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微型海洋
接下来的几天。
伴随着农家小院地表部分的竣工。
整个东洲都开始逐渐迎来了一场来自于人类文明内部的巨变。
竣工的第二天。
总数量直接暴涨了将近一倍,达到了2100艘的冰湖级运输舰。
开始将搜刮资源的区域。
推进到宽江流域中部地带。
曾经在末世初期最早陷入崩溃状态的商河市。
就此获得了它生命周期内,最后一次短暂的繁荣。
难以计数的机器人和工程设备。
让商河市的城市遗址,以及全市范围内大大小小的避难所。
都变成了一个个工地。
从中粉碎和分离出来的数以千万吨计的有价值的资源。
被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装进运输舰内,然后再以1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
缓慢又稳定地驶向江河市。
而作为一切运输物资的终点的农家小院。
则如同一个无底深渊一般。
不管输送进去多少物资,都无法将其填满。
也无法从它那里已经固定的外表上,看出任何的变化。
与此同时。
南方的萧江行省。
完成了省内统一的商队列车。
开始启动了大规模的人口转移。
数百支商队列车从行省的各个地方,陆续汇聚向同一条回归的道路。
导致萧江行省与江河市之间。
那条长达八百公里的路线上,沿途的任何一个地点。
在高峰期,几乎每隔一两分钟,就能看到一列商队列车经过。
地表恶劣的环境下。
很多时候甚至能见度都不超过一米的暴风雪。
在这种数量级的列车面前。
都仿佛变成了拂面的清风。
无法造成任何影响。
江河市北方,钢城。
相较于集中了苏武几乎所有运输力量的宽江流域和萧江行省。
钢城这座离江河市更近一点的超级城市。
仿佛像是被遗忘了一般。
每天都几乎没有任何来自江河市方面的列车,又或者运输舰抵达这里。
反倒是整座城市内将近2000万的居民。
日夜劳动生产出来的雪地运输车,机器人,外骨骼装甲,以及其它各种设备。
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农家小院。
填补那里因为暴涨的运输力,而出现的巨额劳动力缺口和工程设备缺口。
同时。
耸立在这里的大型无线电力传输装置。
已经增加到了两座。
它们汇聚周边数百公里范围内所有实时产出的电力。
以接近3亿千瓦的传输速度。
源源不断地将电力传送到200多公里外的农家小院。
形成一条无形,但又象征着巨额资源转移的特殊流通通道。
按照这种传输速度。
每正常运转一个小时。
大概就有接近10万吨的燃料,被发电机转化成了电力,远程存储进农家小院的球状闪电控制仓。
如果不是冰湖级运输舰的诞生和数量大规模的攀升。
遮掩住了它们的光芒。
单凭这种物资吞吐量,就足以成为整个农家小院体系内最强大的运输工具。
江河市,农家小院。
地下控制中心。
悬浮在金属平台上的东洲全息投影地图。
静静的闪烁着。
它的每一次的微光流转。
都代表着有天量的物资交换。
出现在避难所,或者商队列车和冰湖级运输舰出没的某个地方。
农家小院。
这座实质上的超级堡垒。
正在以鲸吞的气势,高速的吸纳着整个东洲的资源。
默默的向着一座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地下都市形态迈进。
5月6日。
对于农家小院避难所内的居民来说。
今天是一个有点特殊的日子。
因为他们避难所里的地下13层在今天彻底完工。
位于13层内,比地下8层的大型公园和大型游乐场的面积加起来还要广阔的大型水族馆。
也在这一天同步开放。
地下一层,生活区。
“准备好了。”
柳茜茜打开了卧室的门。
神情略微带着点兴奋和期待,对着苏武说道。
今天经过精心打扮的她,穿着一袭洁白的连衣裙。
裙摆下露出毫无遮掩,纤细而又秀美的小腿。
脚上还踩着一双样式简单的粉色凉鞋。
整个人看起来,清纯可爱中,又透露着独属于少女的青涩活力。
