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话,朱标躺在床上,看着黑漆漆的天花板,一时间怎么也睡不着。
白天张中正的话仿佛还在耳边环绕,与宋濂等人的教授在朱标的脑海中激烈碰撞,直到天微微亮,朱标才在疲惫中睡去。
第二天一早,张中正见朱标顶着个黑眼圈起床,便明白自己昨天讲的确实朱标记在了心里,否则朱标也不会今天一醒就顶着黑眼圈。
看见朱标的颓样,张中正是想笑又不敢笑,只能轻咳一声缓解自己的尴尬。
“殿下,诚意伯说,盐业计划可以开始了,食盐生产的速度太快,在放置下去就要受潮了。”太监狗宝在朱标身旁轻声说道。
朱标点了点头,随后看向张中正“张师,那便开始计划?”
张中正笑呵呵的看向朱标“殿下啊,这事可是要您自己决定,您认为此时可以那就是可以了。”
朱标想了想,坚定的说道“现在就开始吧,不然这存粮可不够百姓吃喝了。”
这几日,一直有许多流动的小商小贩受到大商的授意来到河南,用粮食药物和做盐的百姓换食盐。
因为食盐产量太大,朱标后来直接大手一挥,扩建盐场,工人在涨一下工资,现在将近有三千工人,每个工人每天都能分到六两的盐巴。
这些盐巴大部分都汇集到了巨商的手里,小部分则作为样品,被送到了应天。
胡府,后门。
“胡相您看,这盐纯洁如雪,食无杂味,确实是贡盐。”
一名商贾低头哈腰的,他的面前坐着胡惟庸,以及朝中一系列大臣。
胡惟庸看着手中的食盐,嘴角露出冷笑“呵,咱们的万岁爷,终于打算要插手盐业了?从头一阵成立了什么大明盐局我就看出来,一是为了盐业的利润,二是为了太子造势。”
“唉。皇上啊,您为了这太子,可真是煞费苦心,甚至不惜痛下血本啊。”
“只是不知你开放这么多盐局,要是真没有盐,可得怎么收场!”
河南,开封制盐厂。
黄伞直愣愣的竖在讲台上,一些懂一点的百姓已经开始给其他人讲,这是代表皇家的人已经来了。
朱标一步步走到讲台上,看着台下上千人用着疑惑和敬畏的目光看向自己,朱标深吸了一口气,大声喊道“诸位乡亲,你们受苦了。”
“孤在此给诸位乡亲一礼,望诸位乡亲原谅朝廷来晚。”
孤?这可是太子自称时候用的词。
一些精明的人立刻跪在地上,赶忙呼叫“太子殿下千岁!”
其他不明白的人见了这些跪地的人,当即反应过来,眼前这位青年就是太子殿下啊!
齐刷刷大部分人一起跪在地上“太子殿下千岁!”
“太子殿下千岁。”
朱标直起身,看着台下跪地大喊的人群,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神色。
眼前这些人,有些人是希望太子殿下能多看一眼,奔个前途。有些人是因为恐惧,害怕砍头才跪在地上。
只有少部分,才是因为真正的敬畏而跪在地上。
张中正躲在朱标怀中,看着眼前这些百姓,心里很不是滋味。只是张中正也明白,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局限性,想要改变只能慢慢的一步步来。
“乡亲们快快起来。”朱标大声喊到“天降暴雨,河南受灾,不知有多少人流离失所,丢了家乡。”
“至今日起,孤决定。重定田亩,再建新房。”
“乡亲们也不用担心,河南百姓受了灾,孤和陛下不可能让乡亲们流血又流泪。”
“这盖新房的事,朝廷包了!”
朱标的话说完,百姓们先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人人眼中都有些怀疑和不太相信。
这时突然一个少年大声哭嚎喊道“殿下…殿下千岁!”
又一个声音从不知道哪里响起“殿下对俺们实在是太好了,殿下千岁啊!”
随着有人起头,安静的场面再一次乱糟糟起来,说什么感谢的都有。
“殿下为了咱们这些草民,亲自来河南看咱们,值了啊。”
“殿下爱民如子,明君啊!”
“朝廷给盖房子?真的啊!太好了,太子殿下千岁!千岁!”
朱标立刻摆了摆手,继续说道“诸位乡亲,孤不仅仅要给乡亲们盖房子,当今陛下为了诸位乡亲,打算设立新盐业衙门,以后不知诸位,亲戚朋友就算不在制盐厂工作的,也能吃到便宜新鲜的食盐。”
“除此之外,孤还决定,为河南减赋一年,诸位有亲戚朋友不在此的,下工之后,全都告诉出去,若是谁在敢趁着天灾扒皮,孤第一个饶不了他!”
百姓一齐跪地,齐声继续高喊“殿下千岁!”
百姓之要,无非食住行衣。
朝廷给盖房子,还给发盐当工资让他们自己换粮食。
不仅如此,朝廷还建立新的盐业衙门,以后老百姓们再也不用从那些商贾手中借高利贷买盐。
诸多好事,百姓怎能不开心。
见现场气氛热烈起来,朱标立刻趁热打铁“乡亲们,孤要一批人开山垦荒,开垦后的土地在分给诸位。”
“大伙等下工之后,都告诉没来的亲朋。这无论是有把力气的汉子,还是洗衣做饭的婆娘,咱都要。”
“来了,孤便给一口吃的,给一袋子白盐。”
一个老汉突然高呼“太子仁义!”
等下了台,朱标这才长长舒了口气,放松了下来。
张中正缓缓从地图中飘了出来“感觉如何?面对这三千百姓,有何感想。”
朱标愣了愣,随后眼眸低垂“只知利而忘义,唉,百姓怎么会这样。”
张中正哈哈大笑“还不是你们自己搞的?”
“朝廷只要儒生,儒生垄断知识,放任土地兼并。这天下百姓朝不保夕,知义的都饿死了,不见利不撒手,不然如何活下来?”
“殿下,微臣只希望,有一天大明能人人读书识字,民知为何而活,兵为何和而战。天下到此才算盛世。”
“至于前朝的什么文景之治开元盛世,不过是上层的盛世罢了。”
“我要的,是我们大明所有底层百姓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