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白月离这样说,乌孙王直接从王座上走下来,对着白月离顿首再拜。
“不瞒先生说乌孙曾经数度被楼兰打败,连我这个国王,都曾被抓走做楼兰王的阶下囚。”
或许是想起了,先前战败,被迫成为楼兰王阶下囚的痛苦岁月。
“我身为一个帝王,却不得不为楼兰王,牵马执鞭,他上马的时候,我趴在地上,给他当上马石。”
“那种屈辱,令我恨入骨髓,每天坐在王座之上,看着群臣称我为王,我就会想起那时的屈辱,每次从噩梦中醒来,我就会想起那时的屈辱。我恨不得跟那楼兰王同归于尽。”
乌孙王说着,眼泪禁不住从眼眶中滚滚落下。
“本王日
日夜夜都被‘与楼兰王同归于尽’的想法折磨着,食不甘味,寝不安席。”
白月离面色通红,抓住乌孙王的手说:
“楼兰王性格暴虐,黩武穷兵,使得国家经济凋敝,士卒疲惫,这都是败亡之道。可是凭借乌孙的国力,正面与之抗衡,恐怕会反而受其所制。”
乌孙王双膝下跪,说道:“还请贵使教我。”
白月离故意做出深思熟虑的表情。
一旁的张骞要不是经历了之前的事情,还真以为陛下成了衷心为乌孙王谋划的谋臣。
过了片刻,只听白月离对乌孙王说道。
“眼下,楼兰王想要出兵,攻打月氏国,这正是乌孙翻身的良机呀!”
“哦?”乌孙王急忙问道,“先生这话,怎么讲?”
白月离拉起乌孙王,指着他的金椅子,说道:“大王先请坐。”
等乌孙王重新入座,白月离方才说道:“既然正面乌孙打不过楼兰,那就用智取。”
“首先,最重要的,是取得楼兰王的信任。听说,楼兰国中有很多人,反对楼兰王与月氏国开战。如果这个时候大王您前去支持楼兰王,楼兰王就会觉得,天下之大,唯有您,才能理解他的心思,把您当成心腹之人。”
乌孙王捋着自己的大胡子,点头说道:“先生所说,很有道理。”
白月离道:“不过,若只是口头上的同意,恐怕他还不能全然相信。大王必须做出实际的行动。”
他站起身,在大殿里头踱着步子。
“如今大王不如先发兵助他讨伐月氏以安其志。如果他打不过月氏,那楼兰精锐尽丧,正是大王的可乘之机,齐天之福。”
“月氏是仅次于匈奴的第二强国。”
白月离说着,表情又严肃了下来:“如果楼兰王侥幸得胜了月氏,凭他那心比天高的性子,必然贪心不足,转而想对匈奴出手。”
乌孙王点头说道:“不错,先生果然已经看透了楼兰王。”
白月离谦逊的笑笑:“到那个时候,我手持乌孙国的符节,为大王出使匈奴,说服他共伐楼兰。”
“大王试想,此时的楼兰面临着三道敌兵。”
乌孙王点头说道:“没错,被他打败的月氏军,他即将讨伐的匈奴兵,还有我乌孙国的军队。”
“正是!”白月离说道,“那时楼兰的精锐葬送在讨伐月氏之战中,而他现存的甲兵则需要长驱直入与匈奴交战。”
乌孙王恍然大悟:“那他楼兰国中,就空了。”
“没错。”白月离道,“到时候,大王便趁此时机,讨伐楼兰,何愁楼兰不灭?”
乌孙王大喜:“秦使真是上天派来帮助我报仇的呀!贵使在秦国现任何种职位?可愿留在乌孙,我愿与阁下,分享乌孙!”
一旁的张博非心里笑道,这乌孙王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夜郎自大。区区乌孙,还是分享,抵得过大秦吗?陛下又怎会同意呢?
果然白月离推辞道:“这事儿,需要从长计议,眼下最要紧的,还是与楼兰的交涉。”
乌孙王点头说道:“对,等本王战胜楼兰,报仇雪恨之时,定会重谢先生。”
白月离起身道:“那白月离,便祝福陛下,旗开得胜。”
乌孙王大喜,听从了白月离的建议,并送他黄金百镒,宝剑一口。
回到楼兰,白月离直接带着张博非,来到楼兰国王的宫殿里。
向楼兰王汇报说:“大王有所不知,在下以楼兰国王使臣的身份,去面见乌孙王。那乌孙王便向儿子见了老子一般,当场便送了在下黄金、宝剑。”
说着,白月离还让张博非,将金子和宝剑取出,请楼兰王观看过了。
楼兰王见这白月离有了赏赐,却丝毫不避讳自己,心里对白月离十分放心和信任。
“哦?哼,我楼兰灭了他乌孙六年,如今我虽放他回国,可他乌孙也不过是我楼兰的属国。面对我楼兰派出去的使者,他敢不尊重?”
白月离和张骞,只管一位附和。
众人说了很多鄙夷乌孙国王的话。
楼兰王觉得面子上有光,便设宴款待白月离和张骞,给二人接风洗尘。
席间,白月离向楼兰王详细奏报了这次出使的所得:“那乌孙王惧怕亡国,就算是让他死,他也万万不想回到当初,被关押在楼兰的日子啊。”
楼兰王哈哈大笑:“当年他被我关在狱中,吃的是下等人的食物,住的是最差的牢房,夏天闷热,冬天冰冷。如今他当回了他的国王,锦衣玉食,自然安于享乐,不愿回到之前的囚徒生活。”
白月离点头道:“没错,大王对人心的把握,实在超群。我们大秦有句古画,叫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享受过良居美食,再要让他吃糠咽菜,他是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住的。”
楼兰王点头说道:“很好,如此说来,我无论东击月氏,还是西征匈奴,这个乌孙王都不敢给我找晦气了?”
白月离道:“他非但不敢报复,还会倾全国之力,帮助你楼兰王称霸西域。”
楼兰王哈哈大笑,大肆封赏白月离。
白月离在楼兰的馆驿中,住了几天。
乌孙王也很配合,派遣大臣出使楼兰,再次重申自己不敢心存报复,唯大王马首是瞻,甚至想要亲自投效在楼兰王帐下为将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