苏武眼中有些惊艳。
多欣赏了一会儿少女的身姿后,才从沙发上起身。
将柳茜茜的手轻轻拉住。
“那我们走吧。”
考虑到最近几天。
柳茜茜为了逆向研究解析生物战舰残骸上的科技。
几乎都快要累坏了。
在这水族馆正式建成的第一天。
苏武干脆给她放了个假。
准备专门带她去水族馆里游玩一天。
乘坐着专属的车厢。
一路通过复杂的避难所内交通轨道。
两人直接抵达了地下13层的水族馆入口。
入口是一座敞开式的广场。
因为苏武并没有限制普通人进入。
周围还能看到三三两两的人群,也在等待入场。
颇有几分末世前旅游景点的氛围。
当然,又由于同等规格的入口,在其它地方还有107个。
分流了首批20万名入场游客。
此时,偌大的广场中,实际也并没有太过拥挤。
属于既有人气,又不会影响到各自的游览体验的程度。
穿过广场。
真正进入水族馆的内部。
苏武和柳茜茜两个人,很快就踏入了一条由透明玻璃组成,左右与头顶都被幽蓝色的海水覆盖的长廊。
“真壮观呢。”
走在仿佛没有尽头的长廊中。
入眼皆是静谧而又深邃的海水。
还有无数巡游其中,在微光中折射着瑰丽身姿的海洋鱼类。
柳茜茜忍不住轻声地惊叹。
就算是她在末世前去过一次,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水天市海洋馆。
也不曾有过如此恢宏壮丽的人工海洋。
这其中,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令人难以想象的海量资源。
苏武安静地陪着少女漫步。
没有出声打扰。
亲手绘制了水族馆里每一份细节的他。
这个时候,再以游客的角度来参观。
又多出了几分别样的体验。
目前整个水族馆里的海水。
实际上是人工模拟出来的仿制品。
毕竟江河市身处内地。
在此之前连运输燃油的运力都没有。
被迫发展出了就地发电,再隔空传输电力的另类运输手段。
更不用说价值更低的海水。
不过,虽然是仿制品。
但它的规模一点也不小,总储水量达到了将近4000万立方米。
是末世前世界最大水族馆的600倍。
也因此。
那玻璃走廊外的海底世界,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片真正的微缩海洋。
广袤得足以让大部分栖息其中的海洋生物。
都察觉不出它与真正的海洋有什么区别。
同时,为了更加真实地模拟出海底世界。苏武他们现在所参观的这条玻璃隧道。
外部其实也有着一层色彩伪装。
保证在那些海洋生物的感知中,会把玻璃隧道识别为海底的断崖。
不至于会在不知不觉中,毫无准备地撞上去。
另外,苏武不惜耗费海量的资源。
建造出如此巨大的一座水族馆。
可不只是想要保留一些海洋物种,让它们不至于灭绝。
背后还有一层原因。
是为了给避难所设置一层保险,增加容错率。
如果说未来,因为某些原因。
避难所无法再从外界获得任何资源。
那么这一座水族馆。
就可以成为后备资源地。
用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为避难所再续上一命。
当然,真到了那一地步。
所谓的微缩海洋,还有里边的海洋生物。
恐怕都只能变成标本。
又或者干脆成为避难所居民的食物。
苏武并不希望真的会有那一天。
在水族馆内逛了整整半天的时间。
再顺便于海底旋转餐厅内,吃上了一顿特供的晚餐。
晚上。
苏武两人没有离开水族馆。
就在位于海底的一间三面透明的海景卧室中。
相拥着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这一天对于柳茜茜来说,是一次愉快的约会。
对于苏武来说,同样也是难得放松的机会。
可以暂时不用再去处理避难所繁杂的事务,以及面对寂静而又危险的地表。
早晨。
怀抱着柳茜茜轻盈柔软的身躯,缓缓从沉睡中清醒过来的苏武。
收到了一条来自人工智能的消息。
就在昨天晚上,他睡觉的时候。
原镇海市所在的海域,出现了异常的变动。
长期维持在5到6级的地震活动。
