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图拉的手下阿木卓,在摆脱追兵后回到地窖没看到她俩,心中预感就不好,猜测或许是出了什么意外。

他一个人在夜里寻了一夜,也没找到任何线索。第二天夜里,他才想着去查看一下公主有没有在老地方留下什么线索,没想到这一看果然发现了图拉留下的纸条。

纸条上让他将城中大夏百姓被困的位置,以及他们的密道位置告知城外的夏军主帅。为了让夏军相信消息的可靠性,对方还留下来了另一张纸条,上面是一个生辰八字。

当然胡人看不懂这个,还以为是夏人的某种暗语。

阿木卓脑中一时千回百转,可以确定公主仍然和那个大夏皇子在一起,甚至情况有所反转,公主以已经成了那个人的俘虏,否则也不会帮他办事。

他记得分开的时候公主崴了脚,现在又被那夏人所掳,也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

思前想后,他还是打算按字条上说的做,既然图拉公主性命无碍,那他们之前计划好要透露给其木格的消息,也应该放出去了。

只有时局越乱,对他们才会越有利。

……

宁远城外的夏军大营里,卫国公与诸将领正在推演沙盘,为接下来的大战做筹谋。

喧嚷的营帐外突然传来“蹭”的一声闷响,声音不大,但营长内所有人都在这一刻噤了声。

作为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兵头子们,谁都听得出那是羽箭刺入木头的声音。

所有人一时有些懵,心道这是胡人打来了?

毕竟都是身经百炼的猛将,这种怔愣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随即便有人拔剑要往外冲。

就在这时,帐外的亲卫捧着一直羽箭匆匆进来。

“主帅,有敌情。”

卫国公沈炼看向那支箭,那不是他们大夏制造的羽箭,而且那支箭尾上绑着信纸,显然是有人在向他们传递消息。

沈炼眉头紧锁,沉声道:“拿过来。”

亲卫依言将羽箭呈上,沈炼将信纸解下,顺手将箭递给了旁边将领,自己则打开信看了起来。

信一共有两页,两页纸的纸张不同,字迹也不同。前一张字迹拙劣,宛若幼童,沈炼第一眼便不自觉的挑了挑眉,然后才压着心中不适看了下去。

上面的字不多,内容也简单,大致是说了城中百姓被关押的地方,以及一个可以进城的密道位置。

沈炼行军多年,战争经验丰富,对这样的消息不会轻信,他并未表态,而是将信纸递给另一个将领,让他们传阅,他自己则拿起第二张纸查阅。

他看到第二张纸上的字迹心情总算好点,看信的耐心似乎也多了一份,不过这张纸上只有一句话,一眼就能扫完。

沈炼一开始的心情还比较平静,可当他看完那行字后,却突然僵立在原地。

其他将领仍在看信,并未注意到他的异样。

“这绝对是个陷阱,胡人就是打算引我们自投罗网。”

“没错,这支箭分明是胡人常用的羽箭,好端端的一个胡人怎么会向我们传递消息。”

“莫非胡人中有我们安排的细作,又或是城中难道还有幸存的兵将?”

立马又有人不同意:“若是我们的人,为何不现身大大方方告知,要用这种偷偷摸摸的方式?”

“是啊,如今两军交战,任何大意都有可能导致我军溃败,我们绝不能仅凭这封来历不明信就去冒险。”

众人意见纷纭,说来说去也没个定论,所以纷纷将目光投到了主帅身上,等他定夺。

沈炼已经缓过神来,他将纸条折起,才对一旁的亲卫说:“你去把沈铮找来。”

亲卫领命下去,众将领见沈炼没有将纸条穿越的意思,纷纷开口询问。

“主帅,另一张纸上写了什么?”

沈炼沉吟片刻后才道:“是沈铮的生辰八字。”

“这……”

所有人听了这话都无比讶然,生辰八字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运数,所以孩子出生后,长辈会将孩子的八字写下封存起来,轻易不会让外人知晓,一般来说除了自家人知道外,也就婚配的时候会和对方交换一下八字。

在场众将领中,有不少是沈炼曾经的老部下,连他们都不知道的事,胡人又怎么会知晓。

“难道说……是沈珏?”有人不确定的猜测道。

“不可能,世子下葬的时候我们都去了,这还做得了假?再说如果真是世子还活着,他为何不来相见?”

“那还会有人会知道二公子的生辰八字?”

沈炼一言不发,直到亲卫回禀说小将军到了,他才开口让人进来。

和沈铮一起来的还有易松彦和他的一个侍卫,他心系“四皇子”,想来询问一下卫国公接下来的打算,没想到在门口碰到沈铮,所以就跟他一起进来了。

沈炼瞥了一眼易松彦,没说什么,他将手中信纸递给沈铮:“你看看。”

沈铮接过信纸,一眼扫过便看出上面写着他的生辰八字。他倒没有惊慌,只疑惑道:“爹,这是哪儿来的?”

