是固执的希望它可以符合自已的口感。

一切后悔带来的伤疤,都会在某天奇迹般的愈合,这并不说明你找到了答案,而是你走了很远的路后,发现你只有这一辈子可活,待明白后黯然神伤的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