在短时间内,上升到了7级以上。
以至于明显的震动现象,甚至跨越了100多公里的距离,蔓延到了临海避难所那边。
对位于海边山区内的大型发电厂。
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皱了皱眉。
苏武暂时没有起身。
就那么躺在床上通过投影,查看临海避难所那边的情况。
“平均风力达到了9级。”
“冻结的海面上也开始出现一些裂痕。”
快速地扫了一眼实时测量的数据。
苏武的视线。
定格在投影中,以临海避难所角度拍摄的海景。
只见在那海洋的尽头。
黑沉沉的乌云,似乎已经低垂到了海面上。
不时的有闪电化作的强光。
在云层中翻滚。
偶尔还会探出云层之外,在冰面上炸开。
一幅恍若将要灭绝一切的末日景象。
“来自海洋深处的分支气旋。”
“已经朝着海岸线的方向,偏移了40公里。”
“并且移动的趋势,到现在都还没有减缓的迹象。”
“看来山区发电厂那边,要有麻烦了。”
尽管此时此刻。
怀中的女孩传递着温软的触感。
可苏武却依然能感受到一丝来自地表的寒意。
他隐隐有些预感。
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半个多小时后。
匆忙回到控制中心的苏武。
调用伊甸园卫星。
对于镇海市的气候和地质活动,再一次进行了解析和预测。
不出意外的拿到了一个糟糕结果。
临海避难所,有70%以上的概率。
会在未来3到5天内,被狂暴的气旋核心区吞没。
到时候。
那里的风速,很可能会接近音速。
建造在距离它不远的山区的发电厂,以及临时存放在那里的燃油和其它物资。
都将面临极大的危险。
“还有地质活跃带,也有蔓延过来的趋势。”
和普通的地震不同。
镇海市那边的地质活跃带,基本没有停歇的过渡期。
全程都保持着高烈度的震荡状态。
除了农家小院以外。
整个东洲其它所有的避难所,如果不幸被卷入其中。
那就只会有分崩解体这一个下场。
看着分析报告。
苏武思索了一会儿。
将目光放到,已经快要推进到宽江流域尽头的冰湖级运输舰集群。
距离避难所地上3层竣工,已经过去了三天的时间。
冰湖级运输舰的总数量,也相应增长到了4100艘。
理论上只用一两趟。
就能把临海山区剩余的那6000多万吨燃油给运走。
不过,除了燃油以外。
那片山区里,还有上亿吨从镇海市转移出来的普通物资。
如何运走同样是个难题。
按照苏武原本的计划。
是让冰湖级运输舰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
在搜刮完宽江流域的所有资源后。
再去运输山区那边的普通物资。
这本来没有什么问题。
以如今每天一千艘冰湖级运输舰的产量。
最多一个星期的时间。
就能轮到山区那边。
但可惜。
现在显然连一个星期的时间都没有了。
“只能先放弃一部分不重要的物资。”
“尽量从高价值的部分开始抢救。”
将伊甸园卫星的地质动态分析报告。
导入东洲的全息地图上。
上边分支气旋,以及地质活跃带的移动路线。
趋势几乎直指江河市所在的方向。
看的让人触目惊心。
苏武思索半晌。
决定中断冰湖级运输舰集群当前的任务。
让它们放弃收集建筑垃圾。
转而全速前往临海山区。
“直接把临海山区的物资,全部运回农家小院不太现实。”
“但存放在半路的避难所内,同样也不太妥当。”
“谁都无法保证,地质活跃带在登陆陆地后。”
“不会继续加速蔓延。”
“况且,宽江流域的避难所,早就拆得差不多了。”
“也没地方可以存。”
搜刮得太过干净的后果,在这一刻显露了出来。
苏武尴尬地发现。
他连一个能够临时周转的地方都找不到。
不过,这并没有让他为难太久。
很快。
他就将目光移向了临海山区以北,70公里外的一处地方。
按照伊甸园卫星的预测。
位于那里的避难所群,有大概率不会在分支气旋登陆陆地后的第一时间。
就受到毁灭性的影响。
可以有一定的缓冲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