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吞并东洲的可能
“高能激光,能量护盾,还有浮空引擎。”
苏武的面前,浮现出数条不同的科技发展路线。
这是针对生物战舰的逆向研究后,预计会展开的不同分支。
权衡了一下。
苏武确定了研究的顺序。
“先把距离成功最近的高能激光点出来吧。”
“常规电磁武器,对生物战舰威胁有限。”
“战略级的超大型电磁轨道炮,还有伊甸园卫星的天基打击。”
“前置消耗的时间又太长,在实战中的风险过于巨大。”
“激光武器算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它既可以实现即时打击。”
“也能更容易的形成集火优势。”
“就比如这一次战斗,普通蜘蛛机器人的电磁武器几乎没有起到作用。”
“如果换成激光武器的话。”
“哪怕功率再小,集合起来也能造成巨大的伤害。”
在激光武器上做了标记。
苏武在接下来的护盾与引擎之间,又选择了护盾。
这两者的研究难度相等。
但目前的农家小院。
是一座体型庞大,又无法移动的超大型避难所。
不管是遇到天灾还是战争。
都只能迎面面对。
因此对于增强防御的渴求,胜于其它的一切。
能多出一种能量护盾的防护手段。
对于苏武来说,暂时比在引擎上获得突破更有意义。
毕竟,只有活下去,保住基本盘。
才能再去谈论发展和未来。
“目前算上统治人口的固定收入,还有通过游戏的收入。”
“每天大概可以获得2到3万点灵性。”
“暂时先投20万点灵性进去,用来解析这一次的战利品。”
“应该差不多够用了。”
20万灵性是一笔巨额的数字。
除了涉及可控核聚变这种足以改变文明进程的项目以外。
投入任何普通的研究领域。
都能带来明显的成果。
只不过,想要将这么多的灵性用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是苏武还想要将灵性的价值,最大化的压榨出来。
那就只能将它全部指定投入到在逆向研究方面,拥有特殊天赋的柳茜茜身上。
可以预见。
在未来几天内。
这个自幼生长在富裕家庭里,从未吃过什么苦头,性格带有几分天真和懒散的女孩。
恐怕得在实验室里安家了。
说不定还会被累哭。
处理完了战利品的事。
苏武这才开始关注通讯事宜。
在动用伊甸园卫星的天基打击,引发了近乎地质变动一般的灾难后。
就开始有大量的通讯申请。
发送到农家小院。
不过由于没有苏武的授权。
人工智能,还有底下负责外交的人员。
都没有办法回答相应的问题。
只能将它们暂时搁置下来,等待苏武亲自统一处理。
这个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集权的缺点。
明明发生了震惊整个世界的大事,甚至让上亿人都置身在战场的前线。
但除了苏武自己以外。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了解到具体的内情。
只能从侧面打探和猜测。
扫了一眼那些通讯信息。
挑选了其中几份较为重要的。
比如来自东南联盟长明市的宋鸿,东洲首府,联邦国防部,还有西洲的联合自治会等等。
亲自进行回复。
剩下大部分,都被苏武打发给人工智能处理。
以他现在的身份。
除了熟人,以及一些大洲级的势力。
普通的超级城市,已经不值得他去浪费时间亲自对接。
和宋鸿的交流。
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无非就是解释一下动用武器的原因。
再叙叙旧。
东洲首府那里。
在苏武丢出生物战舰的数据情报之后。
倒是得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回报。
东洲首府授权他可以开采整个东洲,除西荒高原以外,所有地区的矿产资源。
另外还隐晦的表示。
除了超级城市以外。
他可以随意的对一部分的地区级避难所,进行收编。
只要别闹得太过分,他们都可以视而不见。
帮苏武把影响压在洲级的范围以内。
不让联邦有借口插手。
“这么大方。”
苏武沉吟了一会儿。
选择了接受东洲首府的示好。
虽然说不用授权,他也早就开始对不少地方的矿脉进行开采。
但名正言顺的许可,终究还是能让他站到大义的位置。
避免不少麻烦。
至于对地区避难所的收编,就更是一份结结实实的大礼。
妨碍苏武在东洲扩张的主要因素。
说白了就是以东洲首府和联邦为主的官方体系。
只要更上层的力量不来干涉。
那东洲大部分避难所对于苏武来说,就等于是落在地上随时可以捡起来的现金。
“应该是看到了伊甸园卫星的展示。”
“担心激化两边的矛盾。”
“主动退让了一步。”
“可能里面也包括有,让不久后的那场未知的危机,来解决我这个麻烦的打算。”
东洲首府的态度不难理解。
打又很难打过,限制也没有什么作用。
那还不如干脆放任置之不理。
只要能保证短期内,不去找他们麻烦即可。
剩下的就可以交给自然来淘汰。
不过思路很正常。
问题是苏武的发展速度,可远远不能以常理来判断。
放任他对东洲普通避难所进行大规模的收编。
他是真的有可能,最终把整个东洲大部分的人口,都给搬进农家小院。
“看来,接下来。”
“还得想办法,进一步加速扩大冰湖级运输舰的规模。”
“最好是能够争取赶在东洲首府反应过来之前。”
“就形成席卷整个东洲的大势。”
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能够一步登天的契机。
苏武心潮有些澎湃。
默默的将未来的生产计划,又调高了一个等级。
当然。
想要真正地鲸吞整个东洲人口。
也不能一开始步子就迈的太大。
先一个行省,一个行省的,从民间到官方慢慢扫荡。
等到运输舰足够以后。
再一次性爆发,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所有民间避难所和地区级的官方避难所。
全部都给搬走。
这样一来,成功率才会大一点。
