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退亲前
“如果给我一次机会,我会不会过得更好……”张老太心中暗自思忖,眼前的景象似乎在提醒她自己的大限已至。她这一辈子没有什么大的出息,老伴早早离世,如今独自一人把三个孩子拉扯大。如今,三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老大能干,老二老实,唯一的女儿也嫁了个不错的人家。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和睦,平时总是有商有量,互相关心。即使自己离开了,她也不必担心他们会闹不和。
回想起自己的一生,张老太心中不禁感到一阵苦涩。她这一辈子似乎没有过上顺心的日子。记得当年,第一次谈婚论嫁时,那个心仪的对象本来快要成了,却在关键时刻突然接到任务,离开了两三年。她这个年纪怎么能等得起,只好无奈地退了亲。后来,她嫁给了这个早死的老头。他一辈子窝里横竖不上进,既不心疼人,最后还早早离世。连家里的老宅子都是她自己一砖一瓦堆起来的,累得她躺了三天才缓过来劲,结果他还埋怨她不给做饭。
回想自己这一辈子,她从未做过坏事,心中不禁疑惑,老天爷为何对她如此不公。她嫁人后,那个心仪的对象回来了,还把全家人带到了城里,后来听说过得不错。每当她想起这些,心中便不由得涌起一阵惋惜:如果当初没有退亲,会不会那美好的日子是属于她的呢?
此时,张老太难得有片刻的宁静,然而脑海中却不断浮现过去的点滴,仿佛生命的走马灯在她眼前一一闪过。难道这真的是大限将至,老天要她重温这一生的点滴吗?
昏睡了整整一个星期的张文英老太,终于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她艰难地环视四周,冰冷的墙壁,旁边的监测器发出规律的嘀嗒声,刺鼻的消毒水味弥漫在整个房间里。
“这是医院?我不是在家给孙子煮饭吗?怎么会在这里?”张老太缓慢地回想着,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安。
此时,大儿子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带着几分焦急和不满:“咱妈的老房子必须是我的!妈住院这段时间,我一直守在这里,生怕错过她醒来的那一刻。这四天我连澡都没洗,你看看我这一身的味道……”他的声音中透着无奈和疲惫。
小儿子的声音随之响起,带着一丝调侃和憨厚的笑意:“你守着,你守着,难道我就没有在这里尽孝吗?我可是放弃了面试的机会,特意赶来陪妈的。老房子你想要可以,但城里的那个三室一厅得是我的,正好我们两兄弟平分,嘿嘿。”
“怎么能平分?那个三室一厅本来就是我们家的,是我爸当家出钱买的,怎么能归你呢?老二,你想什么呢,难道你是想钱想疯了吗?”大儿子不满地反驳,声音中夹杂着愤怒和不解。
“呦,你看,大嫂,你说的还是人话吗?四十万的房子,你只需添上五千,房子就算你的了。说我二哥做梦,我看你们家才是做梦!”小女儿的声音尖锐而激烈,毫不留情地插嘴。
“你说谁呢,有你这样的兄弟吗?”大儿子愤怒地回应。
“说谁呢,就是你,咋滴啦?”小女儿毫不示弱,气氛愈发紧张。
吵闹的声音在小屋里回荡,张老太太心中感到一阵无奈,她想要起身制止这场争吵,但浑身无力,似乎所有的力气都被岁月耗尽。她拼尽全力,终于发出了一声微弱的呼喊:“树啊……”话音未落,喉咙里一团浓痰卡住,令她无法继续。她脸上岁月的痕迹开始显现出一丝难得的红润,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抹红色渐渐加重,又慢慢褪去,最终她的气息也随之消散。
“噔,噔噔,噔噔噔……”敲门声不断传来,犹如一阵急促的鼓点,打破了房间的宁静。张文英在床上翻了个身,迷迷糊糊地嘟囔道:“为什么这么吵呢,还让人睡觉吗?”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满,却并未真正打算起身。然而,门外的敲门声依旧不知疲倦,仿佛在催促着她清醒过来。