沈炼还未回答,就有人揣测道:“难不成是胡人不知从哪儿弄到了小将军的八字,想以此来威胁我们?”

“要真是这个目的,那还把城中百姓的位置和密道入口告诉我们做什么?”

众人又是一阵七嘴八舌,沈铮已经从他们的话中猜到了这张纸的来历,只是他也很奇怪,这里怎么会有人知道他的生辰八字。

除了他,易松彦和他身后那侍卫也听明白了这些人在说什么。

易松彦初到京都,对京中的人情交往并不十分了解,但那侍卫,也就是岩九,常年居住京都,加之对德宁公主家的事格外关注,所以他是知道季南星和沈铮有婚约的。

想来当初先皇给二人赐婚后,肯定是合过生辰八字的。

岩九小声在易松彦耳边说了句什么,易松彦先是一怔,随即很快就冷静下来。

他看着帐中争论不休的众人,忽然上前一步对沈炼道:“国公爷,下官或许知道这信笺对来历。只是此事事关重大,还请国公爷先屏退其他人。”

武将对文官向来没什么好感,他们犯起浑来,连朝廷大员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是这个新上任的翰林官。

“我说这位……易大人,这件事关系到我们与胡人的这场战事,咱们都是此次北伐的将领,有什么是我们不能听的。”

“就是,咱们这儿还轮不到一个翰林官发号施令吧。”

沈炼看了一眼愤愤不平的诸将领,又看了一眼易松彦,还是抬了抬手:“你们先出去。”

主帅的命令,众将自然不敢不从,他们也不是真这么不懂规矩,只不过这些文官向来喜欢在朝堂上耍嘴皮子打压他们,他们逮着机会,自然也要刁难一番而已。

其他人依次退出帐外,沈铮却没走。

这件事本就与他有关,易松彦也没打算避着他,只是沈家父子没想动这位易大人竟突然问了一个令他们莫名其妙的问题。

“沈小将军,冒昧先问一下,您与昭沅郡主有婚约?”

沈铮觉得这位新科状元郎也不像是个多嘴八卦的人,想来突然问起这事,应该也不是一时无聊兴起,于是淡淡点了点头:“有啊,但这和这封信有什么关系?”

“那这八字的来历就不难解释了,下官猜测这正是郡主所留,城中的消息也应是郡主让人传出来的。”易松彦道。

沈炼蹙眉:“什么意思,昭沅郡主怎么会在这里?”

易松彦犹豫了片刻,还是将其实四皇子是昭沅郡主假扮这事告诉了沈家父子。

沈家父子听完易松彦的话皆是一阵沉默。

半晌还是卫国公开口打破了这个尴尬局面:“若你所言属实,那此次的消息倒是极大可能与昭沅郡主有关。”

易松彦:“这件事还请国公爷对外保密。”

沈炼斜睨了他一眼,不置可否,反倒又回头看向身侧的沈铮:“铮儿,这事你有什么看法?”

沈铮对这件事还是很意外的,现在回想那日昭沅郡主在皇宫中拦住他,说要与他做交易的时候,大概就已经知道有此一行了吧。

只是他实在想不到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竟然能做出这样的事,让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代替自己儿子去敌国当质子,何况这个小姑娘还是他的亲外甥女。

不知皇帝有没有想过,一旦她的身份被识破,她会是怎样的结局。

沈铮沉吟片刻后,对他爹说道:“我带人进城,如果消息属实,就找机会救出那些百姓。事成后以烟火为信,城外大军可以趁此时发起攻城,到时里应外合,不难拿下宁远城。”

沈炼又望向他,神情严肃:“如果昭沅郡主已经被胡人所俘,这只是胡人诱逼她设下的陷阱,你打算如何?”

就连易松彦听到这话都有些凝重,他先前只顾着庆幸,想得过于乐观,的确没考虑到郡主目前的处境如何。

沈铮混不吝的扯了扯嘴角:“爹,要是这样,那我就更得去了。毕竟人家都把我的生辰八字拿出来了,我这时候还稳坐如山的,不合适吧?”

虽然他与昭沅郡主之间说不上有什么情谊,但两人毕竟自小就有婚约,换句话说那可是他的女人,既然知道她被困于城中,只要沈铮还是个男人,自然就做不出见死不救的事。

沈炼打量了这个儿子半晌,许久才说:“好,那你带一支小队去,记着小心行事,如果遇到危险,随时撤回。”

“知道。”沈铮应了一声。

这时一直未发一言的岩九忽然站了出来,抱拳说道:“属下自请与小将军同去。”

易松彦见状立即替他解释:“岩九是郡主的贴身侍卫。”

沈铮闻言也不甚在意,略一点头:“那就一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