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
伴随着农家小院地表部分的竣工。
整个东洲都开始逐渐迎来了一场来自于人类文明内部的巨变。
竣工的第二天。
总数量直接暴涨了将近一倍,达到了2100艘的冰湖级运输舰。
开始将搜刮资源的区域。
推进到宽江流域中部地带。
曾经在末世初期最早陷入崩溃状态的商河市。
就此获得了它生命周期内,最后一次短暂的繁荣。
难以计数的机器人和工程设备。
让商河市的城市遗址,以及全市范围内大大小小的避难所。
都变成了一个个工地。
从中粉碎和分离出来的数以千万吨计的有价值的资源。
被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装进运输舰内,然后再以1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
缓慢又稳定地驶向江河市。
而作为一切运输物资的终点的农家小院。
则如同一个无底深渊一般。
不管输送进去多少物资,都无法将其填满。
也无法从它那里已经固定的外表上,看出任何的变化。
与此同时。
南方的萧江行省。
完成了省内统一的商队列车。
开始启动了大规模的人口转移。
数百支商队列车从行省的各个地方,陆续汇聚向同一条回归的道路。
导致萧江行省与江河市之间。
那条长达八百公里的路线上,沿途的任何一个地点。
在高峰期,几乎每隔一两分钟,就能看到一列商队列车经过。
地表恶劣的环境下。
很多时候甚至能见度都不超过一米的暴风雪。
在这种数量级的列车面前。
都仿佛变成了拂面的清风。
无法造成任何影响。
江河市北方,钢城。
相较于集中了苏武几乎所有运输力量的宽江流域和萧江行省。
钢城这座离江河市更近一点的超级城市。
仿佛像是被遗忘了一般。
每天都几乎没有任何来自江河市方面的列车,又或者运输舰抵达这里。
反倒是整座城市内将近2000万的居民。
日夜劳动生产出来的雪地运输车,机器人,外骨骼装甲,以及其它各种设备。
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农家小院。
填补那里因为暴涨的运输力,而出现的巨额劳动力缺口和工程设备缺口。
同时。
耸立在这里的大型无线电力传输装置。
已经增加到了两座。
它们汇聚周边数百公里范围内所有实时产出的电力。
以接近3亿千瓦的传输速度。
源源不断地将电力传送到200多公里外的农家小院。
形成一条无形,但又象征着巨额资源转移的特殊流通通道。
按照这种传输速度。
每正常运转一个小时。
大概就有接近10万吨的燃料,被发电机转化成了电力,远程存储进农家小院的球状闪电控制仓。
如果不是冰湖级运输舰的诞生和数量大规模的攀升。
遮掩住了它们的光芒。
单凭这种物资吞吐量,就足以成为整个农家小院体系内最强大的运输工具。
江河市,农家小院。
地下控制中心。
悬浮在金属平台上的东洲全息投影地图。
静静的闪烁着。
它的每一次的微光流转。
都代表着有天量的物资交换。
出现在避难所,或者商队列车和冰湖级运输舰出没的某个地方。
农家小院。
这座实质上的超级堡垒。
正在以鲸吞的气势,高速的吸纳着整个东洲的资源。
默默的向着一座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地下都市形态迈进。
5月6日。
对于农家小院避难所内的居民来说。
今天是一个有点特殊的日子。
因为他们避难所里的地下13层在今天彻底完工。
位于13层内,比地下8层的大型公园和大型游乐场的面积加起来还要广阔的大型水族馆。
也在这一天同步开放。
地下一层,生活区。
“准备好了。”
柳茜茜打开了卧室的门。
神情略微带着点兴奋和期待,对着苏武说道。
今天经过精心打扮的她,穿着一袭洁白的连衣裙。
裙摆下露出毫无遮掩,纤细而又秀美的小腿。
脚上还踩着一双样式简单的粉色凉鞋。
整个人看起来,清纯可爱中,又透露着独属于少女的青涩活力。
