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姐姐订亲了
1993年中国发生的大事:1、通过《关于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2、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双方签订《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四项协议。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4、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4、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举行。高度评价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地位和指导意义。
1993年世界发生的大事:1、 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共和国解体。2、俄罗斯成功地进行太空实验。3、 纽约世贸中心发生大爆炸4、美国宣布“星球大战时代”结束。5、莫斯科十月事件结束。
据说有人给出了一个关于年长的姐或兄与弟弟、妹妹关系的问题:
是兄弟情深?是兄妹情深?是姐弟情深?还是姐妹情深?
很多人认为在婚前其实差别都不大,但如果是在各自成家立业后,他们都把票投给了姐姐和弟弟。不管是从现实中来看,还是我的亲身感受,我也这样认为。
对于大姐,我从来没有叫过大姐,而是叫姐,虽然中间还有一个二姐,但她早已不在,我对她没有任何印象,我记忆中只有这一个姐,而这一年她订亲了,我好像要失去她了一样。
姐姐之前是长年待在家里也好,,还是后来外出进厂做事到年底回来也好,我都喜欢跟着姐姐。不管是在村里串门,还是去别的村她小姐妹家里玩,我都喜欢跟在她屁股后面,她们女孩子在一起聊什么我不管,我就要跟着,到了地方,就东瞅瞅西看看,不打扰她们,自己玩,等姐姐要走了,我也跟着走,没有任何目的。
我姐读到初二就没读书了,开始的时候,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帮人家采茶叶,甚至跟人家一起去挖山,零星赚几个辛苦钱自己花,后来外出打工潮兴起,她就和小姐妹一起出远门进工厂打工,当时我不清楚她是在什么工厂做事,但因为按月上班,收入也渐渐多了起来,在姐姐的补贴之下,家里的生活明显有了好转,家里也买了黑白电视机,金星牌的,那个时候农村基本上看不到彩色电视机,有段时间,有人在做一种生意,可以将黑白电视机变成彩色的,我见过改装成的彩色电视机,其实在播放时屏幕是有条纹的,颜色很不协调。有人说,这是花点钱买块彩色塑料布贴在电视屏上,具体是不是,我也不知道,但肯定不是真彩色。
说起电视,我记得有一年,每天傍晚播放<恐龙特级克赛号>,很好看、很吸引人。放学后,我们都很自觉地挎个菜篮子去割猪草,其实都是不约而同的到有电视机的人家里去看电视,而当时电视机很少,有电视机的人家会将电视当成宝贝一样,特别是小孩子,傍晚大人可能还没有回家,播放的又是恐龙特级克赛号这种小孩子看的电视,于是,小孩就把他们家的门关起来,不允许很多人一窝蜂似的进去看,来地晚的,在他们认为又与他们关系比较好的,就让他们从狗洞里爬进去看电视,我也爬进去过,能够被放进去,当时还觉得挺荣幸。只有等看完电视了,我们才急急忙忙地到附近的田地去随便割点猪草回家交差,到家天也黑了。
上述扯远了。姐姐对家里有帮助,对于我来讲更是得了不少好处,其中有一件事我印象特别深刻。在某年的某一次,我看中了姐姐的一件衣服,想穿,姐姐不肯,我认为我是弟弟,有特权的,于是我生气了,发怒了,也哭了,就说要把姐姐买给我的衣服还给她,不穿她给我买的衣服,我先到衣橱里挑出一件件,使劲地扔在她的眼前,然后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一件往她面前扔一件,结果脱了一件又一件,最后如果说真的要将姐姐买的衣服全部脱了还给她,那我就只有光屁股了。我的衣服,基本上是我姐,或是我妈用我姐的钱买的。这件事怎么结束的,我忘了,但每当想起发生这件事,我心里就有不一样的感觉。
