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的到来,我和弟弟也放假。放假的时候,我又和牛做伴。不过寒假的时候,我不懒,我还是有零花钱用的。每年这个寒假里,家家户户有甘蔗的都会轮流抽签,砍甘蔗。期限一周必须砍完甘蔗,上报,等派车下来,才能拉甘蔗。
我们村里有一户人家把房子租给买牛的人住。买牛的人总共有五个人,两个在家看牛,剩下的三个白天去别的村看看有没有人想把牛卖出去的,有那他们会把牛买回来,买回来的话,他们是不可能去放牛的。他们会去捡甘蔗叶,看到我还有村里其他伙伴们会去捡甘蔗叶,他就以五毛钱换我们手中一捆甘蔗叶,问我们愿不愿意,愿意能捡多少他们都会收购。
我们当然乐意了,我们捡给自家的牛吃,多出来的那几份,肯定会卖出去换零钱,买辣条,瓜子吃。
如果是我弟弟捡换的钱,他是不舍得花的,他的口袋里每次洗衣服都会看到有钱在里面装的,来回洗到烂。
轮到我家砍甘蔗的时候,我妈也会给我准备一把甘蔗刀。她可不管我是不是年龄小,不会就不准备,她准备给我,也不是让我一定要看多少甘蔗,而是让我重在于参与,现在不会,相信以后会会的,也有我爸的默认在里面。
早上参与砍甘蔗,下午在家煮开水,煮好后端到地里,给我爸他们和我爸妈交换工砍甘蔗叔叔婶婶伯父伯母们喝。端去给他们后,我就要回家中煮稀饭,拿妈妈给我准备好的两个小塑料桶去尾姑家水井把水打回来放到缸里去。能装多少就装多少,装不了满,妈妈回来在去挑。能帮爸爸妈妈,至少不用等到黄昏落山回来后妈妈还要忙到很晚。如果爸爸心情不好,会开始说道理的,我可受不了,不如把我能做的都先做了,爸爸妈妈们收工回来,洗个手脚就可以吃饭了不好吗。爸爸妈妈开心,我们也跟着开心,一家人其乐融融难道不好吗?爸爸妈妈辛苦一天了,何必惹他们不开心呢,累了一天,回来还要继续忙。
我把家务做完,去菜园给菜浇水。采摘菜回来,我就去尾姑家,学三姑怎么烧菜。
我第一次下厨,把菜烧了,盐放多了。爸爸妈妈和弟弟妹妹吃,妈妈和弟弟妹妹没有说什么,爸爸也不嫌弃,爸爸对我夸了一句,我家小缸会烧菜了,第一次做的菜比你爸爸我好可太多了,你知道你爸爸第一次做饭做菜是什么情况不,第一次做饭,放米不放水,糊了,打开锅盖才想起来忘了放水,把铝锅差点煮废了,被你奶奶又骂,又拿棍子追着跑打你爸爸,被你爷爷拦着救下你爸爸。第一次烧菜,把菜烧糊了,看了,没有胃口吃,吃起来苦苦地还有火烧焦的味,盐味没有。在这方面你比爸优秀多了,你别看现在你爸手中烧一把好菜,那是你爸我练出来的。你呢,多烧烧菜,就会慢慢掌握学会放多少菜搭配多少的盐了。
菜放了盐有点多,但不影响我爸妈和弟弟妹妹把它吃完,就是太耗白开水了。
从此后,除了早餐的饭不是我做外,中午,晚饭我都包揽了。不会,我就在我爸或我妈下厨,我都会站在他们的旁边看着他们怎么操作,下次轮到我,我也会。
家务活让我做到出社会后,我妹妹才接我的活。
每天砍甘蔗回来,我爸晚上都会记工,免得会漏了哪家的工就不好,轮到谁谁家的时候,我爸心中都会有数,要还谁家的工多少天,欠多少天,做到一清二楚的。
砍甘蔗够一卡车后,我爸就去大村里跟村长报备,说家里甘蔗已砍够。村长报备后,就等派车下来把我家甘蔗拉。
甘蔗卡车来后,是白天,我也去参与,但我也帮不了什么忙,人太小了。只能远远的看着我爸妈还有大村里我爸叫过来帮忙的九个叔叔。我最多帮忙的是他们渴了,帮忙提水给他们喝。
甘蔗装满后,我爸就回来换件衣物,就跟车去了。跟司机到糖厂,把甘蔗把秤,给钱了才回来。
回来后,我爸就把一些钱交给我妈妈,但没有交完,一小部分我爸留着花。
第二天早上我爸爸就去菜市场买菜,把菜买好回来后,我爸爸做好的饭菜,就去叫过来帮忙的那九个叔叔过来一起喝酒。
因为这些都是正常的,你来我往,互相帮助,帮忙,然后就是到第二天买酒一起喝,一起聊聊天。
农村人的生活就是简单纯朴,不收工钱,互帮互助,很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