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二天收到老朱亲笔信的伯温整个人已经跪在地上哭成了一团。
当然这里老朱也是考虑了一番,正常皇帝下发通报大事就是圣旨、小事就是宫里传话太监去。
而为何给刘伯温写信这里面也是有几层意思的。
而刘伯温也是一眼就看得出来到底啥情况。
现在朝中本身就因为杨宪的原因导致的事风起云涌,而如今身为御史台也就是纪检委的头头也倒了?
那岂不是会造成一众左派前所未有的一家独大!虽然表面上是杨宪自己该死但是这事居然是胡惟庸查出来的?
当然这些年杨宪为非作歹也惯了,所以众人也就觉得这货就是该死!
但是刘伯温此时却是不能动!
因为中书省现在还剩下几个人了?徐达、胡惟庸、李善长。现在已经是开始倾向于那边了……
本来徐达身子骨就不咋地在中书省虽然是牵制众人但是其中的作用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所以!真正牵制官员的可以说就是他刘伯温。
而刘伯温如果这个时间点告病回家可以说全都乱了套了!最起码得等老朱在拉一个人进到中书省才能撤……
想到着刘伯温也是笑了笑,其实刘伯温想到着也不禁脑子里面出现了李善长的模样……
“善长啊……你要不是年轻时候贪恋权力,现在骑虎难下你何至于此啊!现在被人逼在御前、以前削掉脑袋都要挤进去的位置,如今得到了又如何?”
说道着伯温看了看桌子上的酒杯。
旁边的酒壶他早就命人撤走了。
而这酒杯则是年轻时候俩人关系还不错的时候李善长相赠的……
“我到现在却是不敢死了……我要是死了,哈哈哈我估计你个老东西也得跟着我一块了……”
随后刘伯温便接着看起来手中的信。
事到如今他可太清楚老朱到底啥意思了。
现在无非就是有点破事但是没人信得过,在矮子里面抓高个没得选又选到自己了。
“咱大明朝没人了吗?累死我算了吧!!!”
刘伯温仰天叹了口气一个没忍住还是把胸中的恶气吐了出来。
但随即刘伯温也有些不理解。
他怎么搞不懂这信中什么报社……什么日报还有一大堆新鲜字词这都是哪儿来的?
这……这老朱?现在水平这么高了?都能造词了??
对于这事长寿其实不清楚,在古代如果自己能平白无故造词出来那可是相当牛逼的程度!正所谓唐诗宋词、虽然大明朝刚建成没多久但是里面多多少少都有些宋代的影子在其中。
而此时的刘伯温则被信中那些弯弯绕绕的内容搞得彻底昏了头了。
但是信中老朱还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对于奖惩制度这一块。
而刘伯温只是扫了两眼信中的激动便再也抑制不住了!他刘伯温这辈子图啥?无非就是天下太平最后他归隐山林,但是真正的读书人、像他这种有实力的家伙怎么可能甘心?
大隐隐于市虽然是明哲保身的一种办法。
但是这报页一开,按照老朱的意思这上面首先第一篇就是他刘伯温刘基的个人历史!整个就是一个公开奖励,这东西如果印制成纸宣扬出去以后历史如何写他?
这才他妈的是正儿八经的青史留名啊!
想到这刘伯温恨不得现在立马进宫觐见赶忙问问后续到底是啥!
因为这封信的后面内容简直可以说戛然而止就好像撕掉了一样的啥都没了!
按照这信上的内容来说后续肯定这报业肯定还有各种细节。
官员制度呢?管理制度如何?隶属于何部?是六部还是九卿?对于这方面刘伯温明显比长寿懂得太多了。
长寿最吃亏的地方就是明朝的官员制度他知道的确实不多。
此时刘伯温挠了挠脑袋。然后立马又在屋子里面转了一圈。
然后一拍脑门。
随后对着门外喊道:“给我准备笔墨纸砚过来!要快!”
门外的俩侍女听到以后也是急急忙忙的去书房收拾。
一边收拾俩人一边小声低语道:“前两天不是有圣旨了吗?让咱家老爷在家安心休牧,现在咋又要开始写折子了?"
“你说会不会又有什么官员要被弹劾了?咱家老爷不是专门干这个得罪人的事嘛?”
“哎……现在……当今圣上也太不拿自家老爷当回事了……这……怎么说也是跟着他打江山的人。现在真是兔死狗烹……”
“这成语你哪儿学的?”
“老爷天天都说你没听到吗?”
就在俩侍女还在说悄悄话的时候。
便听到长廊里面滴滴答答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俩人也是索性的闭上了嘴。
刘伯温一推开房门看到收拾的差不多的书房也是叹了口气。
上次用到这屋子写东西的时候都差不多半年了吧?没想到自己这方面都有些怠慢了……
想到这刘伯温不禁微微一笑。
“你先出去吧。你把墨研完了也出去吧……”
见到刘伯温坐在那儿,俩侍女也是连忙屈膝行礼然后赶紧溜了出去。
“今天老爷心情咋这么好?平常不都是骂骂咧咧的吗?”
“不知道……说不定又要纳妾了?”
“哎呦……老爷都多大岁数了还纳妾呐?”
而坐在屋子内的刘伯温此时也是扶着额头在一个卷宗上面写写画画起来。
当然!老朱也没说让他刘伯温出个主意这事儿以后应该如何办。
但是这可是古代啊!
谁敢糊弄皇上?尤其是他们这种离皇上近的,有时候干啥都得斟酌半天。
今天皇上给刘伯温说了这事,如果这几天他研究不出来个章程那么过两天老朱不得猛打他板子?
当然老朱也有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有时候自己想到了说或者不说都是学问。
而这折子则是必须得写!还得写好!甚至今天就得拟个大概章程。
到时候完全可以藏在袖子里面不拿出来不说。但是如果皇帝一问自己三不知可就真坏事了!如果是别的官员可能完全沉浸在升官发财的大梦当中。
但是这就是为何老刘从来不挨板子的原因之一。
他可太擅长溜须拍马提前准备了。
这种人在现在就是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