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避难所中的三个人。

都是在未知生物的这种手段下,被逐一击杀。

没有造成任何太大的动静。

“这怪物进化的速度太快了。”

虽然未知怪物的捕食手段看着让人头皮发麻。

但苏武更担心的,其实是它的成长速度。

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能从篮球大小增长到两米多的直径。

简直骇人听闻。

并且那种蛋壳一般的造型,很难不让他联想到正在孕育中的幼崽。

苏武甚至怀疑,会不会有种可能。

即使是直到被击杀之前,那种怪物其实都还处于胚胎状态。

并没有真正的诞生。

只可惜,这一切的疑问,都随着未知怪物的死亡,变得再也无法被求证。

担心可能会隐藏有没发现的未知风险。

苏武并没有去动避难所中的任何物品。

甚至就连搬过去的实验室仪器,他都没打算回收回来。

至于不能舍弃的工程机器人那些。

苏武对它们进行了多次的消毒。

并暗自决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

都不会再与它们进行任何直接接触。

另外,还会加强对它们的全方位监控。

以确保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处理完了所有的事情。

苏武犹豫了一下,没有把那座避难所摧毁。

而是将从那里获得的情报。

都通过侦察无人机,转发到了距离最近的一座官方避难所之中。

这个世界的科技,其实已经相当发达。

那未知生物的残骸,落到官方的手中。

或许还能被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情报。

虽然不管他们研究出来什么。

苏武都不太可能知道。

可这并不重要。

只要人类中有那么一部分人,能对这种未知生物,多出一份警惕和了解。

苏武做的就不算白费。

将基地车设置为自动驾驶,继续前进以后。

苏武来到了卧室。

一晚上没有合眼,他现在困倦的只想好好睡一觉。

在基地车稳定的行驶中。

苏武关闭了卧室的灯光,很快陷入最深层的睡眠中。

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时间已经接近傍晚。

而这时,基地车仍然在车载智能的控制下。

稳定的以30到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前进着。

简单的洗漱了一下。

苏武来到驾驶舱。

首先看到的便是全景玻璃外,远方那占据了几乎一半视野的巨大峡谷。

“迈拉克大峡谷。”

苏武一眼就认出了那座东洲最大的峡谷。

而后,他又为基地车的行进效率感到了意外。

“这一天下来,怕不是前进了有五六百公里吧。”

“居然都跑到了这边。”

这还是苏武第一次,能够这么顺利的一口气跑出这么远的距离。

之前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意外打断。

导致速度怎么也快不起来。

基地车顺利的进展,让刚刚睡醒的苏武心情相当不错。

在驾驶舱的主控屏幕上调出地图。

发现距离真正进入迈拉克大峡谷,还有三四十公里路程。

便干脆让车载智能继续自动驾驶。

他自己则趁着这个时间,整理起昨天晚上研究出来的那些资料。昨天遇到的那只未知的怪物。

苏武暂时将其命名为紫晶体。

就单纯的战斗力上来说,紫晶体应该还比不上拿着霰弹枪的猎人。

它唯一的攻击方式,激发出一片红色的丝线。

射程只有5米。

同时,红色丝线本身的物理穿透性也不强。哪怕只有一毫米厚度的金属,比如易拉罐和铁皮罐头,也能轻易将其抵挡下来。

它真正具有杀伤力的地方,在于强力的麻醉。

能够瞬间致人昏迷。

而后续进食过程中的分解和吞噬,过程都非常缓慢。

如果被缠绕的猎物意识能够保持清醒的话,估计可以很轻易的就摆脱红线的缠绕。

但战斗力弱,并不意味着紫晶体这个种群的威胁就不大。

单单从它们那匪夷所思的成长速度来看。

只要给它们供应充足的养料。

它们完全可以在一天之内,就进化成为一个庞然大物。

而再根据它们的体型,在增长到篮球大小的时候会进行第一次进化来看。

后续体型继续增大以后,未必不会再出现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进化。

到时候,也不用给紫晶体多大的强化。

只要让它拥有了移动能力。

对于一座座人类的避难所来说,就足以成为噩梦般的存在。

“希望只是多虑了吧。”

当天色再一次完全黑暗下去的时候。

基地车驶入了大峡谷的内部。

迈拉克大峡谷虽然号称是峡谷。

但主要是因为峡谷两侧的山脉太过高耸,将其衬托的犹如谷地平原一般。

实际上,真正进入峡谷内部以后。

就会发现里面崎岖难行,遍布了大量的石头林与沟壑。

要不是里边还有一条末世前修建出来的公路。

以基地车的块头,没有半个月的时间,怕是都不可能走出去。

只是,尽管如此。

因为缺乏维护,还有地震和风暴肆虐的缘故。

这条峡谷中的唯一一条公路。

仍然还是给苏武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就比如,基地车刚刚进入峡谷一公里后。

就有一条断裂的大桥将前路截断。

“有的忙了。”

操纵着侦察无人机将前方的路段,都简单的侦查了一遍。

苏武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难题不止眼前断裂的桥面。

还有后面被地震拆解的七零八落的路段。

保守估计,想要穿过峡谷这片40多公里的区域。

至少得连续奋战三天。

平均一天能前进10多公里就算不错了。

或许唯一能令苏武感到有点慰藉的。

就是这次他在基地车上带来的帮手和材料足够多。

不至于对损坏的路面束手无策。

在人工智能的视野中,白天和黑夜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

伴随着接到修复桥面的任务。

基地车第二节车厢中的小型挖掘机和运输车全部行驶下来。

与此同时。

位于第三节车厢中的两架无人机。

也携带着钢绳,飞往桥对面。

架设起一道又一道的钢索。

用于连接断桥的两面。

这些绳索,将会成为支撑断开的那一部分桥面的主力。

以供基地车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