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奉天门。

大臣们一个个跪在地上,朱元璋岔着腿,一点皇帝的端庄都没有,却多了许多枭雄的威武。

“众爱卿平身。”朱元璋说了一句,随后敲了敲扶手。

二狗太监心领神会,立刻大声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胡惟庸立刻说道“臣,启禀陛下。今河南气候异常,现以二月,依旧天寒地冻,恐错过春播,应先做准备,预防河南等地出现意外。”

朱元璋嗯了一声,看向户部尚书沈立本。

沈立本立刻说道“陛下,户部可拨白银五万两,陈粮五千石以做不时之需。”

朱元璋点了点头“毕竟还未受灾,先备这些也足够了,即刻调往河南。”

“爱卿可还有奏?”

胡惟庸退后一步,直言没有。

新年开春,除了北方各地迟迟没有化雪之外,南方等地还算安稳。

看着安静的百官,朱元璋露出微笑,大声说道“众爱卿没有要上奏的,但是咱有要公布的新政策。”

“二狗啊,将新政策发下去,让百官都看看。”

太监二狗召唤过来准备已久的众多太监,每个太监手中拿着一沓新规,迈着小碎步分发给诸位大臣。

胡惟庸最先接到新规,只大概扫了第一页,便难掩心底的震惊。

《大明官吏体系新规》

自从张中正提出了用停成御四法之后,朱标和刘伯温等人便每天都扑在新规的制定上。

忙活了七八天,终于将这份新规完善的差不多。即便以张中正的现代人眼光来看,新规也可以称得上尽善尽美,如果还说差点什么,那只有在监察和调查的人员上有些出入了。

等百官看了一会,朱元璋才缓缓开口“众爱卿可有不懂的地方,可直言。”

只问看不看的懂,却没说有没有什么意见。这群官场老油条一个个全明白过来,这是不给他们拒绝的权利啊。

这份新规如果真的执行下去,那混日子的尤其是底层的人,基本上别想好好过了。

言官郑归鸿立刻跪在地上,如果说这份新规对哪个群体杀伤力最大,那第一就是底层的县吏,第二便是他们言官。

不仅要专门统计他们谏言的次数,还要统计谏言的合理性自己占比的百分比。

这岂不是在抹杀言官的言论自由!成何体统!必须反驳!

“陛下,言官体系延续千年,怎能随意妄动。古有魏征等名臣为君分忧,今陛下怎能限制言官?长此以往,后世之君如何改正自省。陛下,新规万万不可落实啊!”

朱元璋看着郑归鸿,心想果然让张中正说对了。

既然如此,那不如试试张中正的方法,看看对这群百官的杀伤力有多大。

想到这,朱元璋冷哼一声“来人啊,刚刚郑言官的所说所言给咱一字一句记下,统计在册。”

郑归鸿疑惑的抬起头,却见一个身穿锦衣,面色阴沉的男子不知何时出现在大殿左侧,正手中握着炭笔,快速记录什么。

这就开始了?现在就开始统计了?

“郑言官啊,你是不是误会什么?咱可不是在和你们商量!咱是通知!通知你们咱要开始改革了!”

“现在!立刻!给咱把这个政策推行下去!”

“现在!退朝!胡惟庸,下朝后来御书房。”说完,朱元璋站起身,迈着豪迈的步伐离开奉天门。

一旁的徐达捅了捅汤和的胳膊“老汤,新规上写军中要设立政委,说什么统一思想,监督贪污,这是什么意思?”

汤和在看完新规之后一直闭目,此时听到徐达的话才微微睁眼。

“呵呵,不懂?”

徐达摇摇头“没明白,也没说要选啥样的人啊,只说要政委,咱也看不懂政委有啥用。”

汤和微微一笑“不懂就去怎陛下,问我做甚。”

说完汤和一甩袖子便离开朝堂,徐达挠了挠头,一脸疑惑。

御书房。

胡惟庸坐在椅子上,朱元璋坐在书案后面,开口说道“胡相如何看待新规?”

胡惟庸立刻说道“自然极好,只是臣担心底层落实困难,恐成空文一张。”

朱元璋呵呵一笑,对着门外喊道“毛骧。”

毛骧两步进殿,单膝跪地“臣,参见陛下。”

朱元璋指着毛骧“胡爱卿,可见毛骧如何?”

朱元璋本来打算将毛骧隐藏起来,可是经过张中正提醒之后才反应过来,与其隐藏在暗处,不如直接摆在明面上。

真正让人恐惧的不是未知的风险,而是抵在喉咙的尖刀。

胡惟庸有些疑惑,不知毛骧是谁,只能问道“陛下,微臣对毛骧素不了解,却不知这位毛大人有何政绩?”

朱元璋呵呵一笑“他啊,他可是咱的得力助手。这空印案的证据,便是毛骧给咱找的。”

好嘛,原来是这个狗贼害的他们损失了上百万石的回扣!

胡惟庸面不改色,只是轻咳一声“毛大人勇武,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成就,可堪栋梁。”

朱元璋指着毛骧说道“咱打算撤销都察院,把这群结党营私的老狗全都下放。想回来?给咱种两年地再说。”

“至于都察院的工作,便交给新成立的监察部。取消没用的弹劾百官,直接各地搜集证据,五品之下交给你,五品之上直接交给咱。胡相你看如何啊?”

听着朱元璋的话,胡惟庸立刻从椅子上起来跪到地上“陛下圣明,有此万全之法,微臣哪敢提蠹蠢之事,陛下这是折煞微臣了。”

朱元璋笑呵呵的看着胡惟庸的所作所为,平时一拍桌子,二狗太监立刻将胡惟庸扶了起来“胡相,有的话别人不能说,你却可以提。毕竟你可是咱大明的左膀右臂。”

胡惟庸轻轻擦拭了一下额头的冷汗,刚刚朱元璋那句“你看如何”可给胡惟庸吓坏了。

如今空印案才过去没多久,后劲还在朝堂回旋,就连权势滔天的胡惟庸一时间也不敢太过放纵。

胡惟庸轻轻松了一口气,面对朱元璋的话只是摇摇头“陛下此法万全,又有毛监察尚书在,自然万无一失。若说建议,微臣只建议加快实行!要我大明再无庸官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