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边关局势
刘掌柜规定,每天入账的银子必须第一时间入库,经过她点算之后,才能够支取。
即便是李政这个主人想要用钱,也必须打申请。
这么做是为了严格管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对于李政花钱大手大脚,刘娥十分不喜,觉得有很多钱都是没必要花的。
而李政对此自然是乐的见到,他也知道店里没有刘娥坐镇,他只会将事情弄得一团糟。
中途小虎带着人出去了一趟,回来之后每个人脸上都笑眯眯的,李政面带疑惑,不知道他们干啥去了。
一直到他无意间看到对面的店伙计全都鼻青脸肿之后,李政这才嘴角抽了抽。
他心想这些岳家军果然各个都不是善茬,都是闲不住的主,你说你们没事揍人家干嘛,虽然来路不明但现在看来人家也没对咱们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反倒是隔三差五的过来送银子。
这才不到两天,店里的万花筒都快被他们买光了。
对此李政也是有些纳了闷,这些人平时总盯着万花筒干嘛,只要自己的货物一摆上去,立刻就会被这帮人全部买走,好像生怕被别人抢走似的。
如今李政的杂货铺在镇上的名气非常大,几乎在店里上新的第一时间所有人都收到了消息。
这一方面跟店里的宣传手段有关系,一方面也跟众人的好奇心有关。
再加上县令大人也亲自到店铺视察,据说县令看过后很满意,对杂货铺的掌柜李政态度也十分友好,这就更让人不禁好奇,店里这次出现的是什么商品。
当得知店里竟然卖武器之后,镇上唯一的铁匠王五第一时间赶了过去。
他脸色十分不好看,觉得李政抢了他的生意,所以一进门就有些阴阳怪气。
他走到那些刀枪和宝剑跟前指指点点,言语中透露着对这些铁器的鄙夷。
对于旁人的质疑,李政和刘娥都不是很在意,在他们看来开店的自然就要面对各种刁难。
然而大牛很干脆,直接当着王五的面拿过一把宝剑,然后用一根头发在上面一吹,头发应声而断。
王五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直接就给跪了。
随即红着脸一路小跑回了铺子,扬言要直接关门大吉,称丢不了这个人。
王五这边的动静,也惊动了附近的商号掌柜,他们第一时间就跑到了李政的杂货铺之内。
众人拿起新到货的兵器,一样样仔细观察了起来,随即视若珍宝。
与此同时,龙三带着一群鼻青脸肿的大内侍卫,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回到了郑国国都,并将那把从李政店里买到的宝剑递交了上去。
郑君一听是李政店里上的新货,第一时间结束造人活动,来到了大殿之内。
随后经过询问,郑君就让龙三回去。
而他自己则是一脸激动的捧着宝剑,一刀就砍在了殿中大鼎之上。
这一剑郑君用上了全力,竟然直接将大鼎的一角给齐刷刷的砍了下来。
一旁的张大伴嘴角抽搐,望着被砍破的大鼎心中在滴血,这个鼎乃是郑国第一代国主所造,几乎相当于是郑国的国宝了。
结果被郑君拿来当靶子,直接就给砍了。
如果他不怕郑君砍头,真想骂一句败家子。
“哈哈哈哈,好宝剑,来人啊立刻呈送仲父。”
一旁的张大伴一个趔趄差点被摔倒,他猜得果然没错,这刚刚才得到的一把剑,这就连夜往大秦送了?
郑君啊郑君,你这也太上杆子了吧,谁都知道你崇拜龙皇,可这大半夜的不太好吧,好歹明日再送啊。
虽然吐槽归吐槽,可张大伴不敢耽搁,只能喊来人手准备八百里加急将此物送往大秦。
郑君看着张公公忙活此事,忽然又想起什么吩咐道:“还有,记得告诉龙三,务必打听清楚这种武器那个杂货铺背后的商队是否可以批量制造,若是可以的话看看是否可以将其制造技术一并买下,无论花多少钱寡人都不在乎。”
“寡人别的不求,只求仲父大人高兴。”
“是,陛下。”
“对了,龙三说回头还有盔甲送来,据说那家杂货铺卖的盔甲,质量也是上乘。”
张大伴听闻立刻回应道:“回禀郑君,龙三的确说过,不过那个李政暂时不打算卖,龙三也没有强行索要。”
对此郑君十分满意,表示不急,说干脆等到凑齐全套一起呈送龙皇陛下。
听到这里张公公也松了口气,随即便退出了大殿。
张大伴走后,郑君脸上的谄媚和玩世不恭肉眼可见的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严肃,以及那压抑不住的兴奋。
“好好好,终于让寡人等到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随后他看向东方,一脸阴沉的喃喃道:“龙生九子虽各有不同,但都是龙子啊,凭什么寡人明明是真龙血脉,却因为只是庶出就要被发配这苦寒边疆。”
“而且还要以子侄的身份苟活。”
“不过,这又怎样!”
郑君忽然捏紧了拳头又道:“寡人总有一天会拿回自己应得的东西。”
“寡人乃大秦龙皇第十子,秦云!”
“不是什么龙皇表兄郑赢君之子”
“秦峰!秦铭!荣孙太后!”
“你们都给寡人等着!”
...............
第二日一大早,满脸疲惫的龙三,依旧踢着正步来到了杂货铺,然后找到了李政,询问冶炼技术是否发卖。
听到李政拒绝之后,龙三并没有什么表示,而是乖乖的走人。
之后熊白就再次上门,这一次很明显他的态度更加和蔼了,竟然拉着李政谈起了卫县的政务。
李政虽然有些懵逼,但他对于郑县的许多事情也很感兴趣,比如说对面大梁国有没有出兵的迹象等等。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县令熊白似乎一点也不避讳,并不在意李政只是一个小小的掌柜,而是有什么说什么,借此机会李政也得到了许多外人不知道的内幕。
如今卫县的情况可以说是非常的不好,大梁的飞虎城与卫县遥遥对峙而且更靠北方,虽然仅仅隔着一条河但气温却更低。
所以那边的百姓也同样受灾严重,许多当地村民已经开始大批大批的饿死。
对于这种情况,和卫县这边不同,大梁国比较有侵略性,他们对待饥荒的唯一办法就是抢。
抢牛羊牲畜,抢粮食人口,抢女人小孩,总之能带走的统统抢走,只要卫城城墙一旦被攻破,那么卫城里面的所有东西人口都会被大梁游骑兵抢走,带不走的就毁掉。
不过郑国卫县地理位置上来说也算是上国大秦的边关,属于大秦与北方狼骑帝国的战略缓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