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比人强啊,如今孙可望名震华夏,威镇天下,他的话已经比永历皇帝朱由榔更有份量了。不过穿越而来的孙可望并无心取代永历帝而自己登基当皇帝,他只是觉得:既然自己穿越一次,那就一定不能让清朝轻松地征服中国,肆无忌惮地屠戮汉人,还能安享天下二百多年。
其实正如后世史学家们指出来的那样:满清的兵力根本就是不足以征服天下的;南明永历朝廷时候,双方的力量是势均力敌的;只是后来孙可望野心太大,一心想要自己当皇帝,与拥护永历帝的李定国、刘文秀产生了矛盾,最后爆发内讧,孙可望又在内讧中众叛亲离,输光了裤衩,一转头愤而投降了清朝。这才导致轰轰烈烈的大西南抗清斗争走向了失败。
如今的孙可望既无心当皇帝,就一心要打败清军,恢复中华传统衣冠,免得后世再出那么多的辫子戏啊!
在明军进军江西、浙江的时候,清朝方面已经看清楚孙可望恢复整个江南的战略意图。清廷一方面通知洪承畴小心应对,一方面开始集结驻扎在北京附近的八旗精兵,准备随时下江南去增援遭受攻击的南方清军。但是,清廷又担心湖广方面的李定国大军渡江北上,直捣北京。因此,清廷不得不留下重兵来防守北京地区。
最后顺治皇帝只好派出吴三桂、李国翰那一支撤回来的满汉军兵,开拔到山东,随时准备进江苏境内,支援南京的清军。
当白文选、张煌言从陆地、海上两路出击,杀入江苏境内以后,南明这次东征战役算是达到了高潮时刻。
江苏境内驻扎着一支满清八旗劲旅,各州府县还驻有大量的汉人降兵组成的绿营兵,此次洪承畴被清廷捧出来安抚江南,洪承畴又请旨抽调各地绿营兵将11000多人马。洪承畴也是个军政全才,他这一次被清廷委以五省经略的显要职务,就是清廷想让他最后出一把力,帮助清朝稳定江南局势,争取不让江南落到南明的手中。
一开始,洪承畴在南京招降纳叛,忙得不亦乐乎的。他自己也认为还像上次一样,利用自己在明朝当官时的人脉关系,很快就能平息江南的不安局面,重新巩固清朝在江南各省的统治呢。
但是,随着王复臣收复广东,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被杀之后,江南局势为之一变。汉人兵将官僚人心思乱,加上南京城中满人官员兵将太多,清朝又“重满抑汉”,满人官兵屡屡欺侮汉人官员将士。
南京绿营中的汉人兵将都盼着王复臣的东征大军早日到来,他们就可以剪掉辫子,手刃满人仇敌,反正归明了。
当洪承畴洞悉了这些情况以后,他顿时觉得有些不妙,但他仍然认为,凭借自己的声望,还是能够震慑住三军的。
当明军攻取江西、浙江,兵锋直趋南京三时,南京城中投降清朝的汉人官员们纷纷寻找门路想逃出南京城,往北方逃跑,以免被明军抓获,清算他们当汉奸的罪过。
官员们的不稳,绿营兵的噪乱,终于让洪承畴坐不住了。他拿帖子召唤以前的亲朋故旧,人家也大都寻找借口推脱不来见他了。
洪承畴明白:此次南行,凶多吉少。孙可望其志不小,志在收复整个江南!现在两广、福建、江西、浙江都已落入明军之手,王复臣白文选兵强马壮,南京必不可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