苏武眼中有些惊艳。
多欣赏了一会儿少女的身姿后,才从沙发上起身。
将柳茜茜的手轻轻拉住。
“那我们走吧。”
考虑到最近几天。
柳茜茜为了逆向研究解析生物战舰残骸上的科技。
几乎都快要累坏了。
在这水族馆正式建成的第一天。
苏武干脆给她放了个假。
准备专门带她去水族馆里游玩一天。
乘坐着专属的车厢。
一路通过复杂的避难所内交通轨道。
两人直接抵达了地下13层的水族馆入口。
入口是一座敞开式的广场。
因为苏武并没有限制普通人进入。
周围还能看到三三两两的人群,也在等待入场。
颇有几分末世前旅游景点的氛围。
当然,又由于同等规格的入口,在其它地方还有107个。
分流了首批20万名入场游客。
此时,偌大的广场中,实际也并没有太过拥挤。
属于既有人气,又不会影响到各自的游览体验的程度。
穿过广场。
真正进入水族馆的内部。
苏武和柳茜茜两个人,很快就踏入了一条由透明玻璃组成,左右与头顶都被幽蓝色的海水覆盖的长廊。
“真壮观呢。”
走在仿佛没有尽头的长廊中。
入眼皆是静谧而又深邃的海水。
还有无数巡游其中,在微光中折射着瑰丽身姿的海洋鱼类。
柳茜茜忍不住轻声地惊叹。
就算是她在末世前去过一次,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水天市海洋馆。
也不曾有过如此恢宏壮丽的人工海洋。
这其中,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令人难以想象的海量资源。
苏武安静地陪着少女漫步。
没有出声打扰。
亲手绘制了水族馆里每一份细节的他。
这个时候,再以游客的角度来参观。
又多出了几分别样的体验。
目前整个水族馆里的海水。
实际上是人工模拟出来的仿制品。
毕竟江河市身处内地。
在此之前连运输燃油的运力都没有。
被迫发展出了就地发电,再隔空传输电力的另类运输手段。
更不用说价值更低的海水。
不过,虽然是仿制品。
但它的规模一点也不小,总储水量达到了将近4000万立方米。
是末世前世界最大水族馆的600倍。
也因此。
那玻璃走廊外的海底世界,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片真正的微缩海洋。
广袤得足以让大部分栖息其中的海洋生物。
都察觉不出它与真正的海洋有什么区别。
同时,为了更加真实地模拟出海底世界。苏武他们现在所参观的这条玻璃隧道。
外部其实也有着一层色彩伪装。
保证在那些海洋生物的感知中,会把玻璃隧道识别为海底的断崖。
不至于会在不知不觉中,毫无准备地撞上去。
另外,苏武不惜耗费海量的资源。
建造出如此巨大的一座水族馆。
可不只是想要保留一些海洋物种,让它们不至于灭绝。
背后还有一层原因。
是为了给避难所设置一层保险,增加容错率。
如果说未来,因为某些原因。
避难所无法再从外界获得任何资源。
那么这一座水族馆。
就可以成为后备资源地。
用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为避难所再续上一命。
当然,真到了那一地步。
所谓的微缩海洋,还有里边的海洋生物。
恐怕都只能变成标本。
又或者干脆成为避难所居民的食物。
苏武并不希望真的会有那一天。
在水族馆内逛了整整半天的时间。
再顺便于海底旋转餐厅内,吃上了一顿特供的晚餐。
晚上。
苏武两人没有离开水族馆。
就在位于海底的一间三面透明的海景卧室中。
相拥着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这一天对于柳茜茜来说,是一次愉快的约会。
对于苏武来说,同样也是难得放松的机会。
可以暂时不用再去处理避难所繁杂的事务,以及面对寂静而又危险的地表。
早晨。
怀抱着柳茜茜轻盈柔软的身躯,缓缓从沉睡中清醒过来的苏武。
收到了一条来自人工智能的消息。
就在昨天晚上,他睡觉的时候。