“能不能安静会!”张文英终于忍不住大声喊道。就在她的声音落下时,门外的敲门声戛然而止。她猛然坐起身来,心中一阵慌乱,意识到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我,我这是在哪?不是在医院吗?还是把我接回家了?”她喃喃自语,脑海中闪过一丝不安。
此时,子女们的争吵声也随之停止,看来他们之间的矛盾终于得到了缓解。张文英环顾四周,突然意识到自己身处的竟是她的闺房——四十年前未出嫁时的房间。那一天,回门时她发现这个房间已经变成了自己侄子的,之后便再也没有进来过。
低头一看,她的手白皙幼嫩,完全没有了岁月的痕迹,指尖滑过的肌肤没有一丝老茧。她急忙摸了摸自己的脸,虽然看不见,但完全感受不到任何褶皱。心中一阵慌乱,张文英迅速下床,朝着镜子走去,想要确认自己的身份。
当她站在镜子前时,映入眼帘的竟是她十八岁时的模样——一双丹凤眼此刻显得格外明亮而慌张,仿佛在诉说着她内心的震撼。“我是回到过去了……”她喃喃自语,声音颤抖,心中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惊喜与恐慌。此刻,她的思绪如潮水般涌来,过去的回忆、未曾实现的梦想,纷纷浮现在脑海中。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一切,但心中却隐约感到,或许这是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英子,你开开门,我得和你说道说道,你可不要想不开,再等两年你多大了……”门外的人似乎没有要停下了的意思,一边敲着门,一边叫喊着,瞬间张文英意识到自己回到了和那个DB的定媒的第二年,突然二婶告诉那人还要在在外面三年,再等就成了老姑娘,让家人想想办法退了这门亲事,再找,而自己正在犹豫不决在屋里生闷气。没想到,自己真的回到了起点,“真好,我要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张文英笑笑鼓励自己即使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这么幸运回到以前。外面的敲门声仍不断,张文英回忆起此时应该是自己二婶来说服自己去闹着父母退亲的时候,当时自己怎么来着,气势汹汹的去找爹妈,当时还埋怨自己爹妈不像二婶体谅自己,不想看自己好,现在想想真想一巴掌扇自己,但是现在既然自己做了重新回来了,就不会让同样的事情在发生,想通一切,张文英去开了门“二婶,你干啥呢?我想睡一会,你看你一直敲不停,出啥事了?”
“出啥事了,出啥事了,出大事了!你还有心情睡觉,你爹妈也真是的,怎么一点儿都不上心!你知不知道你说的那个DB的还要在外面待三年,中间也不回来,谁知道他能不能回来?再等三年,你多大了,啊……你也不想想!”二婶一边说,一边急匆匆地往屋里挤,进屋后开始四处打量,“你这屋里收拾得不错,哟,我大哥还给你打了个衣柜,我看看里面。”
“哎,二婶,你咋能翻我衣柜呢?我还有小衣服呢!”张文英连忙把衣柜关上,随后领着二婶在平时梳头的凳子上坐下,自己则坐在床边。
“二婶,你刚才说啥?那个人还得三年,谁跟你说的?”她忍不住问。
“谁说的,这可都传遍了,就你傻傻地不知道。我可跟你掏心掏肺,别人的闺女我才不管呢,你这小丫头片子,柜子也不让人看,看你……”二婶一边说着,一边摇头叹气。
“好二婶,到底怎么回事?我这还眯着呢。”张文英的心里开始紧张。
“我跟你说,我得到消息,你那个DB的要在外面待三年,现在连人影都见不着。等到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呢。你说你不被耽误了吗?我这来给你通风报信,赶紧告诉你爹妈,退亲吧。”
是的,事情果然是这样的。和二婶说完后,张文英立刻找爹妈发了一顿火,最后果然退了亲。更可笑的是,后来她才知道这个二婶的娘家侄女竟然嫁给了那个DB。此时想想,平时和善的二婶,怎么就让人觉得如此不舒服和刻薄呢?
