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叶杨的新发明,一体化加工系统
深孔钻孔车床一体化加工机!
说起这套设备,叶杨还是要感谢中北大学的那些前辈们,如果不是他们这款设备他或许还不会那么容易做的出来,总体性能上比之原装的还是要差上一些,因为这件东西就是叶杨靠着秦研老爷子东拼西凑外加自己加工出来的。
整体上可以说是仿制国产品牌而来,在这里说它是正宗的国标品牌都不为过,当然除了配件。
“叶主任,这是什么?”开心果林笑笑依然是那么的阳光,好奇的东西,总是忍不住想要知道。
“笨丫头,刚才叶主任不是说了,这叫做深孔钻空车床一体化加工机。”作为兵器系统和工程的高材生的秦雨涵看着眼前的这套设备,眼睛都不由得变得直了起来:“叶主任,这套机器是不是可以实心钢加工钢管以及枪管膛线加工都能够完成?”
“咱们国家现在有这种设备吗?我记得我们上次参加的晋省的枪械加工车间,用的也是老旧的机床,仿的还是苏制的老牌车床,故障率频发,有的时候做成的枪管都有毛刺,还要另外人工进行灌铅打磨平滑,这台什么深孔钻空一体化加工机真的能够做到一根实心钢到膛线加工一体化流程结束吗?”
叶杨笑着说道:“国外的制作工艺可以进步,我们国家的制作工艺为什么就不能进步呢?不要盲目崇拜国外的技术,其实有很多东西也是 他们偷我们老祖宗的,比如说和我们这些车床之类有关联的‘熔模精密铸造 ’的技术,他是用来铸造繁杂精密的高科技产品,比如飞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这种技术其实在我们古代就有,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唐会要》中的‘失蜡法’,若说考古的话,那就是出土时间为春秋时期的‘云纹铜禁’的禁酒案台,可现在这项技术却被始终认为最早来源于印度,可就算如此,最终的专利却是被美联邦的人申请了专利,可笑吗?”
可笑吗?
不可笑!
如同现今的国医、榫卯等传统工艺在国内都在逐步流失,发扬光大的人居然是国外的人。
自己国家,自己民族,自己血脉,自古流传下来的东西,最终成为了别人炫耀的资本。
这不叫可笑,这叫耻辱!
国防科大的十二人,也是听过这个事情的,随之都陷入了深思之中。
“这台机台我可以操作一下吗?”
最终秦雨涵打破了沉寂,他想要见识一下从手工制作到科学运用的跨域是什么样的感觉。
“当然可以,这便是使用说明书了,你简单看一下,便可以投入制作过程。”
叶杨对于自己制作的这个机台还是非常有信心的,虽然这台设备的组件只是组装品,却已经能够满足一体化的需求,只要把这里面的内脏进行一次换新,那边是正儿八经的国货了。
秦雨涵显然是对这些东西有过研究,工艺图纸和操作流程看起来似乎一点都不费劲,尤其是第一眼对这手写的说明书明显一怔,还看了一眼叶杨,随后才投入到研究之中。
启动,机器发出了略大的噪音。
没办法,暂时的条件,能够把噪音处理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打开加工舱门,吱呀一声,一个二十厘米见方的舱门打开,然后一个金属支架从里面伸了出来,里面有十根可以固定钢管的支架。
这东西,瞬间吸引了眼前的这些国防科大的高材生,那一双双不可思议的大眼睛瞬间围住了这个金属支架,并且不断地看着里面的构造。
“都不要围着了,那什么旁边有加工显示屏,另外我也链接到了外置显示屏上,打开墙上的那个显示屏就可以都看到了,坐在一起热不热,这里可是山洞,咱们可是在三伏天里,赶紧通通风。”
叶杨这话一出口,众人依然没有散开。
直接观看,可比通过屏幕观看有意思的多了。
好奇,探索,求知……
虽然年龄上比这群小,但是在精神的年龄上却是比他们大了近乎一轮。
此刻的叶杨不禁感慨,沉寂的民族终于要开始发力了,攻破技术难关的日子怕是也不远了。
铛!
声音不是太大,却也没有做到那种无声关闭的程度。
这技术还是得改进啊!
随着秦雨涵关闭了舱门,其他人也纷纷透过玻璃罩看着里面的加工情况。
观看的情况也非常有序,个子矮的在里面,个子高的在外面,实在是看不了的,只能委屈男同胞出来一下,观看一体机上的工作影像或者直接观看挂在墙上那大的显示屏了。
实体钢管钻孔,丝毫不差,完美对接。
还有高压冷却液协助排出钻孔的时候产生的切屑,待钻孔完毕之后,加工平台的那个金属支架复位,随之通过轨道运输到下一个膛线加工的舱位。
接下来这边的实心钢加工就可以继续不间断的制作下一批的钢管,这样就可以少一道加工程序,省去后续会有的外包加工钢管的成本。
“雨涵姐,我来试试好不好?”
“嗯,去吧,我去看下枪管的工艺质量怎么样?”
林笑笑于是学着秦雨涵的操作放进了实心钢进行加工起来,脸上满是欣喜地看着自己房间去的实心钢体在机器的运转中加工着。
另外一方面,枪管进行了膛线加工之后,并进行了多次的打磨,便从后面的一个既定的出口传出,后面就是简单的传输结构,直到落在后面的箱子之中。
经过秦雨涵的一番查看,枪管的膛线打磨的十分精致,至于毛刺更是没有的事情,什么枪管表面气泡以及内应力不均匀的情况更是没有。
“小秦同志,这个新设备加工出来的东西怎么样?”
突然一道声音从墙上的扩音器中传了出来,这声音不是别人,正是远在京都的秦研,同时还有远在湘省的马龙飞,其他画面包括杨晨以及几个没有见过的人。
随着声音的响起,以秦雨涵为首的众人,看向了显示屏屏幕方向,那里正好有一个摄像头,齐刷刷地敬了一礼,叶杨也紧随其后。
“报告首长,枪管制造十分完美,一次性成形,可以加以推广,如此我们军工行业可以摒弃之前的那些老设备了,只不过还需要继续持续国产化制造,甚至是内部基础原件的制造,毕竟拼凑而成的终究还是受制于人。”
秦雨涵倒是很直爽,有什么说什么。
叶杨对于这一点,也是非常赞同和认可的。
“很好,接下来,你们十二人将会成为叶杨的助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除了配合9363厂的项目改制之外,便是加大研发力度,生产交给我们,研发交给你们,力求在十一前参加世界军事展览,给予那些小瞧我们国家的家伙一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