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很久,李二虎见皇爷一直盯着自己看,知道自己今天不说点儿有用的,恐怕过不了这一关。

只好把生死置之度外,牙一咬,心一横,低头说道:

“陛下,小的以为,他们就是眼红七殿下的武器。”

说一句,李二虎偷偷瞄一眼,继续:

“您想啊,您算是马上皇帝,您那会儿打仗靠的是什么?那是真刀真枪,骑着马干!”

“可是如今七殿下那是什么?那是仙品神器!”

看老朱没有继续发怒的兆头,李二虎索性一口气说完,说吧,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王爷们,除了年纪比较小的,几乎都跟着您在炮火连天中经历过,尤其是边疆那几位。对吧?”

“您说骑马的看见了坐轿的,他能不眼红吗?”

“几位殿下,见到那么厉害的武器,怎么能按捺的住吗!”

“依小的看来,他们几个要是没有什么动作那才是见鬼了呢!”

“好在他们都是听话的孩子,您看,他们都知道遵守您定下的规矩,

这不,就请示您来了。”

老朱听着李二虎前面几乎话的分析,心情逐渐平复下来。

但是最后两句,又让他如鲠在喉!

是啊,这几个逆子,表面看,是还很听他的话,那是怕自己一道圣旨把他们给收拾了吧?!

至于心里是不是想听,愿不愿意听,怎么听好像经不起细想了啊。

他们这是明晃晃的威胁和挑衅!

就断定自己不敢把他们怎么样!?

妈的!

怎么样?!

老子现在就立一个太子!

啊,不!太孙!!

允炆不是还在宫中?!

哼!

天大地大,也没有皇权大!

朕还就不信了,就凭他们几个也想翻出大明的天去?!

真是做梦!!

有皇权这把利剑悬在头顶,朕看他们还能耍出什么花样儿!!

于是他立刻吩咐;

“吩咐下去,大朝会提前一天,明早卯时初举行!”

李二虎看了看皇帝陛下的脸色,担心的说:

“陛下?您要三思啊。”

他不知道老朱提前开大朝会要干啥,但是他知道老朱似乎对自己的回答并不满意。

也是,自己这么多年,能够在他身边安然无恙,靠的只有一条,那就是装聋作哑。

凡事都不参与,不战队。

不说话,不发表意见,不代表他猜不到老朱的心思,相反,他几乎每次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不过他能忍住不说而已,连家人也一个字都不说。

这很难做到。

祸从口出的教训,比比皆是。

但是知道的人很多,做到的却凤毛麟角,没有几个。

保守秘密是这个世界上最痛苦,最难办到的事儿。

所以,他只会点到为止。

“你让咱三思什么?你觉得咱要干什么?!”

李二虎脊背发凉,他知道老朱害怕他猜到什么,说实话,有时候,他挺为皇爷难过的。

自己整天不相信任何人,多累啊。

他不是怕别人算计他,而是猜忌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

他猜忌也不是非要干点啥,杀个人或者是什么。

只是觉得不能让别人猜到他的想法,好像。

只要别人猜到了,他就不舒服,就要找茬儿修理人。

难道这就是当了帝王之后,每个人都要经历的?

那难怪禹王不回来,这么看,当了皇帝也没啥好处。

除了能随便杀人之外,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为了让皇帝对自己放心,他小心翼翼的说:

“您不是要责罚几位殿下吧?

陛下,请恕小的多嘴,他们说的也许有九成是不对的,

但是有一成不能忽视,那就是边患啊,陛下!

您一下子惩罚六个藩王,那边境可就危险了。

陛下,臣万死,陛下一定要三思啊!”

朱元璋内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还以为这个老小子猜到了自己的心思呢。

他要是猜到了,那他就不能留了!

还好,还好。

自己如今成了彻底的孤家寡人。

能干的都要跑路,留下的全是废物!

哎,自己怎么混到这个份上了呢?!

现在只希望熥儿能把老七给带回来了。

希望熥儿能够多想点儿才好!

转眼第二天一大早,朝臣们早早地就等在了乾清宫。

等到大事说完,朱元璋突然问了大臣们一个问题;

“朕欲立太孙,诸位爱卿有何建议?1”

“啊?!”

“陛下说什么?!”

“我的天!”

“不会吧?!”

“谁敢接着啊?”

众人震惊的程度不亚于听到太子死讯的时候,这?

皇帝陛下不是抽风了,就是傻了!

放着禹王那么好的太子不立,他要立太孙?!

魔怔了!

震惊过后,众人反应过来,这必须得阻止啊。

不然,他们谁愿意在坚船利炮的包围下当官儿啊?!

胡滢第一个反对:

“臣启奏陛下,请陛下明示,是禹王发生了什么了吗?”

哎,对!

难道是禹王殿下出事儿了?!

傅友德嘟囔着:

“不可能,七殿下要是有事儿,今儿就应该说了!不可能!”

“对啊,怎么可能!”

“前些日子,那个对比的光幕里禹王还好好的呢。”

茹瑺也跟着反对:

“臣启奏陛下,请陛下明示!”

兵部和礼部都站出来了。

其余人也就跟着附和了,都一致要求皇帝陛下给个说法。

到底是禹王殿下出事儿了,还是你自己脑子抽风了!

名义上是老朱家自己的事,可是天子无家事。

这可是关系到他们这些人给谁当官的问题!

所以,这次,大臣们的心是真齐!

老朱这个时候最讨厌的就是万众一心。

因为这样一来,他自己没有把控的优越感了。

所以,即使他看到了“民意”。意识到了自己这招儿绝对是下下策!

却赌气一般,想要将错就错!

然而一个人的话,让他犹豫了!

曹国公李景隆不是一个爱发表意见的人,

一来是因为他是武将,二来,朱元璋是他亲舅舅。

他说对说错都会被人诟病。

所以,他很少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可是今天,他不得不拉舅舅一把了。

不然,这个舅舅就要把自己给坑死了!

“启奏陛下,臣觉得此举甚为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