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可望的主导下,永历朝廷颁旨册封王复臣为闽王,封白文选为巩昌郡王,封李来亨为粵王,封郝尚久为新泰侯,其余将士都予以大加封赏,一箭射死满清靖南王耿继茂的大将马宝被封为冠军侯,赏黄金万两!
封赏过后,孙可望立即以国主的名义对两广方面下达了命令:由晋王原来留驻广西之兵继续镇守广西,由粵王李来亨从四川率来助阵的大顺军部队驻守广东,新泰侯郝尚久率部攻打福建漳州,王复臣所部和白文选所部立刻全部开进福建,务必在一个月内把福建境内的满汉清军消灭干净。
孙可望特意嘱咐王复臣、郝尚久等人:“鉴于郑成功有投敌嫌疑,若郑成功派人拦阻我军入闽,可以不予理睬。若郑军敢来截击,务必一仗打痛他们!”
同时,孙可望要求东征军将领们务必联系上浙江海岛上的鲁王监国政权的大将张名振和张煌言,孙可望特意指明这二位将领不同于首鼠两端的郑成功,是值得信任,可以携手合作的。尤其是建立水师的话,一定离不开张煌言他们的帮助。
对于原来南明永历朝廷派驻两广的大学士郭之奇和两广总督连城璧等原明官员,孙可望要求王复臣对这些人敬而远之,只要他们帮忙安抚地方事宜,任何作战计划均不得让他们事前知晓,以防泄密。
对于东南沿海岛屿里走出来的抗清义师,孙可望要求王复臣、白文选一律选强汰弱,予以收编,作为南明广东水师的根本班底。
安排完了两广事宜,孙可望转身又对李定国说:“晋王弟,你得在湖广集结军队,准备筹划北伐了。”
李定国心中一喜,赶忙问道:“国主,我们现在就开始北伐吗?”
孙可望笑了笑说:“北伐是迟早的事啊,你只要在武昌一着手准备,清廷在北京就不敢派八旗兵去支援江南了。江南一旦恢复,咱们湖广方面就可以大举北伐了。”
李定国、刘文秀二人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要迷惑清朝,让北方清军不敢妄动,从而减轻东征大军的压力啊!
李定国刘文秀不由得对孙可望这个领头大哥又敬服了几分。
此时的南明已经控制住了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广西、广东七省,势力强大,如果再收复整个江南,那么,出兵北伐,驱逐满虏,推翻清朝在神州的暴虐统治,恢复明朝的江山社稷也只是个时间问题罢了。
广州方面,明军东征统帅部一接到孙可望命令,郝尚久所部在张胜、马宝、袁宗第那15000骑兵的帮助下,首先出击消灭了清朝惠州总兵黄应杰所部,随即攻克福建漳州,全歼了当地清朝守军,接下来,郝尚久集结兵力,出击梅州,消灭了清朝总兵吴六奇所部清军,彻底扫灭了潮州周边的所有清军。
郝尚久让党守素镇守潮州,自己率部驻守福建漳州,准备进而扫平福建全省。白文选统率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福建境内,与郝尚久所部会师在一起了。
随即,王复臣让李来亨镇守广州,王自奇镇守肇庆,自己亲率8万东征大军开进了福建,向清军发起了猛攻。至此,进入福建的明军已将近二十万之众,原先驻守闽浙一带的清軍根本无力抵抗明军的进攻,不是被歼灭,就是被打垮了。
雄踞广东之后,明军的力量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首先,夺取广东大大改变了南明的地位,孙可望、李定国控制的云、贵、广西,刘文秀安抚下的四川和陕西汉中地区,以原大顺军李来亨为主的夔东十三家控制的川鄂交界地区,郑成功、张煌言控制的闽、浙沿海岛屿,都是生产比较落后、财赋收入不多、人才较为缺乏的地方。
而广东则大为不同,在明朝末年广东一省的财赋大约相当于广西的十倍,文化发展水准也是云、贵、桂三省所不能比拟的。
换句话说,收复广东对改善南明的物资、人才的匮乏状态将起重要作用。东征的战略目标若能实现,西南和东南就将连成一片,不仅将改变呼应不灵、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而且将为明军第二步收复福建、江西奠定坚实的物质和人力基础。
因此,王复臣、白文选、郝尚久等部明军在福建作战,背后得到广东全省的大力支持,再加上将士用心,挟战胜之余威,在战场上斗志昂扬,丝毫不惧清朝人旗劲旅,更不用提驻守地方的由汉人组成的清朝绿营兵啦。
眼看福建全省将要落入明军之手了,清朝方面知道广东一失,福建和江西必将不保,因此,清朝把北方的主力军及吴三桂所部清军全都布置在长江以北地区,防范李定国率军渡江北伐。对于丢掉福建,清廷觉得意料之中的事情而已,既未发援兵,也未严惩弃地逃跑的清军官兵。
但是,当时驻在厦门的“国姓爷”郑成功倒是急了眼,郑成功一直谋求独霸东南,既不愿清军前来,也不愿永历朝廷的势力染指东南。
尽管郑成功也奉永历朝廷为大明正朔,可他并不想让永历朝廷实际管辖到他郑氏集团的头上来。
因此,李定国取得桂林大捷之后,曾经邀约郑成功东西夹击,消灭广东清军。实现西南和东南抗清力量兵连一体,地成一片的大好局面。但是郑成功不愿受制于人,接受永历朝廷和孙可望的辖制,所以,郑成功从心底里对东西合进夹击清军并不热衷,他只愿保住自己独霸东南的独立地位,无论南明,还是清朝,只要侵犯到郑氏集团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利益,他郑成功是绝不答应的。
尽管郑成功也承认永历帝是天下汉人的共主,可他只愿意遥奉永历帝为主,却不愿永历帝的圣旨命令直接下达到东南地区来。
原来李定国经略两广,对郑成功还很客气,有啥行动都会跟他打个招呼说一下的。如今国主孙可望亲自插手两广,发动声势浩大的东征,一举收复广东,全歼了尚可喜为首的广东清军。其势之大,令郑成功感到震恐。
而且孙可望不似李定国那般好脾气,东征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事先竟然没给郑成功打个招呼就自行开始了,收复广东也就算了,王复臣白文选郝尚久这些人也不通禀一下,十几万大军径自开进了福建,这里可是郑成功的地盘呀;明军出击,不管清军还是郑军,只要不开城门,王复臣就下令照攻不误。
福建境内的清军被消灭了,王复臣要福建境内的郑军投降,接受明军的整编。不接受改编,马上就地予以消灭。
这是大西军联明抗清之后,在贵州和四川对付明朝地方军阀的一种雷霆手段:不服就打,反正不让你继续祸害地方百姓!
郑军想抵抗,可他们连清军都打不过呀,怎能抵挡住王复臣白文选督率的二十万明军呢?
郑成功对外宣称拥兵数十万,实际大概有十几万人马吧。这下好了,在福建,因为不服从,很快被王复臣的东征大军吃掉了六、七万人马,残余的郑军死命逃窜,纷纷乘坐船只,窜入浙江的海岛上去了。
郑成功眼见东征大军已经完全控制了整个福建,又要向浙江和江西进军,他这次是真急眼了。以前李定国忍气吞声求他合作,他根本不予理睬;现在孙可望和王复臣根本不搭理他这个“国姓爷”了,郑成功却是着急上火,一心急着想与孙可望合作,以便在恢复整个江南以后,好去分得一杯羹呀。至少,孙可望得把福建和浙江留给郑军镇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