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突然站起身“能否请张师说的更直白一些?”

张中正笑着点点头“可以啊。那我就简单点说。为什么会有织布的布娘,做工的木匠这些工作的划分?”

“当然是为了挣钱吃饭!”朱棣抢着说道。

张中正微微一笑,继续说道“那如果没有农民创造了粮食,布娘和木匠想要活下去,是继续织布做工呢?还是放弃手中的工作,自己下地去耕种呢?”

朱棣闻言一愣,心底似乎有阵阵波澜涌起,朱标也同样低头沉思张中正的话。

张中正看着两人的样子,不由得非常满意,不过课程还要继续下去,可不能一节课全让他们自己思考了。

“咳咳,等我讲完,各位皇子再慢慢思考吧。”

“我就接着说了,就像刚才的问题一样,如果没有农民,其他工作的人就要立刻放弃自己现在的工作,去替补农民的位置。”

“这就从正面体现了农民的重要性。就是创造可以【自由时间】,你可以用这份时间织布,我可以用这份时间写书,他可以用这份时间统一帝国。这份时间的使用方式多种多样,只是这份时间的消费者不是农民自己而已。”

“如果各位皇子觉得这个【时间】的词太过宽泛抽象,那么也可以将这份时间简单理解为【资源】。”

“还记得我们这节课的题目吗?【可能导致大明灭亡的原因】。”

“从表象上来看,这些原因有很多。什么内战、天灾、造反、外族入侵等等。可是实际上,真正的原因就是,这些被农民创造的自由时间,这份资源不见了。”

“我们先不要管,这份资源去了哪,先来看看这份资源消失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元朝末年,想来各位也是见过那份惨状的。全国各地可谓是饿殍遍野,除此之外,各位有没有发现药草、布匹、陶瓷、铁具等生活基础物资也在极速下降?”

“原因很简单,各种天灾人祸导致农民生产的必要资源大幅减少,上层却加大力度对底层吸血。中层的手工业者失去了之前用【商品】换钱,再用钱换【粮食】的环境。以至于这些人不是被饿死,就是为了活下去重新回归田地。”

“而这一结果又导致了,农民需要耕地的铁具也在迅速减少。古时候常言,铁犁传三代,就是因为对于农民来说铁具非常珍贵,但是铁具再怎么耐用都会有磨损,而这个时候市面上的铁具减少,价格飙升,那农民如果承担不起,就只能用回木具。”

“木具生产效率低下,导致资源产出再次下降,上层这时再继续压榨,由此就会产生恶性循环。这才是一个帝国崩溃的最基本的直接原因,资源大幅减少。”

“讲了资源减少的后果,那么各位皇子,有没有发现其实资源从何处消失这一点,就藏在刚刚的话中?”

朱标沉思片刻,目光冷峻,语气中带着一丝寒意“资源不会凭空消失,而是进入了上层的口袋中!”

张中正欣慰的点了点头“没错!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资源会被上层掠夺?上层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掠夺了底层的资源?”

“说来说去,归根结底就是四个字【土地兼并】!”

“王朝初年,天下格局重新划分,又因为战乱导致人口减少,所以造成了人少地多的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既得利益集团人丁兴旺,为了保证三四代之后的荣华富贵,那就要用硬通货来保证子孙的富贵…”

说到这,张中正看到宋濂面色不善的目光,张中正心底冷哼一声,问道“宋儒,不知你家几口人啊?”

宋濂突然被点名,一阵疑惑,不过面对众多皇子这个问题也不好搪塞过去,便实打实的回答“家有两子。”

张中正呵呵一笑,说道“两子?多子多福啊宋儒。就是我听说,宋儒入宫之前一贫如洗,当了太子师之后陛下还赏赐了宋儒三千亩良田,可有此事?”

此事别说皇子,就算朝堂上每个人都知晓,毕竟是老朱亲手赏赐。

见宋濂点了点头,张中正这时才露出危险的獠牙,直指问题核心道“宋儒大才,然而年老体衰,按照传统,想来宋儒已经将田地规划好如何分配给子孙了吧。”

“就是不知,两子分田,是一人五百亩啊,还是一人一千亩啊?”

闻听此言,宋濂的额头突然生出一阵冷汗,心底只觉得一阵突突。

这是要直接打击他的命门啊!这个问题要是回答不好,别说能不能继续担任太子师了,能不能保住九族都是问题。

宋濂刚想解释,张中正突然摆了摆手“看宋儒的脸色。应当是每个儿子都分一千亩吧。别担心,我相信宋儒为了名誉也不会做那强买强卖的事,想来后购置的土地都是合法买卖的。”

“只是,太子殿下,你还记得刚刚我们说的吗?农民产出的资源,是如何被消失的?”

“呵呵,我们假设宋家不衰,那么简单算算就知道了。宋儒为了子孙富贵,每个孩子分了一千亩地,共两千亩。以现在的出生率,一家两个孩子不算过分吧,那为了让孙子辈保持富贵,每个孙子就还是一千亩,共四千亩。”

“第四代分八千亩,五代分一万六千亩,六代为三万两千亩。”

“假设二十年为一代,每百年五代,两百年十代。”

“两百年十代之后,宋家将掌握五十一万两千亩土地。”

“根据后世记载,明朝可用耕地大约在八亿亩地。”

“如今朝中有名有姓,能够上朝的官员约在四十人。想来这四十人的土地不会比宋儒更少,不过为了方便,我们都取用最小数来计算。”

“洪武年四十人算到两百年后,只算上朝的官员后代就要占据两千万亩。”

“可能有人觉得两千万亩很多吗?但是可别忘了,朝堂是一直换血的。按照皇帝平均执政时间来看,大约在12年。”

“每上任一代皇帝,我们算只换一半人,也就是每百年新增七代人…如此算下来,两百年之后,天下土地五分之三,入官员之手。”

“官员啊,不纳税啊。朝廷每年的固定开支可是不变,甚至是原来越多的。可是皇帝能收税的土地却越来越少,百年后皇帝最少也需要增加三倍的税收来维持平衡…”

张中正说到这突然笑了笑,眼神中满是嘲讽和无奈的神情“有一说一,华夏的子民真能吃苦,换了那些蛮夷,别说什么王朝不过三百年,就连一百年他们都忍不了。”

“还是我们华夏人能忍!”越说,张中正的语气便越来越阴森,眼神中的嘲讽也让朱标等人觉得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