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北方二城拜访
除了新宁州守卫旅外,原先的一团和二团也各自吸收了部分新宁州士兵,人数扩充到五千人。
但两个团依旧没有扩编为旅,只是在原有基础上扩编了营级别单位,如今每个营1000人。
至于阿尔巴的放牧队三千兵马,和温图部骑兵团一样,组建一支蒙古骑兵团,成为一支游离于正规军之外的机动力量。
平时放牧,战时出征,作用等同于陈林麾下的民兵。
至于装备,除了新编一团二团全面装备98k步枪外,新宁州守卫旅,再等等吧!
因为他们的元首又没钱了....
重新编制军队花了整整九天时间,第十天,正当陈林打算检阅新编的二团一旅时,前方探马突然来报,说北边30公里外来了两支兵马,人数不多,不像是来找事的。
陈林让新上任的新宁州合成旅旅长李丰田派人进一步探查。
半个小时后,在新宁州当地士兵的探查下,总算是弄明白这两支兵马的成份,正是位于新宁州北边的新明州和新庆州派来的。
新明州,大概在后世西雅图所在区域,话事人是大明皇家后裔,永历帝后人,福王朱伯文。
新庆州,大概在后世温哥华所在区域,话事人是天地会广东洪顺堂会首,黄家豪。
与最南边后世大概在波特兰区域的新宁州,形成南北纵贯一条线。
新明州手中掌握着通往中原和南洋的海路,与中原反清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三城中海军实力最强大的一支,也是唯一朱家后人掌权的一支。
新庆州拥立绍武帝后人,黄家豪虽然依旧举着反清复明的旗帜,可他干的事却跟反清复明一点都不搭嘎。
虽然新庆州也靠海,海军力量也不弱,但他们的精力却都放在东边,是唯一在认真经营自己治下土地的一派,似乎有想在北美落地生根的意思。
他们积极与英国加拿大殖民地贸易,也是公鸡会成员最多的,等于是跟英国人结盟。
在英国人的特许下,经贸网络已经渗透到五大湖流域,手上控制的土地也一步步向内陆发展,成为三城中控制土地面积最大的一派。
三城中,朱伯文麾下的新明州最强势,一心想着统一三城。
黄家豪则是一心想着赚钱,想要跟英国人打交道,只要南边两城不来搅和他,谁当老大都可以。
但要是有人敢耍心眼玩阴的,他不介意与另外一方联合起来将其干掉。
所以隐约间,最北边的黄家豪和新宁州有着一种默契的联盟,共同制约咄咄逼人的朱伯文。
从李丰田口中大致了解三城间的关系后,陈林心里有底了。
既然不是来找事的,那自己这边该干嘛干嘛,没必要专门等着他们。
检阅部队继续进行,最重要的是授勋仪式。
队伍大了不好带,这时候就需要荣誉来激励。
军衔,就是最好的激励。
陈林自己作为独立团一团团长,正式退居幕后,将团长让给了陈福。
但陈福也只是代理团长,他的正职依旧是调查局局长,因为身兼二职,所以授予上校军衔。
二团团长子元,授予中校军衔。
新宁州守卫旅旅长李丰田,作为对长辈的尊重,授予上校军衔;副旅长兼一团团长范德彪,授予中校军衔。
蒙古骑兵团阿尔巴,因戴罪之身,暂时授予少校军衔。
还有远在金山卫的黄辉冯,也被授予海军中校军衔。
其余中低层军官,全都按品级和功劳授予相应的少校、上尉等军衔,反正是皆大欢喜,人人有份。
当然,最荣耀的还是元首大人亲自授勋的陈福、李丰田六人。
六个人昂首挺胸的站成一排,高扬着下巴,在全军将士的注视下,由陈林这位元首亲自为他们戴上肩章。
“敬礼~~·”
随着警卫连战士一声高亢的‘敬礼’,齐刷刷啪的一声,全体将士朝这位六位军方高层敬礼。
这一幕正好被刚刚到来的朱伯文和黄家豪看了个满眼。
两人眼中都是露出忌惮之色,朱伯文低声说道:“黄会首,新宁州军容....气势不凡呐,以孤看,你的小日子想继续过下去,怕是不太可能了....”
朱伯文话里的意思就是想跟黄家豪结盟,可黄家豪似乎没听懂,只是淡淡说道:“有我什么事,反正我不争老大,你们谁赢我听谁的。”
朱伯文再次说道:“想必前段时间这位元首大人阻击鞑子铁骑时,黄会首应该也在吧,怎么样,面对那样的火力,你还能淡定吗?”
黄家豪脸色一沉,话都说到这了,再矫情就是自欺欺人了。
“福王有话不凡直说。”
朱伯文依旧看着远处的陈林:“孤相信黄会首应该能看出这位元首的野心,他的到来破坏了咱们三城间的平衡,孤怀疑我那堂兄就是被他害的.....”
说到这,黄家豪打断道:“我不是瞎子也不是聋子,有些事情还是知道的,说重点。”
朱伯文自嘲一笑:“很简单,你我结盟共同对付这位,事成之后你依旧过你的小日子,你也知道孤志不在此地,迟早是要反攻中原的,所以这块宝地最终是留给你的。”
黄家豪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并没有回应朱伯文,因为陈林已经朝他们两人走来,身后跟着六大将领和警卫连战士。
朱伯文自恃大明皇族身份,站在那纹丝不动,等着陈林主动行礼。
黄家豪占着自己长辈的身份,同样站在那没动,只是礼貌性的跟陈林点了点头。
对方给面子,陈林自然也给面子,拔出勃朗宁手枪后并没有对准黄家豪,而是瞄准朱伯文的脑袋直接就是一枪!
嘣!
!!!!
惊天巨变,上一秒还在装清高的朱伯文,下一秒就脑袋开花了!
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
三秒过后,朱伯文身后的侍卫才回过神,纷纷掏出燧发枪手枪,可等待他们的却是六大将军每人一把勃朗宁手枪连续射击。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