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所有人走后,李宁静困意渐渐袭上心来,弥漫了她的整个脑海,眼皮困得睁不开眼睛,整个人有气无力躺在床上,上午精神抖擞,下午整个人困得不行。

李宁静不想用法咒消减自己晚上熬夜的疲惫。

小院门口,林村长过来找李宁静去镇上走一趟,毕竟,李宁静是养殖厂里养殖顾问。

林村长轻叩李宁静院子大门,林村长的敲门声打破了室内的静谧,听到敲门声李宁静刷的睁开眼,李宁静跟林村长去公社找镇长讲养殖厂。

那个年代,村里的口号是:亩产量要过黄河跨长江!亩产达到400斤叫过黄河,亩产800斤叫跨长江。

(杂交水稻由袁爷爷研究,1964年,袁隆平爷爷率先在我国开展杂交水稻研究。

1973年,袁隆平爷爷实现三育配套,育成杂交水稻“南优二号”。

1975年,在湖南大地出现了千军万马下海南的动人场景,当年在全国多点示范的面积达5600多亩(1亩=1/15公顷)。

杂交水稻审定是在1979年,1973年到1979都是实验没有正式推广,大面积推广是在1990年以后。)

生产队的亩产量,好年景时200多斤,歉收的年头也就100多斤。口号年年喊,产量上不去。

生产队的日子紧紧巴巴,工分值很低,两毛左右是大多数,有的队如果达到三四毛,那可是富足村子。

那时的政策是: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有人在全面发展上动了脑筋。

有的生产队办起了“小工厂”,让大家全部挣到工分。

公社占地也不算大,只是一个普通的民宅子,在几间紧挨着厢房的周围是一道两米高半米厚的墙壁上,公社墙上用墨水写着“为了幸福生活,不惧困难,奋勇前进”。

围成了一个简单的小院,围墙面对来路的方向开了一个拱形的半月门,透过半敞着的木门,可以看见院内公社书记在椅子上休息。

林村长敲响了公社书记院门,公社书记客气问:

“老林,你怎么有空来看我!平时叫你来我这里吃饭都不来,明长村里发生什么事了?让你下午冒着大太阳跑过来,我们去公社客厅里聊公事。”

客厅里的布置很简单,一张四方桌,四张长凳环绕,在四方桌的两旁不远处,各放了两个有靠背的座椅。

四方桌上放着一把白色的景德镇烧制瓷器大茶壶,下面放着一个托盘,一圈八个茶杯围绕在瓷器大茶壶周围。

在四方桌的后面墙壁上,挂着画有毛主席的画像。

公社书记带着林村长和李宁静坐在四张长凳上。

公社书记女下属拿着茶壶为林村长和李宁静倒水,公社书记女下将三杯茶水放在四方桌面上。

“书记,我给你介绍个人,你们认识一下,我身边坐着的李宁静同志,她现在在我们红旗小学当老师。

我找你有事情,你之前不是其他省其他村庄都办小工厂了,我们明长村要办小龙虾养殖场。”

“办厂不是件容易的事,小龙虾是什么东西?”

公社书记放下喝水的茶杯问道,林村长让李宁静回答公社书记的疑问。

“小龙虾一般在水田水边有,田里红色虫子,龙虾是我们在水库烂泥巴发现的。

我们可以把小龙虾做成菜,它味道非常好吃,我知道怎么养殖小龙虾。”

林村长接过李宁静的话道:

“我们村子里有两三亩水田可以养殖小龙虾,李宁静知青出小龙虾的菜谱和养殖技术。

村子里占三成,市里占三成利润,镇上占两成,李宁静占两成利润。可以增加我们村子、镇上、市里的收入。

李宁静认识一些退役军人,他们有些在国营饭店里面当师傅,可以卖到饭店里。

供销社可以卖,可以让村民在空闲时间去推荐小龙虾 ,每卖出去一斤小龙虾可以分到一毛钱,小龙虾一斤卖三毛钱,送给供销社菜谱。”

公社书记听到俩人的话,觉得可以干小龙虾养殖场,他同学在其他省其他村庄在办了一个五个人的小工厂——“卫生香厂”,卫生香就是一种祛除异味的香。

如果一间屋子里有异味,点燃一根卫生香,功夫不大,就把异味祛除了!屋子里充满了香味。

业务员周游了几个省后(尽量避开本省),大获全胜。订货单拿回一大摞。

把他们村搞得红红火火,工分与钱都挣到了,上面领导号召向他们村学习。

林村长从口袋里掏出来信封,信封上面写明长村小龙虾养殖场审请,信封早早被林村长找村里书记盖章通过了。

现在就差镇里公社和市里公社批准通过了,公社书记接过信封看了没有问题后,回屋子里抽屉里拿出印章和印泥。

将信封平整放在桌面,印章多蘸几次印章,整整齐齐压在信封,信封出现“红旗公社”印章。

公社书记将信封交给女下属,让她把信封和其他文件送到市里公社里。

公社书记从一盒厚厚的铁盒子里拿出给林村长办小龙虾养殖场的钱,数数钱,将一百多块钱塞进林村长口袋,拿出笔记本登计办小龙虾养值场的钱。

林村长和李宁静告别了公社书记,骑上自行车一起回村子里。

广播站内,李宁静站在外面跟田里大婶聊天,林村长对广播喊道:

“大家下午好!我是林村长,所有人现在放下劳动工具,全部到村口大树下集合。”

田里上工的村民们与知青们听到广播放的消息,知青徐萘大声嚷嚷:

“村长招集大家过去,不会是小龙虾养殖场有消息了,小龙虾养殖场要招工人去干活。”

在田里行走的村民们听到,拿起东西往集合地点跑去。

来得早的村民随意坐在地上,等所有人全部到齐,林村长拿着喇叭喊道:

“喂喂,大家听到吗?我来宣布一个好消息,我们村子里面要有小龙虾养殖场,公社申批通过了,村子里面招六位勤劳能干的村民,知青们招四位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