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山上,还是光秃秃的一片,没有一点绿色。

荒草丛生,唐灵萱想,要不要找点能四季常青的树木,移栽到山上会好看许多。

犹记得小时候的山上,都是松树,现在的山上几乎没怎么有。

或许是某段时间大家集体种植的,现在她准备,在自己常驻的地方,人工栽种上一些。

松树是本地的原住民,不担心有什么危害,加之,经过后世挑选的品种。

可以全国性的大规模种植,唐灵萱相信国家严选的品质。

春天就是栽种的世界,一天一个样,山下已经开始有绿色冒出来了,相信用不了几天,山上也会绿起来。

买来好多的松竹小苗,还有一些果树,不管能不能活,一股脑全都买来种上。

等到再一年秋,收获的时候,唐灵萱后就会有吃不完的果子。

唐灵萱和祝明绪各自忙各自的,祝明绪是真刀真枪的干活。

唐灵萱最多就是一个监工,在大师给她画的风水图上,添砖加瓦。

盖房子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唐灵萱很怕,盖着盖着,自己破产了。

所以,抽时间就会画一点设计图,给到纪行换钱。

其实在乡下,建屋子本身并不难,有条件的垒青砖,条件不好的直接土坯房也能住人,只要能遮风挡雨就行了。

可唐灵萱要的不一样,她要有青砖垒起来的围墙,牢不可摧,又要有带着雕花的木质栏杆。

还有留出壁炉,蓄水池,碉堡的位置。

这些词,这些乡下汉子听都没听过。

但是重金之下,庇佑勇夫,好多大师傅,这不就慕名而来。

唐灵萱只管说出自己的要求,剩下的交给他们。

唐灵萱已经不知道是第多少次感叹了。

匠人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得到的称号。

真的是一丝一毫的细细钻研打磨。

精致又耐用,好看反倒是最不值一提的优点了。

很快就到了春耕的时候。

即便唐灵萱这里的工作再忙,再需要人手,到了春耕,凡事都要往后稍稍。

唐灵萱自己家里也有好多的地,要种。

买种子就是一大笔钱,真是处处都要钱。

唐灵萱想着,各种作物每样都要种一些,这样就不用再去买了,像大豆这些,可以多种一些。

高粱,芝麻,玉米,都要有。

春天万物复苏,小草一点点冒芽,路悠悠一片。

唐灵萱很快就搞来种子,村里都是统一在官府领取种子,唐灵萱想在自己的田里搞实验。

因地制宜,现在的人们还没有这个思维。

大豆是比较常见的作物,也能耐旱。

唐灵萱在脑海中盘算着种哪些作物,一年看不出什么来,只好多时尚一些。

家里的小牛已经慢慢长大,可以给它安排活干了、

要不平时吃那么多。

枣红马的毛越来越柔顺,跑起来的时候肌肉紧绷,微微鼓起,日行万里不在话下。

唐灵萱每天就骑车奔波,往来于城镇之间。还有田地之间。

播完种还要施肥。

人们也就知道用个农家肥,但这个是远远不够的。

山上的树叶什么的,动物腐烂的尸体,都是最好的肥料。

她要提早做准备了。

春耕是大家都在忙的时候,山上除了那些远处来的工人,就是祝明绪了。

唐灵萱自己自己要忙活着,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累的很,琐碎的很。

好在唐灵萱的小牛可以分担很多工作,让唐灵萱省事不少。

再加上雇佣村里的小伙子来给她种田,进度倒也很是快。

清明前后是农忙的好时候,树木已经基本上冒芽。

唐灵萱一个异世的人,是没有什么好扫墓。祝家的老家也不在这儿。

只干爹干娘,在家里供奉烧香,烧纸也就罢了。也没有特地的去祭祖。

只要天气转暖,草木疯狂的生长,还没怎么有绿色呢,山花遍地开了。

唐灵萱很早就想养蚕,她小时候就很喜欢,只是条件不允许,到处都是打药的树木,指不定就是有毒的叶子。

现在可不会担心有毒了,尽管采摘叶子养蚕。

村子里也有人家养蚕来换钱,只是规模小。

唐灵萱的宗旨是,要么不干,干就要干大的。

从王大娘那里买来50张蚕纸,密密麻麻的小黑点,就是一颗颗的蚕卵。

在之前熏肉的小屋子里,全部清空之后,放满蚕匾架,每一层都是蚕匾,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间。还能保证空气的流通。

蚕宝宝既害怕香味儿,也害怕臭味儿。之前熏肉的味道隐隐约约还有蚕宝宝孵出来之前,这个屋子都要保持通风。直到味道散干净。

清明过后,蚕宝宝就会陆陆续续的浮出来。

唐灵萱满心期待。

蚕宝宝还没有孵化出来之前都是放在唐灵萱的屋子里。

慢慢的就有,细小的黑点点一般的蚕宝宝,孵化出来。

一个蚕宝宝出来的时候,唐灵萱开心极了。

她之前有在书上看到过,也学习过。今天终于有机会实践了。

新孵化出来的蚕宝宝,转移到给他们提前准备好的蚕匾上。

唐灵萱细心地在用稻杆扎成的砧板上,把新鲜的桑叶切成碎的小块,方便新出生的蚕宝宝们吃。

现在蚕宝宝们还小,吃的还少。唐灵萱一个人就能应付。

在去看望祝明绪的路上,顺手就能采摘好多桑叶。

耐不住唐灵萱的量大,慢慢的还要干娘陪着她一起去采摘桑叶,每次一大包。

现在唐明轩每天看着这些黑点点,吃着桑叶一点点变大,光是这样看着就能看上一整天。

像是做实验一样,很有意思。

唐灵萱现在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跟蚕作伴,一天一个样子。

在大概三四天之后,最先出来的那批蚕就已经开始慢慢的进行第一次蜕皮。

蜕完皮之后能够很明显的看到他们大了一圈儿。颜色也慢慢的变白。不再是黑乎乎的。

唐灵萱开始将他们转移到蚕室里面,每天都有新的蚕宝宝进入蚕室。

同一批次的蚕宝宝,都在一个蚕匾里面。

这样也好区分。

大概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可以养出一批残茧来。

唐灵萱暗暗地想,这可真是太划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