“行,好二婶,还是你平时想着我。等会我就和我爹妈说说去,你看,你现在先回去歇着吧。”
“好咧,等你好消息,我就走啦。对了,我看你这头绳不错,你也知道你妹妹啥也没有,就送给你小妹吧。”二婶一眼看到梳妆台上放着的红头绳,直接揣进了口袋。张文英想去制止,但话到嘴边一转,最终还是说道:“行,你拿着给我妹吧,到时候看看她戴上怎么样。走吧,我送你出去……”
送走了二婶,张文英关上大门,笑容顿时消失,心中暗想:真是的,到了这个年纪,竟然还贪图小孩的红绳,真是没有谁了!她知道,现在不是撕破脸的时候,心里虽然不满,但还是忍耐着。想了想,张文英决定不再继续躺着,收拾一下自己的房间,然后去厨房准备晚餐。
平时,父母舍不得让自己的女儿进厨房受那油烟,都是等到下地回来,再叫她一起吃饭。可现在情况不同了,之前她一直在照顾上辈子的老头,早已习惯了忙碌的生活。没过多久,家常的三菜一汤就做好了,香气四溢,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巧的是,就在这时,张大山夫妻刚推开自家的门,便闻到一阵阵饭香。他们还在嘀咕着,邻居家今天煮的饭怎么这么香,没想到竟然是自家的女儿在厨房忙活呢。
“英子,你怎么把大门锁上了?有没有什么人来过?”宋莲小心翼翼地问,心里有些忐忑。她生怕女儿会因为那些流言蜚语而闹起来,尤其是听说有人在外面乱传英子的事情,甚至说她已经在外面待了三年,能不能回来还说不定。幸好现在女儿对此一无所知,不然事情恐怕会更加复杂。
“没事,刚刚二婶来了,还拿走了我一个头绳呢,真是的,那可是我刚买的!”张文英撅着嘴,满脸无奈地说道。
“你二婶来了,说了些什么吗?”张大山一边喝水,一边凑上前来,眼中闪烁着关切的神情。“没事,爹在给你买新的,嘿嘿。”
“没啥事,咱先吃饭,吃完再说。”张文英说着,便开始忙着摆放碗筷。
张大山和宋莲对视一眼,心中暗想:既然吃完饭再说,那就说明事情不大,或许闺女还不知道,算了,先吃饭吧。
“呦,咱闺女的手艺真不错,我都吃了两碗啦!”宋莲满意地夸赞着,脸上满是自豪。张大山点点头,附和道:“对对对,真不错!”
“妈,你说啥呢,还不是平时我做饭少。以后这饭我来做,保证让你每天吃得满意!”张文英一脸坚定地说道。
“那可不行,不能累着了,偶尔做做就行,哪能每天都这样呢?”宋莲心疼地摇摇头,不舍得让自己唯一的闺女天天在油烟中忙碌。
“那能有什么关系,以后就这样啦!”张文英一锤定音,随后话题一转,“妈,我二婶今天来说那个DB的三年不回来,让我退亲来着。”
“啥?你二婶说啥?那个惹事精,看我不去撕了她的嘴!”宋莲一听这话,瞬间怒火中烧,站起来就要出去。张文英连忙拦住她,“妈,你能不能先听我把话说完?”
“你消停着,先听闺女把话说完。大半辈子的人了,一听风就炸,坐下听着!”张大山敲了敲饭桌,低下头不再说话。
“妈,你先别气,我是说我听说了这个事,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所以才想和你商量一下。”
“这事,真不知道哪个缺德鬼在乱传。我也问了亲家,亲家都不知道是谁说的。人是没有联系上,但咱这门亲事是不会变的,你放心,他们是不会乱来的。”
“爹,我没说不放心,只是外面传得沸沸扬扬的。我是不会退亲的,只要您不介意再养我三年。”张文英坚定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行,行,明天你拿20个鸡蛋去亲家家,这外面传的,他们夫妻俩也不好受。你去也能给他们定定心。”张大山点头同意,心中暗自欣慰。
“好的,爹,明早我就去。”提到未来的公婆,张文英心中五味杂陈。上辈子她只见过一次,还是在她坚持退亲的时候,那个据说老实巴交一辈子的小学老师跑了一路,气急败坏地给了她一巴掌,哭着说自己的儿子在外面过得很好,能回来。
现在要去看看曾经打过自己的人,想想也有点害怕。心中忐忑不安的她,深吸了一口气,默默鼓励自己:这一次,我一定要勇敢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