我姐我对很好,有好吃的,好玩的会让着我,我也知道她对我好,但有点遗憾的是,我们之间交流的非常少,在小时候或许是不懂事,只知道索取,长大了后,在一起的时间又并不多,没有怎么深入地聊天,都是简单地问候和闲聊,但这么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回家,必定去姐姐家里坐坐。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住的房子是三开间的瓦房,后来手上有点余钱,爸爸妈妈就准备再搭一开间房,用的木料是请人到山上驮下来的,我还依希记得某天凌晨,几个精壮汉子很早就来到我家,吃完早饭,摸黑就出发,去很远的高山上驮搭房子的木料,他们一直到晚上八、九点钟才又回来。墙是我爸自己带着徒弟夯的,是黄土墙,用个木锤子,夯了一层又层,这间房子搭起来的具体时间忘了,搭好后,住的也比原来宽敞多了,我妈见手里有点余钱了,也有了新想法,,计划在旁边的宅基地上再盖个平房,家里养了母猪,用卖猪崽的钱。
辛勤劳作是有结果的,我们在向之前的苦生活挥手告别,事实上到了1993年,相对于五年前、十年前,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当然,相对于有钱人来说,我们也还是很穷,但是我们通过自己辛勤的双手、通过家里人的一起合力努力,在进步,比如我妈起早贪黑的在家忙里忙外,我爸早出晚归的带着徒弟给别人砌墙盖房子,我姐外出打工补贴家用,我放学回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每个人都在为家里做贡献。从之前担心粮食不够吃,到谷仓里堆满了稻谷;从只有一间房,到有两间房,到准备再盖间平房,这就是变化。懒的人,或者是只享受眼前生活的人,是办不了这些大事的。在农村,首先得解决住的问题,你才是个能人,只懂得享受眼前生活的人,只会被别人说不会过生活。新房子盖起来了,别人会向你竖大拇指。
年初背个包外出打工,人在外地,如果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一般都会在快过年时才回来,有相对急的事,开始是发电报,后来是打电话,而如果只是想了解一下彼此的近况的话,就靠写信。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往后,越少有人知道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那批人外出打工时的艰辛,有时候,家里人都不知道打工的人是在哪里。虽然,与待在家里,在地上刨食吃相比外出打工挣的钱要多点,但回来时的风光,往往从他们当笑料讲的奇闻趣事或亲身经历的事当中,我能听出他们在外面的无奈和心酸,是啊,人在外乡,在别人的屋檐下,很多事情你能怎么样,虽然端人家碗,受人家管是应该的,但是许多事情有这么简单就好了。有时在想,如果说农民是主人,工人是主人,那究竟谁是奴仆,是管理者还是资本家?没有答案,但有一点我是相信的,普通老百姓是永远不可能成为主人的。
外出干了一年的活回来了,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见面了,团圆了,笑容都洋溢在脸上。所以过年这段时间,是大家最开心的时候,相互聊地都是家里这一年发生的事和外面近一年发生的事,彼此都觉得很新鲜。春节,也是适婚年龄的男女最忙的时候,成家立业是大事,整年都在外面打工,机会就在过年这点时间里,当然,也有人在外面找到了伴侣,但绝大部分人还是想过年回家找个本地人。几十年过去了,好像现在依然如此,如今的社会与之前相比,变化够大吧,但也有是没有变的,还是热衷于相亲完成终身大事。我姐到了该嫁人的年龄,我是没有注意到的,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一天会来地这么快。从年前开始,就有人给我姐说媒。开始,媒人来我家,给我姐介绍了一个木匠,人很精神,就是男孩个子有点小,必要的招待是少不了的,等小伙子走后,我姐说她自己不高,不想再找个小个子的人,听口气应该是没看中,我爸听我姐说不同意,有点生气,问我姐想嫁什么样的人,我姐就和她呛了几句,我爸连说了两句床底下养老虎,我并不知道我爸为什么会生气,或许是我爸看中了那个小伙子,或许是因为媒人是他的长辈,觉得长辈好心介绍却被驳了面子,在长辈面前不好意思,而我妈的意见倒和我姐的意见一样,因为我妈有深刻体会,嫁了个小个子,她做了多少本该是我爸做的事情,媒人则劝说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外出赚钱去了,也没有多少人在家肩挑背驮了,个子小没关系。而我妈还想到了一层,男人个子小将来生个小孩个子也小,找对象怕是也有点问题。当然,主要是我姐不同意,她便更不赞成了。后面另外一个媒人介绍了一个小伙子,我姐和男孩双方都觉地比较满意,于是亲事就这样订下来了。在农村看几眼就订终身的比比皆是,而且基本上都能相伴一生,是爱情吗?不,是生活。
过完年,我姐就没有再随小姐妹一起外出进厂做事,而是和那个男孩一起去别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