原镇海市所在的海域,出现了异常的变动。
长期维持在5到6级的地震活动。
在短时间内,上升到了7级以上。
以至于明显的震动现象,甚至跨越了100多公里的距离,蔓延到了临海避难所那边。
对位于海边山区内的大型发电厂。
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皱了皱眉。
苏武暂时没有起身。
就那么躺在床上通过投影,查看临海避难所那边的情况。
“平均风力达到了9级。”
“冻结的海面上也开始出现一些裂痕。”
快速地扫了一眼实时测量的数据。
苏武的视线。
定格在投影中,以临海避难所角度拍摄的海景。
只见在那海洋的尽头。
黑沉沉的乌云,似乎已经低垂到了海面上。
不时的有闪电化作的强光。
在云层中翻滚。
偶尔还会探出云层之外,在冰面上炸开。
一幅恍若将要灭绝一切的末日景象。
“来自海洋深处的分支气旋。”
“已经朝着海岸线的方向,偏移了40公里。”
“并且移动的趋势,到现在都还没有减缓的迹象。”
“看来山区发电厂那边,要有麻烦了。”
尽管此时此刻。
怀中的女孩传递着温软的触感。
可苏武却依然能感受到一丝来自地表的寒意。
他隐隐有些预感。
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半个多小时后。
匆忙回到控制中心的苏武。
调用伊甸园卫星。
对于镇海市的气候和地质活动,再一次进行了解析和预测。
不出意外的拿到了一个糟糕结果。
临海避难所,有70%以上的概率。
会在未来3到5天内,被狂暴的气旋核心区吞没。
到时候。
那里的风速,很可能会接近音速。
建造在距离它不远的山区的发电厂,以及临时存放在那里的燃油和其它物资。
都将面临极大的危险。
“还有地质活跃带,也有蔓延过来的趋势。”
和普通的地震不同。
镇海市那边的地质活跃带,基本没有停歇的过渡期。
全程都保持着高烈度的震荡状态。
除了农家小院以外。
整个东洲其它所有的避难所,如果不幸被卷入其中。
那就只会有分崩解体这一个下场。
看着分析报告。
苏武思索了一会儿。
将目光放到,已经快要推进到宽江流域尽头的冰湖级运输舰集群。
距离避难所地上3层竣工,已经过去了三天的时间。
冰湖级运输舰的总数量,也相应增长到了4100艘。
理论上只用一两趟。
就能把临海山区剩余的那6000多万吨燃油给运走。
不过,除了燃油以外。
那片山区里,还有上亿吨从镇海市转移出来的普通物资。
如何运走同样是个难题。
按照苏武原本的计划。
是让冰湖级运输舰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
在搜刮完宽江流域的所有资源后。
再去运输山区那边的普通物资。
这本来没有什么问题。
以如今每天一千艘冰湖级运输舰的产量。
最多一个星期的时间。
就能轮到山区那边。
但可惜。
现在显然连一个星期的时间都没有了。
“只能先放弃一部分不重要的物资。”
“尽量从高价值的部分开始抢救。”
将伊甸园卫星的地质动态分析报告。
导入东洲的全息地图上。
上边分支气旋,以及地质活跃带的移动路线。
趋势几乎直指江河市所在的方向。
看的让人触目惊心。
苏武思索半晌。
决定中断冰湖级运输舰集群当前的任务。
让它们放弃收集建筑垃圾。
转而全速前往临海山区。
“直接把临海山区的物资,全部运回农家小院不太现实。”
“但存放在半路的避难所内,同样也不太妥当。”
“谁都无法保证,地质活跃带在登陆陆地后。”
“不会继续加速蔓延。”
“况且,宽江流域的避难所,早就拆得差不多了。”
“也没地方可以存。”
搜刮得太过干净的后果,在这一刻显露了出来。
苏武尴尬地发现。
他连一个能够临时周转的地方都找不到。
不过,这并没有让他为难太久。
很快。
他就将目光移向了临海山区以北,70公里外的一处地方。
按照伊甸园卫星的预测。
位于那里的避难所群,有大概率不会在分支气旋登陆陆地后的第一时间。
就受到毁灭性的影响。
可以有一定的缓冲余地。
。