“另外,真要大规模运输人口的话。”
“目前的450支商队列车,也有些不太够用。”
“至少要把它的规模再翻上一倍。”
冰湖级运输舰,制造成本低廉。是苏武现在,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力运输工具。
但商队列车也有自己的优势。
它在载重运力上,虽然仅仅只与冰湖级运输舰相等。
但由一百辆雪地运输车组成的内部空间,却要比后者大不少。速度也更快。
单就运输人口来说。
一支商队列车,在长途运输模式下。
足以运载2万名乘客。
而冰湖级运输舰想要运输人口。
必须首先经过一番大幅度的改装,耗费不菲的成本。
然后运输的人口上限,也在5000人以下。
只有商队列车的四分之一。
性价比很低,远远不如用来专职运输物资。
另外,商队列车也并非纯粹的运输工具。
作为商队领头的冰封级陆地护卫舰。
严格意义上来说。
其实是比坦克更高一级,带有部分母舰性质的战斗单位。
每多增加一辆,都等于同步增加了苏武的武装力量。
算是用一份制造资源,换来了两份的收益。
结束了与东洲首府的通讯。
后边和联邦高层,以及西洲联合会的通话。
则显得有些中规中矩。
两边间隔的距离。
几乎快要跨越将近半个星球。
哪怕是在末世前,都属于十分遥远。
更别说末世后。
正常情况下。
双方大约一辈子都不会踏入对方的势力范围内。
也因此,这一次的通话。
更像是互相打个招呼,认识一下。
不过相较于联邦高层高高在上的姿态。
西洲联合会,多多少少还是带有一点交流的诚意。
苏武从他们那里获得了不少情报。
对于地球另一半区域的现状,有了一个模糊的了解。
总的来说。
相较于位于东半球,被极寒和频繁的地震笼罩的东洲。
集结了多个大洲的西半球。
更加的多灾多难。
全球总共四处被紫晶体开辟出来的主战场。
他们那边一下子就占据了三个。
并且其中位于黑洲的主战场。
已经彻底沦陷。
生活在那个大洲内数以十亿计的人口,再也没有任何信息传出来。
大概率已经成为了紫晶体的口粮。
位于西洲本土的主战场。
同样给西洲,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动荡。
至今为止。
已有超过百座大型避难所失守。
上千万人丧生在与紫晶体的战斗中。
和这些损失相比。
肆虐在西洲土地上的极寒气流,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天灾。
反而都显得有些温柔。
不至于动辄拉上无数人口,一起陷入绝境。
民间势力方面。
在联邦官方,有意缩减卫星网络覆盖范围的情况下。
西半球各个大洲,甚至大洲内部,各个避难所之间。
哪怕他们物理直线距离相隔,仅仅只有几公里。
交流起来也十分的困难。
信息闭塞程度。
比起苏武开通卫星网络之前的东洲,都要更加的严重。
唯一还算优势的。
是在末世之前。
他们那里很多地方都流行建造末日避难所。
很多末日避难所甚至已经建造了有一两个世纪,传承了好几代人。
在这种充沛的准备下。
西洲很多避难所的物资,丰厚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支撑几十年上百年,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丰厚的物资,充沛的人口。”
“除了距离实在太过遥远以外。”
“那里简直是发展避难所的沃土。”
之前不知道也就罢了。
现在面对西半球那么富饶的环境。
苏武忽然觉得,不做点什么就太过浪费。
不过这件事,暂且不急。
等到把东洲处理完了再去考虑也不晚。
“可以先用生存点强化出一颗同步轨道卫星。”
“将互联网铺设到西半球。”
“前期通过网络服务和六代战机。”
“获取一部分不占空间的稀有资源。”
“剩下的再慢慢攻略。”
定好初步的计划。
将视线从遥远的西半球收回。
苏武重新打开东洲地图。
昨天和紫晶体的战争。
并没有影响到江河市以外的资源开采和运输工作。
南边从福海行省返回的运输海洋生物的队伍。
宽江流域一步步,慢慢由近及远收刮物资的主力运输舰团。
都仍然在稳定而又正常的运行。
最多就是一部分跑得快的冰湖级运输舰。
暂时先把运输回来的物资,放到了江河市与隔壁图门市的交界处。
这不算什么问题。
普通物资不像是人和部分特殊物品。
短时间内完全可以露天堆放。
最多就是浪费一点装卸货的时间。
“就让刚刚生产出来的最新一批冰湖级运输舰。”
“先过去把这批物资拉回来。”
苏武随意地做着安排,没有太过在意。
即使是在昨天战斗最激烈的时候。
紫晶体的生物战舰,用激光洞穿了农家小院地上一层的一部分组装车间。
避难所内部在人工智能主持下的生产制造活动。
也没有停止。
仍然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冰湖级运输舰,以及避难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
这导致和紫晶体开战之前。
就已经将所有冰湖级运输舰派遣出去的苏武。
现在手中又有了100多艘刚刚生产出来的新舰船。
正好可以拿来做这件事。
而除了冰湖级运输舰以外。
被苏武征召参战的商队列车。
此时倒是仍然还聚集在农家小院周边,暂时空闲了下来。
通过全息地图。
遥遥地审视着这批数量庞大,完全足以组成一座移动的超级城市的车队。
苏武很自然地就将它们接下来的任务给规划出来。
先依次返回农家小院。
修复战斗损伤,补充弹药和搭载蜘蛛机器人军团。
然后就南下前往萧江行省。
去接手那一片早已经和萧江行省的主人,长明市交易好的地区。
有在宽江流域和余安市周边攻略的经验。
如今派去萧江行省的队伍又更加庞大。
苏武对于接管那里高达7000万的人口,可谓是轻车熟路。
甚至,他还完全有把握让接管的过程中,爆发冲突和损失的概率变得更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